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2章 咱们可以约个时间细聊,比如今晚?

非遗有声剧《竹丝里的中国》合作意向确定的那天,陆则、沈亦舟、温叙言主动提出要去“银发非遗手作工作室”实地考察——美其名曰“了解竹编、漆器等非遗工艺,方便后期配音时融入情感”,实则三人心里都揣着小算盘,想借着“工作”的名义,再看看那些私下里鲜活可爱的模样。

车子刚到柳岸里,倾喃就带着竹编发簪样品在路口等。陆则刚下车,目光就落在她手里的锦盒上,声音比平时更软了几分:“倾喃老师,这就是上次你说的‘竹丝桃花簪’?我在录音棚里就想着,要是能亲眼看看,肯定比听描述更惊艳。”他说着,自然地接过锦盒,指尖碰到倾喃的手时,还故意停顿了半秒,“对了,上次聚餐后,我总想起你模仿的那句台词,要不要现在再听听原版?”

倾喃的耳朵瞬间红了,手里的竹丝差点缠错纹路,只能强装镇定:“陆老师太客气了,咱们还是先看工作室的工艺吧,这些发簪后续也能当有声剧的周边。”可陆则偏不按常理出牌,走在她身边时,偶尔会轻声念一句有声剧里的台词:“‘竹丝绕三圈,相思藏半寸’,倾喃老师觉得这句配得怎么样?要不要我再调整调整语气?”每一次开口,都让倾喃心跳快半拍,只能低头盯着脚下的石板路,假装认真看路。

另一边,凰慕正带着沈亦舟看漆器工坊。沈亦舟蹲在郑师傅的工作台前,拿着一个刚做好的漆器妆盒,突然抬头看向凰慕:“凰慕老师,你还记得上次我说外婆的那个盒子吗?我后来想了想,盒盖上的云纹好像和你设计的这个有点像,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螺钿镶嵌的。”他说着,还特意把妆盒递到凰慕面前,“你帮我看看,以你的专业眼光,能不能画出我外婆那个盒子的样子?我想做成有声剧的彩蛋道具。”

凰慕接过妆盒,指尖不小心碰到沈亦舟的手指,瞬间想起聚餐后在包厢里说的“要问他外婆盒子的样子”,脸颊发烫:“我、我得先听听你详细描述纹样细节,才能试着画……”沈亦舟立刻点头,声音清冽中带着笑意:“那我今晚整理一下细节,咱们微信聊?对了,上次你说喜欢我配的《清风渡》,里面有段关于漆器的台词,我可以单独录给你听,当作参考。”

而樊赟和温叙言则站在竹编铠甲模型前。温叙言指着模型上的经纬纹路,突然开口:“樊赟老师,上次你说因为我的纪录片旁白喜欢上竹编,我回去特意翻了那期节目,发现里面提到的‘竹编三防工艺’,和你这个铠甲模型的工艺很像。”他说着,还拿出手机,播放了那段旁白,声音比电视里更清晰,“你觉得这段旁白里,对竹编精神的诠释,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毕竟你才是真正懂竹编的人。”

樊赟看着温叙言专注的眼神,想起自己在包厢里抓狂的样子,喉咙有些发紧:“这段旁白已经很好了,要是真想补充,我可以给你整理一份竹编匠人的口述资料……”温叙言立刻接话:“那太好了!我最近正好在研究传统工艺的口述史,咱们可以约个时间细聊,比如今晚?我请你吃柳岸里的私房菜,边吃边聊,更放松。”

老匠人们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程师傅编着竹丝,偷偷对郑师傅说:“你看那三个年轻人,嘴上说聊工作,眼神都黏在人家姑娘身上了。”郑师傅笑着点头:“咱们樊赟平时多沉稳,一跟温老师说话,耳朵都红了;倾喃更是,陆老师一开口,她手里的竹丝都快编错了。”两人相视一笑,悄悄给他们创造独处的机会——程师傅故意让倾喃带陆则去看后院的竹苗,郑师傅则借口要去买漆料,让凰慕和沈亦舟帮忙看工坊。

接下来的日子,三位配音大佬的“撩拨”越来越明显,却又都维持着“工作需要”的分寸,默契地不戳破彼此的小心思,也假装不知道三人的“马甲”。

有声剧需要录制一段“竹编匠人教学”的场景,陆则特意找倾喃当“临时老师”,让她教自己编简单的竹丝蝴蝶。倾喃坐在工作台前,手把手教他绕竹丝,陆则的手故意慢半拍,每次都要倾喃多纠正几次。“倾喃老师,你看这样对吗?”他凑得很近,声音就在倾喃耳边,“上次你说我手好看,其实你的手更巧,编出来的竹丝比我整齐多了。”

倾喃的手指一顿,竹丝差点掉在地上,只能假装没听见:“陆老师别开玩笑了,咱们还是赶紧练,不然录制要耽误了。”可陆则偏要继续:“我没开玩笑,上次聚餐后,我总想起你模仿我台词的样子,比我自己配的还生动,要不要以后咱们一起对台词?我教你配音,你教我竹编,互相学习。”

沈亦舟则以“收集漆器故事”为由,经常约凰慕去柳岸里的老茶馆。每次见面,他都会带一本关于传统纹样的书,翻开里面的云纹插图,和凰慕讨论:“你看这个宋代的云纹,和你设计的漆器妆盒云纹,是不是各有韵味?”聊到兴起时,他还会轻声念一段书中关于漆器的诗句:“‘漆色映月华,纹藏千年意’,凰慕老师,你觉得这句诗配你的漆器,合适吗?”

有次茶馆老板送了一盘桃花酥,沈亦舟拿起一块递给凰慕:“你上次说喜欢桃花,这个桃花酥的味道和你做的桃花发簪很配。”凰慕接过桃花酥,心里甜滋滋的,却还是嘴硬:“沈老师太有心了,不过咱们还是多聊点有声剧的细节,比如漆器彩蛋的设计……”沈亦舟笑着点头,却话锋一转:“等有声剧杀青了,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老漆器,说不定能帮你找到更多设计灵感。”

温叙言则把“竹编资料交流”变成了日常。他每天都会给樊赟发几条竹编匠人故事的链接,还会附上自己的看法:“这个老匠人编竹篮的方法,和你说的‘经纬交错法’很像,你觉得有没有可以借鉴到有声剧里的地方?”到了晚上,他就约樊赟在工作室的竹编凉棚下聊天,手里拿着樊赟整理的资料,逐字逐句地讨论:“这段‘竹编与战争’的历史,很适合放在有声剧的**部分,我可以试着配一段,你帮我听听情绪对不对。”

有天晚上,凉棚下的灯坏了,温叙言拿出手机打光,灯光刚好落在樊赟的脸上。他看着樊赟认真听台词的样子,突然开口:“樊赟老师,其实我很早就知道你,你之前发表的《竹编非遗传承报告》,我仔细读过,里面很多观点都很有见地。”樊赟愣住了,没想到温叙言会关注自己的专业文章,温叙言又补充道:“上次你说因为我的旁白喜欢竹编,其实我也因为你的报告,对竹编有了更深的了解,咱们这算不算‘互相成就’?”

三人私下里依旧在小群里“吐槽”,却又忍不住分享那些心动的瞬间——倾喃发陆则教她配音的录音片段,配文“救命!他离我只有十厘米!声音太苏了!”;凰慕发沈亦舟送的纹样书照片,说“他居然记得我喜欢云纹!”;樊赟则罕见地发了一张凉棚下的夜景照,说“温叙言帮我修好了灯,还聊了很久竹编历史”。每次分享完,三人都会互相打气,却又都默契地不提“对方是不是知道自己的马甲”,生怕捅破那层窗户纸,打破现在的美好。

而三位配音大佬也私下里“交流经验”。陆则说:“倾喃老师每次脸红都假装看竹丝,太可爱了,我得慢慢来,不能吓着她。”沈亦舟笑着说:“凰慕老师聊漆器时眼睛会发光,我得多找些纹样资料,让她多跟我说话。”温叙言则难得露出笑意:“樊赟老师虽然沉稳,但提到竹编时会很激动,我得多跟她聊专业,让她觉得我和她是同频的。”三人达成共识:不急于求成,借着有声剧的合作,慢慢靠近,让情愫在非遗与声音的交融中,自然生长。

五月的柳岸里,桃花落尽,竹苗长得愈发挺拔,有声剧《竹丝里的中国》也进入了关键的录制阶段。工作室里,非遗手作与配音设备奇妙地共存——竹编的麦克风支架、漆器的台词提词板、布艺的隔音帘,每一处细节都透着“非遗 声音”的融合,也藏着六人之间悄然滋生的情愫。

录制“竹编匠人传承”片段那天,需要倾喃现场演示编竹丝,陆则在一旁配音。倾喃的手指灵活地绕着竹丝,陆则的声音随着她的动作起伏:“‘竹丝要轻,心意要重,每一根竹丝都藏着匠人的坚守’。”配到动情处,陆则突然停下,看着倾喃的手说:“倾喃老师,你编竹丝的样子,比我想象中更有画面感,我觉得这段台词还能再调整,能不能再给我演示一次?”

倾喃点头,重新拿起竹丝,陆则则凑得更近了,几乎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竹香。这次录制格外顺利,结束后,陆则拿出一个竹编的小盒子,递给倾喃:“这是我跟着程师傅学编的,虽然编得不好,但里面放了我录的一段‘竹丝情话’,你回去听听看,能不能当有声剧的隐藏彩蛋。”倾喃接过盒子,指尖碰到陆则的手,心跳瞬间加速,小声说了句“谢谢”,就赶紧转身去整理竹丝,耳朵却红得像熟透的桃子。

沈亦舟则在录制“漆器纹样故事”时,特意让凰慕坐在他身边。他拿着凰慕画的云纹设计图,对着麦克风说:“‘云纹绕漆盒,相思藏纹路,每一笔都藏着匠人对美的追求’。”录制结束后,他把设计图还给凰慕,上面多了一行小字:“云纹很美,但不如你聊纹样时的眼睛亮。”凰慕看到小字,脸颊发烫,却还是强装镇定:“沈老师太会夸人了,咱们还是再看看下一段台词吧。”沈亦舟笑着点头,却故意把自己的台词本和凰慕的放在一起:“这样方便你随时指出我的问题,毕竟你才是纹样专家。”

温叙言和樊赟则在录制“竹编与战争”的片段时,有了一次深入的交流。那段台词需要体现竹编铠甲的坚韧,温叙言配了好几遍,都觉得情绪不够到位。樊赟看着他皱着眉的样子,主动开口:“温老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爷爷当年是竹编匠人,抗战时用竹编做过简易的防护工具,他说‘竹丝虽软,拧成一股就硬了’。”

温叙言认真地听着,眼神里满是专注。等樊赟讲完,他重新拿起台词本,这次的配音格外有力量,完美诠释出了竹编的坚韧与匠人的勇气。录制结束后,温叙言看着樊赟说:“谢谢你,樊赟老师,你的故事比任何技巧都有用。其实我之前总觉得,配音是用声音传递情感,现在才知道,真正的情感,来自对故事的理解,就像你对竹编的理解一样。”

傍晚时分,六人一起在柳岸里的私房菜馆吃饭。饭桌上,陆则主动给倾喃夹菜:“这个竹荪汤很鲜,你多喝点,下午编竹丝肯定累了。”沈亦舟则给凰慕递了一杯温水:“你刚才聊纹样聊了很久,喝点水润润嗓子。”温叙言则和樊赟讨论着下次要去拜访的竹编老匠人,眼神里满是默契。

老匠人们坐在另一桌,看着他们的互动,程师傅笑着说:“你看他们三个,嘴上说工作,心里都装着人家姑娘,咱们工作室啊,说不定要添三对新人了。”郑师傅点头:“这才好呢,非遗需要传承,感情也需要好好经营,咱们这些老骨头,就等着喝喜酒了。”

吃完饭,六人一起走在柳岸里的小路上,月光洒在竹林里,留下斑驳的光影。陆则和倾喃走在后面,陆则轻声说:“有声剧杀青后,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有一片竹海,很适合编竹丝,也很适合……说一些心里话。”倾喃的心跳漏了一拍,小声问:“什么心里话?”陆则笑着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保密。”

沈亦舟则对凰慕说:“上次跟你说的老漆器收藏馆,等有空了我带你去,那里的馆长是我朋友,说不定能帮你找到外婆那个盒子的同款纹样。”凰慕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啊,我早就想看看那些老漆器了。”

温叙言则对樊赟说:“下次去拜访竹编老匠人,咱们一起去,你可以跟他聊专业,我可以录下他的故事,当作有声剧的番外素材。”樊赟点头:“好,我这就去整理要问的问题,争取能学到更多竹编技艺。”

六人并排走着,竹林里传来竹叶沙沙的声音,像是在为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愫伴奏。非遗与声音的缘分还在继续,而那些藏在专业背后的心动,也像柳岸里的竹子一样,在月光下悄悄拔节,等待着绽放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