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1章 谢谢你们,这辈子从来没人给我办过这么好的生日会

八月的柳岸里,暑气正浓,“银发非遗手作工作室”的义卖刚结束不久,樊赟却突然病倒了。那天她正帮着整理留守儿童学校送回来的感谢信,突然觉得胸口发闷,眼前一黑,就倒在了工作台上。倾喃和凰慕吓坏了,赶紧拨打急救电话,把她送进了市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樊赟是长期劳累过度,加上之前颈椎旧伤引发的并发症,需要住院观察治疗,至少要卧床休息一个月。看着病床上脸色苍白、连说话都没力气的樊赟,倾喃红了眼眶:“都怪我们,之前总想着把事情做好,没劝你多休息。”凰慕握着樊赟的手,声音哽咽:“你安心养病,工作室和联盟的事有我们呢,不用操心。”

樊赟虚弱地笑了笑,拉着两人的手说:“别担心,我就是累着了,歇几天就好。养老院的老人们还等着咱们一起做手作,培训班的学员也还等着上课,你们别因为我耽误了正事。”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惦记着很多事——德国养老院还等着回复下一次跨国交流的时间,留守儿童学校的“非遗手作角”还没开始筹备,这些都成了她病床上的牵挂。

接下来的日子,倾喃和凰慕轮流在医院照顾樊赟。倾喃每天早上都会从家里熬好粥送到医院,帮樊赟擦脸、按摩手脚,缓解长期卧床的僵硬;凰慕则会把工作室和联盟的事整理成笔记,每天读给樊赟听,让她放心。有时老人们也会让程师傅和郑师傅代表大家来医院探望,带来自己做的竹编小挂件、漆器平安符,叮嘱樊赟好好养病,等着她回去一起编竹丝。

医院的日子单调又漫长,樊赟渐渐熟悉了同病房的病友——邻床是一位叫陈奶奶的老人,今年七十九岁,患了重病,医生说已经到了临终关怀阶段。陈奶奶很少说话,大多数时候都望着窗外发呆,偶尔会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她穿着一件蓝色的旗袍,笑得格外灿烂。

有天倾喃给樊赟削苹果时,听到陈奶奶轻声对护工说:“这辈子没穿过几次好看的衣服,要是能再穿一次传统的裙子,像照片里那样,就好了。”这句话让三人心里都不是滋味,樊赟看着陈奶奶落寞的背影,突然对倾喃和凰慕说:“咱们给陈奶奶办个生日会吧,她生日快到了吧?我听护工说好像是下周。”

倾喃和凰慕对视一眼,立刻明白了樊赟的意思。她们悄悄问了护工,得知陈奶奶的生日确实是下周三,而且她从来没好好过过一次生日。“咱们就在病房里给她办个国风汉服生日会,让她穿上喜欢的传统服饰,开开心心过个生日,”凰慕说,“我联系联盟的年轻团队,让他们送几件汉服过来;倾喃你去准备蛋糕和小礼物,咱们一起给陈奶奶一个惊喜。”

离陈奶奶生日还有三天,倾喃和凰慕就开始悄悄筹备。凰慕联系了小周,让他从柳岸里的汉服工作室选几件适合老年人穿的汉服——要宽松舒适,颜色柔和,最好是传统的襦裙款式。小周接到消息后,立刻挑选了三件汉服:一件浅粉色的襦裙,上面绣着淡雅的兰花纹;一件天蓝色的襦裙,裙摆印着细碎的云纹;还有一件米白色的褙子,搭配同色系的裙子,显得格外温婉。

倾喃则去医院附近的蛋糕店,定制了一个小型的国风蛋糕——蛋糕上用奶油画了一朵盛开的牡丹,周围点缀着竹编纹样的巧克力牌,还在蛋糕盒上贴了老人们做的竹编小蝴蝶。她还特意去文具店买了几张红色的宣纸,打算写几张“寿”字,贴在病房里营造氛围。

生日前一天,联盟的年轻团队把汉服送到了医院,林晓还带来了自己做的非遗头饰——用珍珠和红色的丝线串成的发簪,还有绣着桃花的发带,说要给陈奶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程师傅和郑师傅也特意从养老院赶来,带来了老人们一起编的竹编寿桃挂件,还有郑师傅做的漆器寿碗,说这是大家的心意。

生日当天一早,倾喃和凰慕趁着陈奶奶去做检查的功夫,悄悄布置病房。她们把“寿”字贴在病房的墙上,把竹编寿桃挂件挂在床头,把漆器寿碗放在床头柜上,还在窗户上贴了老人们剪的窗花。凰慕特意带来了一个小音箱,准备放一些轻柔的传统音乐,比如《茉莉花》《紫竹调》,让病房里多些温馨的氛围。

陈奶奶回到病房时,看到眼前的一切,惊讶得说不出话。樊赟在病床上笑着说:“陈奶奶,祝您生日快乐!我们知道您喜欢传统服饰,特意给您准备了汉服,您试试?”林晓拿着汉服走过来,温柔地说:“奶奶,这几件您看看喜欢哪件,我帮您穿上。”

陈奶奶看着漂亮的汉服,眼眶慢慢红了,她颤抖着伸出手,摸了摸浅粉色襦裙上的兰花纹,轻声说:“真好看,像画里的衣服一样。”在林晓的帮助下,陈奶奶穿上了浅粉色的襦裙,戴上了珍珠发簪,倾喃还帮她化了淡淡的妆。当陈奶奶坐在镜子前,看到镜中穿着汉服的自己时,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她住院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

倾喃把蛋糕放在桌子上,点燃蜡烛,大家一起唱生日歌。陈奶奶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许愿,脸上满是幸福的神情。吹灭蜡烛后,樊赟让程师傅把竹编寿桃挂件递给陈奶奶:“这是养老院的老人们给您编的,祝您健康长寿。”郑师傅也把漆器寿碗递过去:“这碗是我做的,您以后吃饭用它,图个吉利。”

陈奶奶捧着寿桃挂件和漆器寿碗,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这辈子从来没人给我办过这么好的生日会,我太开心了。”她看着病房里的每个人,从樊赟到程师傅,从林晓到护工,眼里满是感激:“没想到在医院里还能感受到这么多温暖,谢谢你们圆了我的心愿。”

那天下午,病房里一直充满了笑声。陈奶奶拉着樊赟的手,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她以前是纺织厂的工人,最喜欢看厂里的老裁缝做传统衣服,只是那时候条件不好,一直没机会穿。樊赟认真地听着,偶尔点头回应,倾喃和凰慕则在一旁给大家分蛋糕,病房里的氛围温馨又感动。

陈奶奶的生日会后,病房里的气氛渐渐变了。以前总是沉默的陈奶奶,开始愿意和大家说话,有时还会主动问樊赟关于非遗手作的事,听她讲养老院里老人们编竹编、做漆器的故事。有天樊赟让倾喃带来了一些简单的竹编材料,教陈奶奶编最基础的竹编小挂件,陈奶奶学得很认真,虽然手指没力气,编得很慢,但还是坚持编完了一个小小的竹编蝴蝶。

“这是我这辈子做的第一件手作,”陈奶奶拿着竹编蝴蝶,开心地给护工看,“樊老师教我的,好看吗?”护工笑着点头:“好看,奶奶您真厉害。”看着陈奶奶脸上的笑容,樊赟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哪怕是这么小的一件事,也能给陈奶奶的晚年带来一丝慰藉。

随着樊赟的病情渐渐好转,医生说再过两周就能出院回家休养了。这个消息让大家都很开心,老人们特意让程师傅带来了工作室新做的竹编躺椅,说等樊赟出院后,就能在院子里躺着晒太阳,不用总坐着。联盟的年轻团队也发来消息,说“非遗手作角”已经在留守儿童学校初步建成,就等着她回去一起剪彩。

有天晚上,凰慕坐在樊赟的床边,看着窗外的月光,轻声说:“这次经历让我明白,非遗不仅是手艺,更是能给人带来温暖的力量。陈奶奶因为一件汉服、一次生日会,整个人都开朗了很多,这就是我们做这些事的意义。”

樊赟点头,望着邻床已经睡着的陈奶奶,说:“以后咱们可以和医院的临终关怀科合作,给更多像陈奶奶这样的老人办非遗手作体验活动,教他们编简单的竹编、做布艺小挂件,让他们在最后的日子里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倾喃也说:“咱们还可以把老人们做的手作送给医院的病人,比如竹编平安符、漆器书签,给他们带去一份祝福。非遗不应该只存在于工作室和展览里,更应该走进生活,走进需要温暖的人心里。”

三人越说越有干劲,开始悄悄规划出院后的计划——和医院合作开展“非遗关怀活动”,给临终关怀的老人带去手作和传统服饰;把留守儿童学校的“非遗手作角”做得更完善,邀请老人们定期去上课;继续推进和德国养老院的跨国交流,让更多人通过非遗感受到文化的美好。

病房里的灯光柔和,映着三人的身影。虽然樊赟还在病床上,但她们的心已经飞到了柳岸里的小院,飞到了国风养老院的工作室,飞到了那些需要温暖的人身边。她们知道,“轻折柳”的故事不会因为一场病痛而停下,反而会因为这些温暖的经历,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动人。

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事等着她们去做,还有很多温暖等着她们去传递。但只要三人在一起,只要心中的热爱不变,就一定能让非遗的微光,照亮更多角落,温暖更多人心,直到更远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