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7章 发挥各自的优势,让粉丝看到不同的非遗魅力

春节刚过,“声绎匠心”配音工作室的后台就被粉丝留言淹没了——从《竹丝绕指柔》到《古籍藏深情》,三部甜宠有声剧的余热迟迟未散,粉丝们不仅反复循环剧集,还在评论区、私信里集体“催更”,希望陆则、沈亦舟、温叙言能带着倾喃、凰慕、樊赟多合作几部作品,甚至有人列出了“想看的题材清单”,从非遗主题的校园剧到古风仙侠剧,五花八门却都绕不开“情侣搭档”的核心。

倾喃看着手机里粉丝发来的“竹编仙侠剧”创意,既心动又忐忑,手指反复划过屏幕上的留言:“粉丝们的想法好有意思,可是我连甜宠剧都录得磕磕绊绊,要是挑战仙侠剧里的复杂情绪,肯定会拖陆则后腿的。”她把手机递给樊赟,语气里满是犹豫,“而且咱们工作室还有非遗剧本杀的后续合作要忙,要是再分心录有声剧,两边都做不好怎么办?”

凰慕也有同样的顾虑。她刚收到粉丝寄来的“纹样仙侠设定集”,里面详细设计了“云纹仙子”的角色,还标注了“建议凰慕老师配音”,可一想到要在录音棚里演绎激烈的打戏台词,她就忍不住紧张:“我平时说话都很轻,要是配打戏,肯定没气势,到时候粉丝会失望的。”她低头看着自己刚画好的云纹草图,小声补充,“而且沈亦舟的粉丝那么多,要是我配得不好,会不会有人说我‘蹭热度’?”

樊赟的顾虑则更偏向专业层面。有粉丝提议做一部“非遗历史正剧”,希望她能配音女主角——一位坚守传统技艺的民国匠人,可她翻着粉丝写的剧本大纲,总觉得自己的声音缺乏“年代感”:“我平时给老匠人整理资料,说话都是偏理性的,可剧本里的女主角有很多情感爆发的戏,我怕自己演不出来,反而破坏了非遗历史的严肃性。”她合上大纲,看向窗外的竹林,“温叙言是专业配音演员,他应该和更优秀的搭档合作,而不是被我绑着。”

三人坐在工作室的竹编凉棚下,你一言我一语地倾诉顾虑,手里的茶杯渐渐凉了。程师傅路过时,看到她们愁眉苦脸的样子,笑着递过来三个刚编好的竹编小篮子:“做手艺哪有不犯错的?当年我学编竹篮,拆了又编、编了又拆,足足三个月才编出第一个像样的,你们录有声剧不也一样?多练几次就好了。”郑师傅也跟着附和:“粉丝喜欢你们,不光是因为声音,更是因为你们把非遗的心意藏在里面了,这才是最难得的。”

陆则最先察觉到倾喃的顾虑。那天晚上,他陪倾喃在工坊整理竹编道具,看到她对着粉丝留言偷偷叹气,便放下手里的竹丝,轻轻握住她的手:“是不是担心录不好新剧?”没等倾喃回答,他又继续说,“其实我也收到很多粉丝的留言,他们说最喜欢听你讲竹编技巧时的语气,比专业配音演员还生动。”

他拉着倾喃走到录音设备前,打开之前录的《竹丝绕指柔》片段——里面有一段倾喃讲解竹编经纬线的台词,语气自然又温柔,背景里还能听到竹丝碰撞的轻响。“你听,这段台词的点击率是全剧最高的,”陆则指着屏幕上的数据,眼里满是认真,“粉丝喜欢的是你的‘真实’,不是完美的配音技巧。而且以后录新剧,我可以帮你一起改台词,把复杂的情绪转化成你熟悉的竹编场景,比如把‘伤心’改成‘竹丝断了要慢慢接’,这样你肯定能演好。”

倾喃看着陆则真诚的眼神,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她拿起一段竹丝,轻声说:“可是我怕耽误你的工作,你本来有很多大制作的邀约……”陆则打断她的话,笑着说:“没有什么比和你一起做喜欢的事更重要。以前我配剧,只是把它当成工作,可现在和你一起,我觉得每段台词里都有温度。以后我可以当你的‘专属导演’,你当主角,我当绿叶,咱们一起把非遗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沈亦舟则用“纹样”解开了凰慕的顾虑。他发现凰慕总对着“云纹仙子”的设定集发呆,便特意画了一幅“声纹云图”——把不同情绪的台词对应的声线起伏,画成云纹的弧度,贴在凰慕的工作台前。“你看,‘开心’的声线是这样的卷云纹,‘生气’的是这样的直云纹,”沈亦舟指着图上的线条,耐心解释,“你平时画云纹怎么调整弧度,录台词就怎么调整声线,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他还带凰慕去了一家古琴馆,让她听不同情绪的琴曲,再把琴曲的旋律转化成云纹:“你看,这首欢快的琴曲,对应的云纹是这样的;这首悲伤的琴曲,云纹是那样的。以后录台词,你就把声音当成云纹来画,肯定能找到感觉。”凰慕看着纸上的“声纹云图”,突然明白了沈亦舟的用心——他是在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帮她克服对配音的恐惧。

“可是你的粉丝会不会不喜欢我?”凰慕还是有些担心。沈亦舟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真正的粉丝会为我开心,因为我找到了能一起做喜欢的事的人。而且以后录新剧,我可以当你的‘声效师’,你配主角,我配背景音、旁白,甚至反派,把所有高光时刻都留给你。”

温叙言则用“历史”说服了樊赟。他知道樊赟担心自己的声音缺乏“年代感”,便找来了民国时期的老电台录音,和樊赟一起反复听:“你听,民国时期的人说话,其实和你现在讲古籍时的语气很像,都带着一种对文化的敬畏。”他还把剧本里的历史情节,和樊赟整理的老匠人故事结合起来:“比如这段‘匠人坚守技艺’的戏,你可以想想程师傅当年怎么坚持竹编传承的,把那种信念感放进台词里,肯定能打动听众。”

樊赟还是担心会拖累温叙言,温叙言却笑着说:“以前我配历史剧,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和你一起录《古籍藏深情》,我才明白,少的是对历史的‘共情’——你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能帮我找到角色的灵魂。以后咱们可以分工,你负责‘文化内核’,我负责‘声音技巧’,你当主角,我当你的‘历史顾问’兼‘配音助手’,这样的搭档才是最特别的。”

在三位大佬的劝说下,倾喃、凰慕、樊赟终于放下顾虑,决定接受粉丝的提议,一起筹备新的有声剧。六人再次聚在“银发非遗手作工作室”,召开了一场热闹的“选题会”,连老匠人们都搬来小板凳,坐在旁边出主意。

“咱们这次可以做一个‘非遗单元剧’,每个单元讲一个不同的非遗技艺故事,”樊赟摊开笔记本,上面写满了老匠人提供的素材,“比如第一个单元讲竹编,第二个讲漆器,第三个讲布艺,每个单元由一对情侣主演,这样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让粉丝看到不同的非遗魅力。”

陆则立刻附和:“我和倾喃负责竹编单元,就讲一个‘竹编匠人修复老竹篮’的故事,里面可以加入你之前整理的‘竹编修复技巧’,台词里穿插你讲修复过程的片段,肯定很有特色。”倾喃点头,拿起一支笔在笔记本上画竹篮的草图:“我可以设计一个‘会说话的竹篮’——竹篮上的每道纹路都藏着一个老故事,我配竹篮的‘内心独白’,你配帮助我修复竹篮的男主角,这样既有互动感,又能讲非遗知识。”

沈亦舟和凰慕则选择了漆器单元。“咱们可以讲‘纹样设计师寻找失传云纹’的故事,”沈亦舟指着凰慕画的“声纹云图”,眼里满是灵感,“你配的女主角在寻找云纹的过程中,遇到我配的声律先生,我用声音帮你‘复原’云纹的声音,比如‘卷云纹是这样的声线,直云纹是那样的声线’,最后你们一起把云纹和声音结合,创作出新的漆器作品。”凰慕笑着补充:“我还可以在剧里加入‘漆器彩蛋’,比如每集结尾放一段漆器碰撞的声效,粉丝猜中对应的云纹,就能获得咱们工作室的漆器小礼物。”

温叙言和樊赟则选了布艺单元,故事围绕“民国布艺匠人守护老绣品”展开。“咱们可以把你整理的民国布艺历史资料融进去,”温叙言看着樊赟,语气温柔,“你配的女主角为了守护奶奶留下的老绣品,和我配的历史研究员一起寻找绣品背后的故事,里面可以加入‘布艺修复’‘绣线染色’等非遗技巧,让听众了解布艺的魅力。”樊赟点头,拿出一本老绣品照片集:“我可以在剧里讲‘绣线颜色的寓意’,比如‘红色绣线代表吉祥,蓝色代表思念’,你配的男主角则用历史知识帮我解读绣品上的图案,咱们一起把老绣品的故事讲活。”

老匠人们也纷纷提出建议——程师傅说可以在竹编单元里加入“竹编暗号”,用竹丝的交织顺序传递线索;郑师傅提议在漆器单元里用特殊漆料做“声音道具”,让听众通过声音分辨漆料的颜色;李爷爷则希望在布艺单元里加入“布艺歌谣”,把老匠人传下来的绣品口诀编成歌词,让粉丝跟着唱。

选题会结束后,六人一起在工坊里挂起了“非遗单元剧筹备墙”——上面贴满了剧本大纲、角色设定、道具草图,还有粉丝发来的创意留言。陆则和倾喃在墙上贴竹编单元的竹丝样本,沈亦舟和凰慕贴漆器单元的云纹设计图,温叙言和樊赟则贴布艺单元的老绣品照片。

夕阳透过竹林洒在墙上,给每张图纸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倾喃看着墙上的筹备计划,笑着对陆则说:“以后咱们可以把每个单元的道具都做成周边,比如竹编单元的‘暗号竹丝’,漆器单元的‘声纹漆片’,让粉丝既能听剧,又能摸到真实的非遗手作。”陆则点头,握住她的手:“以后咱们每年都做一部非遗有声剧,把柳岸里的故事、老匠人的故事、咱们的故事,都用声音和手艺记录下来。”

凰慕和沈亦舟则在讨论如何把“声纹云图”做成文创产品,温叙言和樊赟在规划如何邀请老匠人参与配音,让他们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工坊里的竹丝还在轻轻碰撞,漆器的香气还在空气中弥漫,声音的线索还在悄悄酝酿——“轻折柳”的故事,又将翻开关于声音、爱情与非遗的崭新一页,而未来,还有更多温暖的约定、美好的创意,在等着他们用匠心编织,用真心守护,让非遗的光芒,伴着甜蜜的爱情,在时光里永远闪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