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2章 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把两种文化的美融合在一起没有违和感

八月的柳岸里,染坊的窗台上摆着两叠面料——一叠是中国传统的棉麻布料,染着浅棕、墨绿等草木色;另一叠是法国设计师寄来的薄纱与丝绒,透着西式面料的细腻光泽。樊赟、倾喃和凰慕正围着这两叠面料,讨论“中西合璧”试点款的设计方向。

“法国设计师希望保留西式礼服的剪裁,比如收腰裙摆和泡泡袖,但要融入中国的诗画元素,”樊赟指着设计草图,“咱们可以在丝绒礼服的裙摆上,用淡墨画几枝寒梅,再绣上‘疏影横斜水清浅’的诗句,既有西式礼服的优雅,又有中式诗画的意境。”倾喃拿起一块浅米色薄纱,对着光线看了看:“这种薄纱适合做上衣,咱们可以在上面用草木染印上淡淡的竹纹,再搭配棉麻材质的中式马面裙,刚柔结合应该会很好看。”

为了精准把握中西元素的平衡,三人还特意邀请了那位法国设计师来柳岸里实地交流。设计师刚走进工作室,就被院子里晒着的诗画汉服吸引,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面料上的墨画:“这种手绘的质感太特别了,比机器印刷更有温度。”在染坊里看到倾喃用荷叶熬制染液时,更是惊叹不已:“原来中国的颜色是从植物里来的,这才是最自然的美学。”

经过一周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两款试点款设计。第一款是“梅影丝绒裙”——西式收腰丝绒裙摆上,用浓淡不一的墨色手绘寒梅枝,裙身侧面绣着银色的诗句,搭配中式立领薄纱上衣,领口缀着迷你陶瓷梅花挂坠;第二款是“竹纹马面裙套装”——西式泡泡袖上衣用竹纹草木染薄纱制作,袖口绣着简笔竹节,下装是改良版中式马面裙,裙门处印着“竹喧归浣女”的诗句,裙摆两侧加入西式开叉设计,方便行走。

九月初,两款试点款样品完成。当模特穿着“梅影丝绒裙”站在院子里时,夕阳的光落在丝绒裙摆上,墨色梅枝与银色诗句交相辉映,既有西式礼服的华丽,又不失中式的清雅。法国设计师看到样品,兴奋地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把两种文化的美融合在一起,没有违和感,反而更有独特的魅力。”

十月的长沙,那所合作的重点中学里,“学生诗画汉服秀”的筹备正如火如荼。三十名参与“非遗诗画课”的学生,每个人都设计了自己的诗画汉服——有的在白色襦裙上画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在浅青色直裾上绣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有的用黏土做了迷你陶瓷配饰,缀在汉服的腰间或袖口。

樊赟和团队的学徒们,忙着帮孩子们把设计图变成实物。一个叫朵朵的小女孩,想在汉服上画一只会“发光”的萤火虫,樊赟就教她用荧光丝线绣萤火虫的翅膀,还在翅膀边缘加了一点反光布料:“这样在舞台灯光下,萤火虫就像真的在飞一样。”朵朵看着自己的设计渐渐成型,每天都来工作室帮忙,一会儿递针线,一会儿整理布料,眼里满是期待。

秀场布置也充满了童真与诗意——舞台背景是孩子们画的诗画长卷,从桃花盛开的春天,到荷叶田田的夏天,再到桂花飘香的秋天,最后是梅花傲雪的冬天;两侧的展架上,摆着孩子们的设计草图和制作过程中的照片;就连观众席的座椅上,都系着孩子们亲手染的小布艺,上面印着简单的诗画图案。

秀开场那天,孩子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汉服,在舞台上自信地走着。朵朵穿着画有萤火虫的汉服,裙摆上的荧光翅膀在灯光下闪烁,走到舞台中央时,还模仿萤火虫飞的动作,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一个穿着“竹纹汉服”的小男孩,边走边念着自己绣在衣摆上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

秀结束后,不少家长感动得红了眼眶。朵朵的妈妈抱着女儿,笑着说:“以前孩子总说画画没用,现在不仅自己设计了汉服,还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真是太意外了。”学校校长也对三人说:“这次汉服秀不仅让孩子们爱上了传统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以后咱们每年都要办一次!”

十一月的柳岸里,寒风渐起,工作室的陶瓷工坊里却暖意融融。李师傅正带着学徒们制作“冬季诗画陶瓷”——在素白的瓷杯上,用墨色画几枝蜡梅,再用金色写一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些陶瓷将作为“诗画汉服”冬季款的配套配饰,也会在即将到来的非遗文创展上展出。

樊赟、倾喃和凰慕则在忙着设计冬季款汉服。这次她们选用了保暖的羊毛面料,染成深墨绿和藏青色,在衣摆和袖口处,用白色丝线绣出雪落枝头的图案,再用金色丝线绣上与冬天相关的诗句。“这款‘雪梅汉服’,要搭配毛领和皮草披风,既保暖又有冬日的氛围感,”倾喃指着设计图,“披风的里子可以用红色,和白色的雪梅形成对比,过年穿也合适。”

十二月初,“诗画汉服”冬季款和配套陶瓷在非遗文创展上同步推出。展台上,深墨绿的“雪梅汉服”挂在中央,旁边摆着同款瓷杯和瓷盘,墙上投影着孩子们在“学生诗画汉服秀”上的精彩瞬间,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有位老奶奶,拿着瓷杯仔细看了半天,笑着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在衣服上绣花,现在看到这些有诗有画的衣服和杯子,感觉又回到了以前的好时光。”

展会期间,三人还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她们设计的“梅影丝绒裙”,被选为国际时尚周“东方美学”专场的展示作品,邀请她们明年三月去巴黎参展。樊赟拿着邀请函,激动地说:“这是咱们的诗画汉服第一次走上国际时尚舞台,一定要好好准备,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年底的最后一天,三人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喝着刚泡好的腊梅茶,回顾这一年的点点滴滴——从“墨染汉服”的意外创新,到“诗画汉服”的走红,再到中西合作款的诞生和学生汉服秀的成功,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却也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认可。

“明年咱们要去巴黎参展,还要继续推进‘四季非遗营’和学校的合作,”凰慕翻着新一年的计划,“还要开发‘诗画非遗’系列文创,比如笔记本、书签、手帕,让更多人能接触到这些美好。”倾喃点头:“我还想在柳岸里开一家‘诗画汉服体验店’,让游客能试穿、定制汉服,感受非遗的魅力。”

樊赟望着远处的雪景,眼里满是期待:“咱们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初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一定能让更多人爱上非遗,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