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460章 删不掉的名字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第460章 删不掉的名字

作者:小小君公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5 19:55:34

网络世界的绞杀在一夜之间升级到了物理级别。

所有与“好人黑名单”相关的网页链接,都在凌晨时分变成了无法访问的灰色乱码。

搜索引擎里,“信用牵连”和“道德纯度谱系”这两个词仿佛从未存在过,输入后只会得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冰冷提示。

赵子轩眼睁睁看着自己刚写好的深度报道,在上传成功的瞬间就被平台秒删,连一个像素的残骸都没留下。

后台的通知栏里空空如也,仿佛他刚刚的愤怒和敲击键盘的声响只是一场幻觉。

怒火在他胸中积成一团高压的蒸汽,他没有砸键盘,而是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重新舞动起来。

这一次,他抛弃了所有冠冕堂皇的词藻,用一种近乎原始的愤怒进行反击。

“性用”替代了“信用”,“黑名単”替代了“黑名单”,甚至用一套早已过时的火星文,写下了一篇名为《伱家の“善”被标价ㄋ吗?

》的帖子。

这篇语法混乱、符号乱飞的文章,像一株打不死的野草,在监管的铁蹄缝隙中顽强地冒出了头。

同一时间,张野则选择了另一条战线。

他将那些被删除的故事和名单上人物的简介,录制成一段段五分钟的音频。

他用软件处理了自己的声音,使其变得沉稳而富有磁性,听起来就像午夜时段抚慰人心的情感电台。

他给这个系列命名为《城市里失眠的星星》,然后将这些音频包伪装成“助眠白噪音”、“深夜故事会”等文件,通过短视频平台的分享功能,像病毒一样散播出去。

无数个深夜,当人们戴上耳机准备入睡时,听到的却是一个个普通人因行善而被惩罚的真实故事。

陈默的屏幕上,数据流像黑色的暴雨般倾泻而下。

他捕捉到了信衡研究院的行动轨迹。

那是一项代号为“记忆清除协议”的指令,正在批量篡改基层单位数据库中那些曾经的骄傲——“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原始记录。

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词条,被冷冰冰地替换成了“行为存疑,待核查”的灰色标签。

他敏锐地发现,所有的删除操作都诡异地集中在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那是城市睡得最沉的时候。

更关键的是,这些操作并非通过常规后台,而是利用了一条被伪装成日常数据同步的政务云秘密通道。

“想让历史失忆?没那么容易。”陈默低语道,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冰冷交织的光芒。

他的十指化作残影,一行行反爬虫代码如溪流般汇入程序的海洋。

他没有试图去阻挡删除,因为他知道那无异于螳臂当车。

他选择了一种更具颠覆性的方式。

他在每一条即将被删除的数据前,都植入了一个微小的、几乎无法被察探的“幽灵备份点”。

这个备份点就像一个数字世界的坐标,一旦原始记录被系统抹除,它就会瞬间被激活,将那份承载着善意与勇气的原始数据,连同时间、地点、人物,完整地跳转到一个他早已架设好的境外镜像网站上。

他给这个程序起了一个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名字——“数字招魂术”。

林枫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

他意识到,敌人真正恐惧的,不是一次次的曝光,也不是舆论的短暂沸腾。

他们可以删除数据,可以封禁账号,可以屏蔽关键词。

但有一种东西,他们永远无法彻底抹除——那就是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名字。

“我们得让这些名字回家。”林枫在他们的秘密会议上说,“不是回到网络上,而是回到每个人的心里。”他提出了一个名为“名字回家”的行动计划。

他们不再追求全网扩散,而是邀请名单上每一个家庭,将自己或亲人的故事,写成一封家书,然后亲口读出来,录制成音频,发给最亲近的人。

小薇的妈妈是第一个响应的。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的坚定。

在录音里,她对着早已不在人世的母亲轻声诉说:“妈,你还记得吗,有一年冬天,你给那个在桥下冻得发抖的流浪汉煮了一大碗热汤面。那时候我还小,觉得你多管闲事,怕同学笑话我。我今天想告诉你,我那时候真傻。我没觉得丢人,妈,我觉得你真酷。”

这段朴实无华的音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各种家长群、家族群里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有人在办公室里戴着耳机,一边听一边无声地流泪。

有人沉默地将它转发给了十年未曾联系过的远房亲戚。

一个名字,一个故事,通过最原始、最可信赖的亲情网络,重新获得了生命。

然而,对手的反击远比他们想象的更阴险,也更迅速。

王教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再次找到了他们,脸色凝重如铁。

他带来一个消息:市教育局正在各大学校秘密推行一套名为“青少年心理韧性评估体系”的方案。

他摊开一份内部培训手册,上面的铅字像淬了毒的针,刺痛了在场每个人的眼睛。

手册中,有一项评估指标赫然在列:“家庭抗压能力”。

而这项指标的注解里,明确将“父母有频繁社会申诉行为”定义为“家庭环境不稳定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评优、推优资格。

手册的最后,有一行总纲性的文字,用黑体字加粗标出:“我们的目标,是避免培养出过度共情、易被煽动、缺乏集体荣誉感的下一代。”

赵子轩气得浑身发抖,而林枫看着那行字,脸上却渐渐浮现出一丝奇异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愤怒,有悲哀,但更多的是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

“我明白了,”他轻声说,“他们怕的不是我们反抗,他们是怕我们的孩子,还想做个有良心的人。”

这个发现,催生了一篇前所未有、直击要害的文章。

林枫和赵子轩合作,用一个八岁孩子的日记体,写下了《他们不要有心的孩子》。

“2023年10月28日,晴。今天老师在班会课上问我们,如果妈妈因为觉得不公平跑去告状,我们会不会觉得她是在‘发疯’?我举手说,我不会,我会跟她一起去。因为我知道,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风暴的中心,张野在市中心一个废弃的集市广场上,发起了最大胆的行动。

他用从各处收集来的废旧门板、桌椅腿、窗框,拼接成了一面巨大而斑驳的“名字墙”。

墙上用生锈的铁钉,钉着一千三百二十七个名字。

每个名字旁边,都贴着一张小小的、泛黄的纸条,上面用最朴素的字迹写着他们的“罪行”——“曾为被撞的邻居报警”、“匿名向灾区捐款三千元”、“扶起过在菜市场摔倒的老人”。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的女孩,背着书包,在这面墙前站了很久很久。

她的目光从一个又一个名字上扫过,最后停留在“李文秀”三个字上。

她从书包里掏出一支黑色的水笔,在那张写着“多次收留流浪猫狗”的纸条旁,用尽全力写下一行小字:“我妈,2015年在护城河救起一名落水儿童,现在找不到工作。”

写完,她抬起头,看着正在维护墙体的张野,眼神清澈而倔强:“叔叔,我能把我的名字,也钉到我妈妈名字的旁边吗?”

夜风呼啸而过,吹得墙上的木板吱呀作响,纸条猎猎翻飞。

那声音仿佛不是风声,而是无数沉默的灵魂,在长久的压抑之后,终于开始苏醒,发出第一声低沉的嘶吼。

夜深了,人群散去,林枫独自一人留在广场上,整理着那些被风吹落的纸条和人们自发留下的留言。

他将纸条一张张重新钉好,又将那些写在碎纸片、烟盒上的留言收集起来。

就在他把几十张留言条铺在地上,准备分类归档时,他的动作忽然停住了。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在这些字迹不同、语气各异的留言中,有一条评论,用几乎一模一样的措辞,反复出现了七八次。

它像一个隐藏在杂乱信号中的幽灵代码,在不经意间,指向了一个他从未预想过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