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星月拉了一把椅子,随意地靠在椅背上,然后点了点另一把椅子,示意卢深坐下。
“卢同志,放松一点,这不是什么大事。”
“我听其他同志说,你这几天一直泡在负二层,睡觉时间都被压缩了,这不好。”
江星月合上手里的资料。
很认真的看着卢深的眼睛。
“我找你们来是工作,不是要你们的命,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我可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
卢深张了张嘴,解释的话还是没说出口。
“那咱们先说说你这个实验吧。”
“你有没有发现月钬原子在一定温度内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这种结构既能提升耐高温性能,又能增强材料的韧性,但你一直在调整,为什么没有成功?”
卢深来的时间短,因为每天晚饭后的小讲课,对于江星月的工作方式也很了解了。
引导式提问,是她想要开动大家的主动思考能力。
“时间、配比、温度,我都试过了,还差什么呢?”
卢深低着头在心里回忆自己做过的工作。
忽然,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向江星月。
“是工艺,对吗!”
江星月赞赏的竖起了大拇指。
“没错,是工艺问题。”
“如果能在材料合成中进行梯度热处理,或许能解决韧性问题。”
卢深提出新的思路,江星月把手里的材料递给他。
“我等你的好消息。”
卢深咧开嘴笑了。
如果可以通过工艺改变合成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实现同时耐高温和耐低温?
事实证明,只要你敢想,然后去做,就有机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江星月的放手,给了卢深机会。
只是一周,卢深就摸索出了新的两款不同性能的
新材料。
江星月翻开卢深递交上来的报告。
根据报告显示,通过调整月钬的添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参数,航母甲板材料的月钬添加量可以控制在5%,同时采用900℃-1000℃的梯度热处理,既能满足耐高温需求,又能保证韧性达标。
而载人登月器的材料,月钬添加量只需3%,配合 - 180℃的低温时效处理,就能达到温度稳定性要求。
“很好,很不错,卢同志,第一批材料可以投入小规模生产了,月壤的事我来想办法!”
江星月满意的看着卢深。
当凌老收到江星月递交的报告还有那两小块新合成的材料时,整个人激动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最后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远处的夕阳,心中充满了无限憧憬,眼眶也渐渐湿润。
有生之年能见到花国人迈入太空,值了,都值了!
两天后,得到凌老的批复,江星月心里也踏实了。
说实话要是没有上面的全力支持,就算她有十八般武艺也没有用。
方法有了,工艺也明确了,眼下最大的障碍就是原料问题。
载人登月器还好说,需要的材料通过月球车和辅助机器人一点点运送还能实现。
可航空母舰要是靠这么一点点的运输,得到猴年马月啊。
“看来还是要先完成载人航天,然后通过空间站逐步建立月球基站,再慢慢完成航空母舰项目。”
也不是说地球的稀土不能完成航空母舰所需要的材料,而是月钬更有性价比。
况且现在整个月球就是无主之物,谁先占到就是谁的,他们当仁不让。
实验室这边项目暂时因为原材料问题遇到了瓶颈,好在林唐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载人航天计划正在顺利进行。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没有真正的秘密,随着载人航天项目的顺利进行,一场危机悄然降临。
早上,郑芸在实验室刚一打开电脑,就发现不对劲。
她一开机,电脑里就出现一个自动运行的程序,而这个程序正在偷偷上传实验数据到其他服务器。
她想要阻止却发现连关机都关不了了。
“阮教授,阮教授,快过来!”
她惊慌失措,连电脑的电源都拔了可依旧无济于事。
赶过来的阮丁香,双眼圆睁,立刻跑到楼道大声呼喊:“所有人都不要动电脑,不要开机,不要!”
楼内的安保人员在她冲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劲,赶紧联系江星月,同时冲到郑芸和阮丁香所在的实验室。
江星月几乎是飞过来的。
“院长,我们的数据库被入侵了!”
郑芸的声音带着哭腔还有惊慌。
“现在上传的数据包括空间站项目的所有数据。”
郑芸的声音已经开始颤抖。
江星月立刻使用密钥,断开实验室的网络连接,并开始在电脑上不停的输入一串串代码。
“郑教授,用我办公室的电话通知凌老。”
就算她现在全力挽救,但部分数据流失已经无法避免了。
江星月一边阻断对方的数据流,一边顺着刚才的数据流追踪对方的所在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