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5章 太神奇了!我现在居然能看懂竹编纹样里的线索

八月的柳岸里蝉鸣聒噪,“银发非遗手作工作室”却热闹得像开了花——自从剧本杀店提议合作开发非遗主题剧本后,六人几乎每周都要聚在工坊里头脑风暴,连程师傅、郑师傅这些老匠人都被吸引过来,拿着竹篾、漆料在一旁出谋划策。

“咱们的剧本得有个核心主题,不能光堆非遗元素,”樊赟摊开笔记本,上面画满了竹编铠甲、漆器妆盒的草图,“不如围绕‘寻找失传的非遗技艺’来写,玩家分不同匠人身份,比如竹编匠、漆艺师、声律师,各自掌握一部分线索,必须合作才能集齐技艺图谱。”

温叙言立刻补充:“声音线索可以和技艺结合,比如竹编匠人需要听竹丝断裂的频率判断密码,漆艺师要通过漆器碰撞的音色找暗格,这样既符合咱们的优势,又能让玩家沉浸式体验非遗。”他说着,还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之前录的竹丝编织声,“你听,这段声音里藏着‘宫商角徵羽’的韵律,正好能当解谜线索。”

倾喃抱着一摞竹编样品,眼睛亮晶晶的:“道具我来负责!可以做竹编密码盒,只有按对竹丝的交织顺序才能打开;还能编迷你竹编人偶,人偶的手势对应不同的线索提示。”陆则从身后接过她手里的样品,笑着说:“我帮你录线索音频,比如竹编匠人专属的‘织丝口诀’,玩家得跟着口诀的节奏才能解开密码,这样咱们俩的优势就都用上了。”

凰慕则和沈亦舟趴在漆艺工作台前,手里拿着一块刚打磨好的漆木板:“漆器道具可以更有互动性,比如在漆盒上画半幅云纹,玩家需要找到另一半云纹的漆片,拼合后才能显现线索;还能做漆木骰子,骰子的每个面刻着不同的纹样,掷出的纹样组合对应不同的任务。”沈亦舟点头,拿起一支漆笔在木板上补画云纹:“我可以给每个漆器道具配专属声效,比如打开漆盒时的‘咔嗒’声里藏着摩斯密码,增加解谜的层次感。”

老匠人们也没闲着,程师傅带着几个年轻徒弟编了一批竹编线索卡,每张卡片的竹丝纹路里都藏着细微的数字;郑师傅则调制了特殊的漆料,只有在紫外线灯下才能看到漆面上隐藏的纹样。“咱们当年做手艺,讲究‘藏巧于拙’,现在做剧本道具,也得有这份心思,”程师傅拿着竹编线索卡,给年轻人演示如何通过竹丝的疏密看数字,“让玩家在解谜时,不知不觉就懂了竹编的门道。”

九月初,非遗主题剧本《匠心密码》的道具和剧本初稿终于完成,六人决定先在工作室组织一场内部试玩,请养老院的老匠人、高校的非遗志愿者当玩家,收集反馈意见。

试玩当天,工作室被布置成剧本里的“非遗工坊”场景——竹编屏风分隔出不同的“匠人区域”,漆木书架上摆满了古籍道具,墙上挂着用竹丝编织的线索地图。玩家们穿上定制的古风服饰,拿到各自的角色剧本,很快就代入了角色。

扮演“竹编匠人”的志愿者小林,拿着倾喃设计的竹编密码盒,对着陆则录的“织丝口诀”反复琢磨:“‘竹丝绕三圈,左压右,右压左,中间留一线’,这口诀对应的是不是密码盒上的竹丝顺序?”她试着按口诀调整竹丝,果然听到“咔嗒”一声,盒子打开,里面放着一张竹编纹样线索卡。小林兴奋地举起卡片:“太神奇了!我现在居然能看懂竹编纹样里的线索,感觉真的学会了一点竹编技巧!”

扮演“漆艺师”的老匠人郑师傅,拿着凰慕做的漆木盒子,对着紫外线灯仔细查看:“这漆料调得好,隐藏的云纹只有在灯下才显形,还得把云纹的弧度和剧本里的‘声律表’对应起来。”沈亦舟凑过来,播放了一段漆器碰撞的声效:“郑师傅,您听这段声音,每声碰撞对应的云纹弧度不同,咱们得按声效顺序拼合云纹。”两人一老一少配合,很快解开了漆盒的谜题。

扮演“声律师”的志愿者小苏,则需要根据温叙言录的竹丝声,找出对应的密码:“这段竹丝声里,‘宫音’出现了五次,‘羽音’出现了三次,是不是对应古籍里的‘五三’页码?”樊赟笑着点头,递过一本仿古古籍:“你翻到第五十三页,里面有竹编铠甲的草图,草图上的经纬线数量就是下一个密码。”

试玩结束后,玩家们纷纷给出好评。郑师傅摸着漆木盒子,感慨地说:“咱们做了一辈子非遗,总担心年轻人不爱学,现在用剧本杀的方式,让他们在玩的时候就懂了竹编、漆器的门道,这比咱们讲一百句大道理都管用。”小林则说:“我本来对非遗只是好奇,现在居然想报名学竹编!下次剧本正式上线,我肯定要带朋友来玩。”

根据玩家的反馈,六人又对剧本做了调整——简化了部分过于复杂的密码,增加了“匠人互动任务”,比如让竹编匠人和漆艺师合作制作一个迷你竹编漆器摆件,才能获得最终线索。“这样既能让玩家更有参与感,又能体现‘非遗需要合作传承’的主题,”樊赟在笔记本上记下修改意见,“等正式上线后,咱们还可以在剧本杀店设置‘非遗体验区’,让玩家玩完剧本后,能亲手编一段竹丝、画一个漆纹。”

十月一日,《匠心密码》在“竹影漆声”剧本杀店正式上线,恰逢国庆假期,第一批预约很快就满了。六人特意赶到店里,帮忙引导玩家,观察大家的体验过程。

一对年轻情侣刚拿到角色剧本,就被竹编密码盒吸引了:“这个盒子居然是真的竹编的!摸起来好有质感,比塑料道具高级多了。”女孩扮演“竹编匠人”,跟着陆则录的“织丝口诀”调整竹丝,男孩则扮演“声律师”,帮她听竹丝声里的密码,两人配合默契,很快解开了第一个谜题。女孩兴奋地说:“我现在知道竹编为什么是非遗了,这么细的竹丝要编出密码,太考验手艺了!”

一群大学生玩家则对漆器道具格外感兴趣,他们围着凰慕做的漆木盒子,对着紫外线灯找隐藏纹样:“原来漆料还能这么用!这个云纹画得好精致,我们玩完能不能请教一下怎么画?”凰慕笑着点头:“咱们店后面有非遗体验区,玩完剧本可以去试试,我教你们画简单的云纹。”

最让人惊喜的是一位带着孩子来玩的家长,孩子扮演“小匠人”,在解开竹编谜题后,拉着程师傅的手说:“爷爷,我也想编一个竹编盒子,送给妈妈当礼物。”程师傅笑得合不拢嘴,当场教孩子编了一个迷你竹编挂件:“以后咱们工作室每个月都来这里办体验课,让更多孩子爱上非遗。”

《匠心密码》上线后,很快在社交平台上走红,很多玩家都晒出了自己玩剧本时的照片——有拿着竹编密码盒的,有对着紫外线灯看漆纹的,还有在体验区学编竹丝的。有人评论:“这是我玩过最有意义的剧本杀,不仅解了谜,还真的学到了非遗知识,现在对竹编、漆器特别感兴趣。”还有剧本杀博主专门来探店,制作了“非遗剧本杀体验”视频,视频里特意提到:“这个剧本的道具都是非遗匠人手工制作的,声音线索也是专业配音演员录制的,细节里全是用心。”

随着《匠心密码》的走红,越来越多的剧本杀店、文创机构找上门,希望能和工作室合作开发更多非遗主题的文创产品——有想做竹编剧本杀道具套装的,有想开发非遗有声剧周边的,还有想联合推出“非遗剧本杀 研学游”项目的。

樊赟、倾喃和凰慕坐在工作室的竹编凉棚下,翻着堆积如山的合作邀约,脸上满是笑容。陆则给倾喃递过一杯冰镇竹荪茶:“没想到咱们的非遗能这么受欢迎,以后咱们可以把‘非遗 ’的模式拓展到更多领域,比如非遗动画、非遗游戏。”沈亦舟则对凰慕说:“下次咱们可以设计漆器盲盒,每个盲盒里都有不同的纹样线索,集齐线索能兑换非遗体验课,肯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温叙言则看着樊赟:“咱们还可以和学校合作,把《匠心密码》改编成非遗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就能体验非遗剧本杀,了解传统文化。”

柳岸里的秋风拂过竹林,带来阵阵凉意,却吹不散工作室里的热闹与温暖。六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计划,竹编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漆器的茶盘上冒着热气,声音的线索在空气中流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