李伟从打印店出来。
手里多了一叠整理好的借条,转账记录,清清楚楚。
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一切尽在掌握。
谢爽看着那叠纸,忍不住乐了:
“好家伙,伟哥,你这过场走得可真够扎实的。
这下全家族都知道你家钱都变砖头水泥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李伟把借条小心收好,“走,回家。接下来,就看戏了。”
果然,没过两天,小舅刘豪就开始了他的“借钱之旅”。
刘豪这两天急得嘴上都起泡了。
他那个所谓的“大项目”眼看要黄,债主天天堵门。
不过他心里倒不算太慌——这招他熟啊,找亲戚“借”呗!
以前哪次不是靠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多少都能抠出点钱来?
他盘算得可美了:
大伯家条件好,五万应该没问题。
三姨夫好面子,说点好听的怎么也能拿个两三万。
表叔人软和,磨一磨一万总能到手吧?
这么一凑,眼前这关就能过去。
第一站:大伯家
他拎着点不像样的水果就上门了,脸上堆满熟练的假笑:
“大伯!最近身体棒吧?我这儿有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稳赚!就差点儿启动资金,您看……”
话没说完,大伯母直接拿出一张纸拍桌上,打断了他:
“小豪啊,真不是不帮你。”
她指着借条,“你看,钱刚全借给建军开超市了,白纸黑字在这儿呢,一分都挪不出来了。”
刘豪看着借条上“李建军”的名字,五万块数额。
嗓子眼的话一下卡住了,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这么巧?
第二站:三姨家
他憋着气,又赶到三姨家。再次唾沫横飞地把那“大项目”吹得天花乱坠。
三姨夫慢悠悠喝着茶,眼皮都没抬:
“开店风险大?小豪啊,不是我说你,”他吹开茶叶沫。
“建军开店是实在事儿,我们钱投进去看得见店面。
你那个什么‘内部消息’、‘稳赚不赔’,听着就悬乎。”
他放下茶杯,终于瞥了刘豪一眼。
“钱没有,找别人吧。踏实点,别老想些虚的。”
这话里的教训味儿,让刘豪脸上火辣辣的。
他硬挤出笑告辞,一出门脸就垮了,心里骂:
艹,老子要不是手头紧,来受你这老帮菜的鸟气?
他不信邪,又跑了好几家亲戚,甚至去了那些他平时不太愿意搭理、觉得抠不出啥油水的远亲。
结果几乎每家说法都出奇一致:
“哎呀真不巧,钱刚给建军了。”
“我们还入了股呢,你看这协议。”
“小伟前几天刚来打过借条,我们也没余粮了。”
甚至有人直接反问:
“小豪,建军那超市可是正事,我们都支持了。
你那个项目……到底靠不靠谱啊?”
那些没借给李伟钱的亲戚,要么是真穷,要么是精得很。
一看刘豪这慌慌张张、满嘴跑火车的样子,更不敢借了,反而把他数落一顿:
“三十好几的人了,找点正经事干吧!
别老做梦一夜暴富,天上不会掉馅饼!”
他还得赔着笑脸点头称是,心里早骂翻了天。
刘豪溜溜跑了一整天,鞋底都快磨破了,愣是一毛钱都没借到。
他站在街口,晚风吹得他透心凉。
心里那叫一个憋屈、纳闷,邪火蹭蹭往上冒:
这他妈的真是邪了门了!
见了鬼了!
以前哪次不多少能抠出点?
怎么好像全世界都知道我要来借钱。
提前串通好了似的,把路全给堵死了?!
他压根没想到。
这一切,都是那个他从来没放在眼里的外甥李伟,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给他布好的局。
李伟在家,听着老妈陆续接到亲戚们,“汇报”刘豪借钱碰壁的电话,嘴角那丝笑意就没下去过。
路,已经彻底堵死。
小舅这病急乱投医,算是撞南墙上了。
李伟一家,正满怀希望地规划着新店未来时,门铃不合时宜地响了。
李伟心里咯噔一下——这个点,会是谁?
门一开,小舅刘豪那张堆满假笑的脸就凑了进来。
“姐!姐夫!哎哟,都在家呢?正好正好!”
他一点也不见外,鞋也没换就挤进门,眼神滴溜溜地在客厅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店面意向协议上。
“哟,这是要干大事啊姐?”
他嗓门很大,一屁股就坐在沙发上,自来熟地拿起一个苹果啃了一口,
“听说你们盘了个店?可以啊!发财了可别忘了带带弟弟我!”
李伟和父母交换了一个眼神。果然来了。
李伟没像前世那样躲开,反而笑着接话:
“小舅消息真灵通啊。我们也是刚定下来,正商量着呢。”
刘豪一听更来劲了,苹果核随手一扔:
“商量什么呀!姐,我跟你说,现在开实体店不挣钱!累死累活一个月,不如人家动动手指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