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考古学家在秦朝 > 第1章 裂隙

考古学家在秦朝 第1章 裂隙

作者:是北笙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21:11:13

骊山北麓,深夜十一点。

探照灯刺眼的白光划破夜幕,将考古现场照得亮如白昼。陈玄蹲在深达三十米的勘探井底,戴着白色手套的右手轻轻拂过井壁上一处奇特的青膏泥层。

“不对劲,”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这层青膏泥的质地和厚度,与1998年钻孔岩芯样本记录完全不符。”

耳机里传来助手小赵略带沙哑的声音:“陈教授,您说什么?信号不太好。”

陈玄按了按耳麦,提高音量:“我说这处封土层的结构异常。根据现有数据,我们现在应该位于地宫外城墙以南约800米处,但这层青膏泥明显是地宫核心区域的密封材料。”

他边说边用考古手铲小心翼翼地刮取样本,装进密封袋。井底的空气潮湿而凝重,带着一股特殊的土腥味——这是骊山地区特有的黄土层经过数千年沉淀后散发的气息。

“会不会是地宫扩建时的废弃物填埋区?”小赵推测道。

“不可能。”陈玄摇头,尽管知道井上的小赵看不见,“秦代工程纪律严明,尤其是陵墓工程,所有材料的使用都有严格记录和规划。你看这青膏泥的纯度,分明是经过精心调配的核心材料。”

作为国家秦始皇陵考古队的首席专家,陈玄对这座神秘陵墓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十五年的研究生涯,他发表过二十七篇关于秦始皇陵的权威论文,却始终对这座陵墓保持着初识般的敬畏。每一次勘探,都能发现新的谜团。

“陈教授,已经很晚了,要不要先上来休息?气象台说凌晨可能有雨。”小赵关切地问道。

陈玄看了眼腕表,表盘上的日期显示着“2023年10月16日”。他犹豫了一下,职业本能却驱使他继续探索。

“再给我十分钟,这处异常结构很有意思,我拍几张照片就上去。”

结束通话,陈玄从工具包中取出高分辨率相机,开始对井壁进行多角度拍摄。探照灯的光线在深井中显得格外集中,使得井底的一切都笼罩在强烈的高反差阴影中。

正当他调整角度,准备拍摄井壁底部时,相机镜头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痕迹——在青膏泥层与原生黄土的交界处,有一条极细的裂缝,宽度不足一厘米,却深不见底。

陈玄的心跳莫名加速。他放下相机,凑近仔细观察。裂缝边缘异常平整,不像是自然地质活动形成的,更像是某种精密工具切割所致。更奇怪的是,裂缝周围的泥土温度明显低于井壁其他部位,即使隔着手套,也能感到一丝寒意。

职业的直觉告诉他,这绝非普通的地质现象。

他从工具包中取出微型内窥镜,将探针慢慢伸入裂缝。显示屏上的画面让他屏住了呼吸——裂缝内部并非实心土层,而是一条向下延伸的通道,四壁光滑得不可思议,隐约可见复杂的几何纹路。

“这不可能...”陈玄喃喃道。内窥镜的测距显示裂缝深度超过五米,而且仍在延伸。在骊山地区致密的黄土层中,如此规整的地下结构若非人工开凿,几乎无法自然形成。

但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当内窥镜深入约七米时,镜头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空旷的空间,黑暗中隐约有微光闪烁。陈玄调整焦距,画面逐渐清晰起来——那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洞穴壁上镶嵌着某种发光矿物,散发出幽蓝色的光芒。

就在这一刹那,陈玄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手中的内窥镜突然失灵,显示屏上一片雪花。与此同时,他佩戴的辐射检测仪发出急促的警报声,环境辐射值瞬间飙升到正常值的五十倍以上。

“小赵!听到吗?”陈玄急促地呼叫,但耳机里只有刺耳的杂音。他尝试联系地面,却发现所有通讯设备都已失灵。

井底的空气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那股土腥味逐渐被一种难以名状的金属气味所取代。裂缝中似乎有气流涌出,带着低频的振动,使井壁上的细土粒簌簌落下。

陈玄当机立断,决定立即撤离。他迅速收拾装备,准备攀爬井壁上的软梯。然而就在他转身的瞬间,裂缝中突然迸发出一道刺目的白光,伴随而来的是强烈的气流冲击。

整个人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提起,又重重地抛向井壁。在失去意识的前一秒,陈玄的脑海中闪过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那道裂缝中的几何纹路,与他多年研究的秦代青铜器上的云雷纹惊人地相似。

---

黑暗。

无尽的黑暗。

陈玄的意识在虚无中漂浮,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恍惚中,他感到身体被强大的力量拉扯、挤压,仿佛穿越一条无尽的隧道。耳边响起各种奇怪的声音——有时是尖锐的鸣响,有时是低沉的轰鸣,还有隐约的人声,说着他听不懂的语言。

不知过了多久,剧烈的疼痛将他从昏迷中唤醒。

首先恢复的是嗅觉。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冲入鼻腔——那是汗水、泥土、粪便和某种燃烧物混合在一起的恶臭,与他熟悉的考古现场的土腥味截然不同。

接着是听觉。耳边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声音:金属撞击岩石的铿锵声、鞭子抽打的脆响、痛苦的呻吟、粗暴的呵斥,还有某种大型木质结构发出的吱呀声。

最后是触觉。浑身每一处肌肉都在酸痛,尤其是后背火辣辣的疼,仿佛刚被重物击打过。手腕和脚踝处传来束缚感,粗糙的绳索磨破了皮肤。

陈玄艰难地睁开双眼,随即被强烈的阳光刺得眯起了眼睛。适应光线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彻底震惊了。

他不再身处深井底部,而是躺在一个露天工地上。放眼望去,成千上万的人像蚂蚁一样在陡峭的山坡上劳作。男人们大多赤膊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身体瘦骨嶙峋却肌肉结实。他们扛着巨大的石材、木材,推着满载泥土的独轮车,每走一步都似乎用尽了全力。

更令人心惊的是,许多人脚上戴着沉重的木桎或铁链,行动时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监工手持皮鞭,在人群中来回巡视,稍有不顺便是狠狠一鞭。

这是哪里?影视基地?可这一切太过真实——空气中的尘土、劳工身上的伤痕、那种绝望压抑的气氛,不是任何特效能够模拟的。

陈玄试图移动身体,却发现自己的双手被反绑在身后。他靠在一个半人高的土堆旁,身上的现代登山服沾满泥污,与周围人格格不入。

“新来的醒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陈玄转头,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蹲在一旁。那人面色黝黑,满脸皱纹,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正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这是哪里?你们是什么人?”陈玄问道,声音因干渴而嘶哑。

男子愣了一下,眼中闪过疑惑:“说什么怪话?自然是骊山陵役,还能是哪里?”

骊山陵役?陈玄的心猛地一沉。作为秦陵专家,他再清楚不过这个名词的含义——秦始皇陵的修建工程,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工地。

“现在是哪一年?”陈玄急切地追问。

男子更加困惑,但还是答道:“始皇帝三十五年,你这人好生奇怪。”

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陈玄的大脑一片空白,这个日期他太熟悉了,正是秦始皇陵建设的关键时期。根据史书记载,这一年,陵墓工程进入最紧张的阶段,征发的劳役超过七十万人。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穿越时空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一定是有人在恶作剧,或者是某种集体幻觉。

就在陈玄试图理性分析眼前情况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三名手持长戟的士兵走了过来,为首的军官身材魁梧,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疤。

“就是你这个新来的怪人?”军官居高临下地打量着陈玄,目光落在他奇怪的服装上,“衣着怪异,言语不通,莫不是六国余孽派来的奸细?”

陈玄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多年的考古训练让他具备了面对突发情况的心理素质。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解释都可能招致更大的麻烦。

“我不是奸细,我只是...迷路了。”陈玄选择了一个最朴素的借口。

军官冷笑一声:“迷路?骊山陵区戒备森严,你能迷路到这里?”他转身对士兵下令:“带走,先抽二十鞭,再关进水牢,等工师回来审问。”

两名士兵上前,粗暴地将陈玄从地上拽起。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和骚动。

“塌方了!西侧坑道塌方了!”

人群顿时混乱起来,哭喊声、求救声、奔跑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军官顾不上陈玄,立即带人冲向出事地点。

陈玄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但专业本能让他迅速判断形势——坑道塌方意味着大量人员被埋,需要立即展开救援。然而在这个时代,缺乏现代救援设备和技术的劳工们,恐怕难以有效施救。

“快!快去救人!”旁边的男子焦急地大喊,试图挣脱脚镣冲向塌方地点,却被铁链限制在原地。

陈玄望向骚乱的方向,只见尘土飞扬,无数人徒手挖掘着塌陷的土石,场面混乱而无序。作为一名考古学家,他深知土方坍塌的危险性,更清楚黄金救援时间的重要性。

但此刻,他自身难保,双手被缚,语言不通,更是一个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异类。是趁乱逃跑,还是冒险参与救援?

就在陈玄犹豫的瞬间,他的目光与一个刚从塌方区域被拖出来的伤者相遇——那是个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满身血污,左腿以不正常的角度弯曲着,眼中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这一瞥,让陈玄做出了决定。

“我会急救知识,能帮忙救人!”陈玄对看守他的士兵喊道,尽管知道对方可能听不懂。

出乎意料的是,那名军官去而复返,听到陈玄的话,眯起眼睛打量着他:“你说你能救人?”

陈玄坚定地点头:“我能,但需要先解开绳子,还需要干净的布条和清水。”

军官犹豫片刻,远处传来的哀嚎声让他下定了决心。他挥刀割断陈玄手腕上的绳索,厉声道:“若是救不了人,你就等着被活埋陪葬吧!”

双手重获自由,陈玄来不及活动麻木的手腕,立即冲向伤员集中区域。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数十名伤者躺在地上,有的骨折,有的流血不止,医疗条件几乎为零,只有几个看似懂点医术的人在用原始的方法处理伤情。

“先分类!重伤优先!”陈玄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喊道,同时跪在一名重伤员身边检查伤势。肋骨骨折,可能伤及肺部,需要立即固定。

他转向旁边的劳工:“找些直的木棍和布条来!快!”

劳工愣在原地,显然听不懂陈玄的现代用语。陈玄只得连比带划,模仿固定骨折的动作,那人才恍然大悟,急忙去找材料。

在等待的间隙,陈玄迅速检查了其他伤员,用有限的秦代医疗资源进行简单处理。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对秦代医学并非一无所知——多年研究出土的医简,使他了解这个时代的基本医疗观念和方法。

当材料送来后,陈玄示范如何制作简易夹板固定骨折部位,如何压迫止血,如何保持伤员呼吸道通畅。起初,周围的劳工和士兵都带着怀疑的目光观看,但随着一个个伤员的情况稳定下来,他们的眼神逐渐变为惊讶和敬佩。

“你从何处学来这些医术?”一个温和但带着威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玄转身,看见一位五十岁左右、衣着相对整洁的男子。那人面容慈祥但目光锐利,手中拿着一卷竹简,身后跟着两名学徒模样的人。

“墨工师。”周围的劳工纷纷行礼,态度恭敬。

陈玄心中一动——工师是秦代工程中的技术负责人,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工匠担任,地位高于普通劳役。眼前这人可能就是这座工地的技术主管。

“我...曾随海外方士学习过一些医术。”陈玄谨慎地回答,借用了秦代流行的方士文化作为自己知识的来源。

墨工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蹲下身检查陈玄处理的伤员。当他看到那些规范有效的固定和包扎手法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处理得不错,比我们这里大多数医师都强。”墨工师站起身,直视陈玄,“你是新来的刑徒?”

陈玄犹豫了一下,决定半真半假地回答:“我迷路至此,被误认为是奸细。”

墨工师打量了一番陈玄奇怪的衣着,沉吟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你就暂时留在医营帮忙。我会向监工说明情况。”

就这样,陈玄意外地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全力以赴地救治伤员,运用现代急救知识挽救了许多生命。同时,他也在仔细观察这个两千多年前的世界,每一处细节都让他既震惊又熟悉——熟悉的秦砖汉瓦,熟悉的工具器物,却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残酷的真实场景。

当夜幕降临,伤员基本安置妥当后,墨工师将陈玄叫到一旁相对安静的工棚内。油灯下,墨工师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

“现在没有外人,你可以说实话了。”墨工师平静地说道,“你的口音怪异,衣着奇特,医术高超却不明来源...你到底是什么人?”

陈玄心中一震,知道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在油灯摇曳的光线下,他注意到墨工师手中把玩着一件物品——那是一件青铜制成的小工具,造型奇特,上面刻着精细的云雷纹。

而最让陈玄震惊的是,那纹路竟与他穿越前在井底裂缝中看到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我...”陈张了张口,却不知从何说起。告诉对方自己来自两千多年后?这听起来比任何谎言都更加荒谬。

就在他犹豫之际,工棚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火把的光亮由远及近。一个尖厉的声音高声喊道:

“奉监工之命,带今日那名怪异医者前去问话!若有抵抗,格杀勿论!”

墨工师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他快速对陈玄低声道:“是监工嬴朔的人。此人性格难测,你务必小心应对。”

陈玄的心沉了下去。他意识到,自己刚刚度过第一天的生存危机,而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这个陌生而危险的世界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当他走出工棚,看到火把下那名面色冷峻的军官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脑海:那道将他带来这个时代的裂缝,是否与秦始皇陵的秘密有关?而自己能否找到返回现代的方法?

黑夜中,骊山陵墓的轮廓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沉默地矗立在星空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