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435章 老人不会死,只是被系统踢出

宿舍的角落里,那十台二手手机屏幕上幽幽的蓝光,如同深海中无声的鱼群,正静默地游弋在代码的海洋里。

每一台手机背后,都连接着陈默那台改装过的电脑,数据线像延伸出的神经触手,将他的意志灌注其中。

这便是那个“不属于这里的东西”——一场即将席卷偏远山村的数字起义的雏形。

一切的开端,是三天前那封来自青州柳坪村的信。

林枫至今还记得指尖触碰到信纸时的感觉,粗糙,温热,边缘带着一圈焦黑的脆边,仿佛刚从熄灭的灶膛里被一双苍老的手抢救出来。

空气中弥漫着档案室特有的、混合着旧纸张与尘埃的微酸气息,但这封信却带来了一股格格不入的烟火味。

铅笔字迹歪歪扭扭,力道时轻时重,写信人是他们支教队曾服务过的老杨老师,一个把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山村教育的老人。

信的内容简单得令人心头发紧。

村里一百三十七位高龄老人,已经连续三个月没能领到养老金。

唯一的解释,一行冰冷的黑体字,贴在村委会那台全村唯一能上网的电脑屏幕上:“认证失败”。

旁边还有一张打印出来的操作指南:“请确保光线充足、面部无遮挡、眨眼三次。”

老杨老师在信里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写道:“林娃子,城里头的机器是不是不认我们这些老骨头了?他们的眼睛浑得像下了雾,脸上的褶子比地里的垄沟还深,咋个眨眼,机器都说‘不是本人’。那点养老金,是他们买药、买盐的命根子啊。”

林枫的手微微颤抖,他将信纸拍下来,发进了404寝室的群里,只附上了一句话:“我们当初费尽心力曝光了那个吃人的‘举报机器’,现在,是不是又亲手造出了一个‘认证牢笼’?”

群里死寂了片刻。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陈默,他只回了三个字:“交给我。”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陈默几乎与他的电脑融为一体。

他调出了那个名为“智政通”的政务App的全部公开数据,像一个顶级的猎手,在数以亿计的代码丛林中追踪猎物的踪迹。

他发现,问题的核心在于那个“动态干扰验证码”。

每次登录,屏幕上都会弹出一串扭曲得如同鬼画符的汉字或数字,要求用户在三秒内输入。

陈默将这些验证码逐一截图,进行图像锐化和算法分析。

他的脸色越来越冷。

这些验证码的扭曲模式并非随机生成,而是经过精密设计的。

那些细如蛛网的线条叠加、背景与字体的反色模糊处理,对视力正常的年轻人来说尚且需要集中精力,对那些患有白内障、老花眼的老人而言,无异于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最致命的发现,来自他攻破防火墙后调出的一份后台运营日志。

数据清晰地显示,在该县范围内,“智政通”App的人脸识别认证失败率每上升百分之十,当地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提供的“人工代办服务包”的采购量,就会稳定增长百分之七。

“呵。”陈默发出一声极轻的冷笑,那笑声在寂静的深夜里像冰块碎裂。

他把数据分析报告扔进群里,结论只有一句话:“这不是技术故障,这是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

就在陈默埋头代码的同时,行动派的赵子轩已经通过老杨老师,联系上了村里几个年轻些的村民。

线索很快指向了一个叫阿强的年轻人。

据说,阿强是镇上“神通广大”的人物,专门帮那些认证失败的老人“刷脸”,一次二十块钱,生意火爆,甚至推出了“包过套餐”。

赵子轩借口家里的爷爷也需要帮忙,提着两条烟,混进了阿强在镇上租的那个不足十平米的代办点。

屋里挤满了焦虑的老人,空气浑浊。

阿强正不耐烦地操作着,他用的只是一台屏幕贴满胶带的旧手机,但每次给老人拍照前,他都会把手机对着桌角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盒“嘀”地扫一下。

那个动作极其隐蔽,却没逃过赵子轩藏在衣领下的针孔摄像头。

视频传回寝室,陈默只看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

“这是我三年前写的一个开源ocR识别模块。”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被背叛的怒意,“它能绕过前端的图像采集,直接向服务器提交一个符合规范的‘**’数据包。那个黑盒子,是用来存储预设面部特征和动作脚本的。他妈的,有人把我的东西魔改成了一把收割老人的镰刀!”

技术壁垒被捅破,愤怒化为前所未有的行动力。

404寝室的四个人,像四颗高速运转的齿轮,瞬间啮合在了一起。

林枫根据老杨老师提供的137人名单,逐一电话沟通,整理出认证失败者的共性特征——超过八成患有白内障,近半数因年龄过大或疾病导致面部肌肉萎靡、动作迟缓。

他通宵达旦,用最简单的语言和火柴人漫画,绘制了一本《老年人数字生存手册》的初稿,里面详细图解了“如何让摄像头清晰地捕捉到你的眨眼”“光线从哪个角度来最好”“手机要举多高”。

体育生张野则发动了他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里的全部人脉,短短一天之内,一支二十人的“陪刷脸小队”集结完毕,只等一声令下,就奔赴柳坪村。

而陈默,他把自己关了起来。

他将阿强的操作逻辑彻底逆向拆解,然后用更底层的代码逻辑,重构了一个全新的系统。

他不要那个需要预设脚本的“黑盒子”,他要的是一个更纯粹、更彻底的解决方案。

三天三夜,除了泡面和咖啡,他几乎没合过眼。

最终,一台“一键认证机”的原型在他手中诞生。

只需将老人的身份证照片导入系统,设备就能自动生成一段带有微表情、模拟眨眼和头部转动等**特征的动态视频流,直接对接“智政通”的认证端口,绕过所有前端验证,且不会在服务器留下任何远程操作的痕迹。

出发的前一夜,万籁俱寂。

林枫的手机突然亮了一下,是一个陌生好友申请,备注是:智政通,小唐。

林枫心中一凛,他记得这个名字,是之前一个项目里认识的,在“智政通”的开发公司做实习生。

他通过了好友申请。

对方几乎是秒发了一张图片过来,那是一张手机拍摄的ppt截图,标题刺眼——《“智政通”适老化改造成本效益分析》。

林枫的目光死死钉在结论那一栏,上面用红色加粗字体写着:“核心算法改造投入产出比低于0.3,经济效益不显着,建议将‘银发模式’开发计划延后至2030年。”

ppt的右下角,还有一行用铅笔手写的附注,字迹潦草而无奈:“我们不是不做人,是KpI考核要数据。”

林枫盯着那行字,看了足足五分钟。

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像一片无边无际的金色牢笼。

他深吸一口气,默默将陈默刚刚完成的“一键认证机”的核心代码打包,上传到了全球最大的一个开源社区。

他给这个项目命名为:“后门——给所有被时代甩下的人,留一扇后门。”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望向宿舍角落。

陈默正将最后一套系统烧录进第十台二手手机里,屏幕的蓝光映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紧抿的嘴唇上,像一场静默的风暴正在酝酿。

所有的行囊都已打包完毕,车票就放在桌上,目的地——青州。

凌晨四点,当第一缕微光即将刺破天际时,林枫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

是老杨老师发来的短信,内容很短,却让林枫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孩子们,你们快到了吗?村委会那边,今天好像有点不对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