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手搓金乌,这大明画风不对啊 > 第156章 灾后巡视与建设(三)

会议结束后,各项指令通过星灵迅速下达,整个道场机器开始围绕救灾与应对未知危机高效运转起来。

但张潇一的巡视并未就此结束。

她习惯于独自一人,随机出现在道场麾下的任何一个角落,不预先通知,不搞排场,只为了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从繁忙的工坊到深山的矿场,从基层的村务堂到县衙,都可能下一刻便出现她的身影。

这一次,她的身影悄然出现在曙光学堂。

正是午休过后,阳光正好,操场上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宏大的钟声响过,学生们如同欢快的溪流,从各个教室涌出,迅速在操场上列队。

他们身上穿着统一的青绿色校服,宛如一片生机勃勃的幼苗。

“全体都有,向右转!跑步——走!”

教官一声令下,队伍开始有序地绕着操场跑动起来。

自从确定超凡之路需从打熬体魄、夯实根基开始,道场所有学堂学生的每日运动量便急剧增加。

晨起跑步做操,午间跑步锻炼,夜间还有体能训练,雷打不动。

如此大的消耗,营养自然必须跟上。

学堂的三餐由道场直接补贴供应,早餐有养鸡场提供的鸡蛋,每人一个。午餐荤素搭配,保证足量蛋白质和蔬菜,偶尔还会有灵米供应。

出于谨慎,工部和医药局严格限制了灵米的投放量,每次只敢将极少量灵米掺杂在普通米中煮成稀粥,稀释其中蕴含的超凡能量,生怕孩子们年幼的身体无法承受,唯恐造成能量爆体的危险。

三个月下来,效果是显着的。

这些原本或面黄肌瘦、或娇气体弱的孩子们,如今个个脸色红润,脚步有力,喘息均匀,显然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都已远超入学之初。

张潇一隐身行走在校园的树荫下,看着这片绿意盎扬的景象,心中稍感慰藉。

这时,她看见两名女子抱着几卷书册,从教师办公室走出,一边沿着廊下走向教学楼,一边低声交谈着。

其中一人温婉娴静,是周淑宁。另一人年纪稍长有二十五六的样子,眉宇间有几分书卷气,通身气质洒脱率真。

只听周淑宁微微蹙眉,语气带着些许担忧:“若蕖,近日甲字班那几个小子,可是又……”

那女子冷哼一声,接口道:“蔓如放心,不过是些皮痒的混账行子,仗着家里几分势头,在班里拉帮结派,言语挤兑一个父母刚在洪灾中遇难的孤雏,昨日竟敢将其饭食打翻在地。恰被我撞见!”

她顿了顿,语气转厉:“我已当场将他们揪去训导室,每人十个板子,罚抄《弟子规》与《道场六诫》各百遍,还让他们清扫学堂茅厕半月,并责令其向那孩子鞠躬道歉。若再犯,便不是这般轻松了!”

周淑宁轻轻叹了口气:“这些孩子终究是心思未定。亏得若蕖你及时发现,严加管教。只是如此一来,怕是又得罪了……”

那人浑不在意,声音清亮:“怕什么?我等师长,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需教其明辨是非,持身以正!”

“道场立世,首重规矩与公理,岂容此等欺压弱小的歪风邪气滋长?莫说他们父兄只是些小吏富户,便是天王老子来了,在学堂里也得守这里的规矩!”

她掷地有声,带着一股凛然的气势。

周淑宁看着她,眼中的担忧渐渐化为钦佩与暖意,点了点头:“你说的是。”

两人正说着,刚走出几步,便听见一个沉稳的男声在不远处响起:“钟夫子,周夫子,请留步。”

张潇一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年约四十许,穿着整洁儒衫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廊下另一头,朝二人招手。

原来是许久未见的刘承德啊。

两人闻声停下脚步,微微颔首致意:“刘训导。”

训导一职,主管学生品行、学业考校及学堂规矩等,相当于教导处主任。

“英络,你且把那几个被处罚的学子,情况详细说一下……”

隐在一旁的张潇一心中了然,原来这位就是那个编写了《卫生与健康》,敢在礼部议案中直言女子权益的钟英络。

果然人如其名,风骨铮铮。

隐在一旁的张潇一将几人对话听在耳中,微微颔首,对几人处理十分满意。

有人的地方便有纷争,学堂亦是小社会,出现霸凌苗头并不意外。重要的是能否被及时发现并扼杀于萌芽,以及师长是否敢于秉公处理。

她在校园里又悄无声息地转了一圈,查看了食堂、宿舍,总体颇为满意,旋即身影消失,前往其他地方的学堂视察。

商州,商南县。

此地,地处陕、鄂、豫三省交界,山峦起伏,历来便是流民聚集之所。

自道场将其纳入麾下后,更是吸引了大量在河南、湖北等地难以生存的百姓拖家带口前来投奔。

张潇一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县学的一间教室外。

里面正在上一节历史课。

授课的先生并非人类,而是一只毛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六耳猕猴,正用极其通俗易懂的大白话,给下面一群年龄不一的学子讲解历史,甚至后面还坐了不少老师。

“……王家庄的大部分人,都得下地干活,从日头干到天黑,才能从土里刨出点吃食,勉强饿不死。”

它看向大家问:“你们爹妈,大多就是干这个的,对吧?累不累?”

台下有孩子小声附和:“累!”

“累就对了,可你们想想,村里所有的粮食,都是这些流汗的人种出来的,对不对?”

孩子们点头。

“但是呢,”它话锋一转,“村里最大的粮仓,最肥的土地,最气派的青砖大瓦房,是谁的?”

“是王老太爷家的!”有孩子抢答。

“对喽!”六耳猕猴用戒尺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王老太爷家,地最多,但他家的人基本不下地。那种地的谁呢?”

它看向台下。

“是……是张老汉、李婶他们……”另一个孩子回答。

“又对喽!”六耳猕猴做出一个“你很上道”的表情,“那张老汉李婶他们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自己能留下多少呢?”

它不等众人回答,便说了。

“可能十筐粮食,自己只能留下一两筐勉强糊口,剩下的七八筐,都得交给王老太爷家。”

“为什么呢?”

喜欢开局手搓金乌,这大明画风不对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开局手搓金乌,这大明画风不对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