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的江山,画风不对 > 第154章 配套产业链的萌芽

“磐石一号”稳定运行的消息刚传遍京城,城南的灵材市场就热闹了起来。原本门可罗雀的高纯度灵铁铺子前,挤满了提着钱袋的商人;专卖灵石粉的摊位前,工匠们围着老板七嘴八舌地问“有没有土属性高纯度的货”——“磐石一号”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不仅证明了灵能动力的可行性,更让精明的商人和工匠们嗅到了藏在背后的巨大商机,配套产业链的嫩芽,悄然破土而出。

最先被带动起来的是高纯度灵材加工业。“磐石一号”的符文基板用的是西域玄铁,但普通玄铁杂质太多,导灵性差,必须经过多道精炼工序才能用。以前做这行的作坊少,觉得“灵材精炼费时费力,赚不了几个钱”,可现在不一样了——灵科院的订单刚放出来,就有三家作坊连夜改造设备,专门做起了“灵材精炼”生意。城西的“福顺记”作坊老板,原本快关门大吉,咬牙凑钱买了新的精炼炉,第一个做出符合灵科院标准的高导灵铁,不到半个月就赚回了本钱,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看不上的小生意,现在成了香饽饽!”

紧接着,精密加工工具的需求也爆发了。“磐石一号”的符文需要刻得又小又标准,普通刻刀根本达不到精度,得用镶嵌了灵石碎屑的特制刻刀,连模具都要经过符文校准。京城几位原本打造神兵利器的老铁匠,放下了锻造宝剑的锤子,开始研究如何打造“符文雕刻机”的核心部件。老铁匠王铁山,就是之前报名灵科院学徒的那位,他带着两个儿子,把祖传的打铁技艺和新学的符文知识结合起来,造出了第一把“精密符文刻刀”,不仅刻得准,还耐用,很快就成了灵科院的指定供应商,连宫里的工匠都来找他定制工具。

更关键的是朝廷的“推波助澜”。周玄看到市场的热情,立刻让户部和工部联合推出“精密符文学徒培训计划”,在各州府的官办学堂里开设速成班——不用交学费,还管饭,专门教年轻人基础符文知识和标准化操作技能,从怎么识别《基础符文手册》里的编号,到怎么用刻刀精准刻出符文,都有老师手把手教。消息一出来,报名的人挤破了学堂的门槛,有年轻的工匠,有想谋个生计的散修,甚至还有几个读过书的寒门子弟,都想抓住这个“跟灵气科技沾边”的机会。不到一个月,全国就开了二十多个培训班,第一批学徒已经开始在作坊里实习,虽然还不能独立操作,但至少能帮着打下手,缓解了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商务司把新注册的工坊名单和培训计划的报名人数汇总给周玄时,报表上的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光是京城,一个月就新注册了十五家跟灵能产业相关的工坊,培训计划报名人数突破了三千人。周玄翻着报表,满意地点点头:“一个龙头项目,带动一串产业,这就是集群效应开始显现了!”

旁边的户部尚书笑着说:“以前臣还担心,灵能产业没人愿意做,现在看来,只要有前景,商人比谁都积极。咱们刚放出灵材采购的消息,各地的商队就往西域跑,连高纯度灵石粉的价格都涨了三成。”

“这就是‘需求创造供给’的道理。”周玄放下报表,语气笃定,“朝廷不用逼着谁去做,只要把灵能动力的前景亮出来,让大家看到能赚钱、有奔头,资本和人才自然会涌过来。咱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导和规范——比如制定灵材的质量标准,防止有人以次充好;监督培训班的教学质量,确保学徒能学到真本事;再出台些优惠政策,比如给新工坊减免半年赋税,让这个产业链能健康地发展下去,把雪球越滚越大。”

正说着,外面传来消息,江南的丝绸商也开始凑热闹,想研究用符文处理丝绸,让丝绸能储存微弱灵气,做成“灵纹丝绸”;西域的矿主则派人来京城,想跟灵科院合作,开发新的灵矿开采技术。周玄听了,忍不住笑了:“你看,这产业链一旦动起来,就停不住了。从灵材精炼到工具制造,再到技术工人培训,现在连丝绸、采矿都想掺进来,用不了多久,整个大周的产业格局,都会因为灵能科技而改变。”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报表上那些不断增长的数字上,仿佛预示着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周玄知道,配套产业链的萌芽只是开始,随着灵能技术的不断突破,这些嫩芽会慢慢长成参天大树,支撑起整个大周的灵气工业革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