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401章 我们不在系统里,在彼此眼里

登记车碾过山间碎石路时,林枫的后颈还留着山风的凉意。

他摸出手机,屏幕上“晴”的备注在暮色里发着幽蓝的光,短信内容像根细针扎进视网膜:信联征信三日后发布“信用白名单试点”,准入标准仍绑定正规用工记录——这意味着他们在二十七个城市收集的三百多万登记者,又成了系统筛子漏下的沙。

更致命的是最后那句“社会治理联席会启动静默清洗”,七十二小时后,所有非官方登记数据将被全网屏蔽。

“操!”副驾的赵子轩突然甩了下手机,键盘壳磕在车窗上发出脆响,“他们当我们是小孩过家家呢?辛辛苦苦写满的登记簿,说删就删?”他解开安全带半跪在座椅上,喉结上下滚动,“我直播时那些阿姨举着登记页说‘终于有人问我叫啥’的样子,现在要全变成……变成电子垃圾?”

张野单手扶着方向盘,指节捏得发白:“上周在菜市场,卖卤蛋的王婶攥着登记页说要压箱底传给孙子。”他突然猛打方向盘避开块凸起的石头,货车颠簸得后排陈默的眼镜滑到鼻尖,“要是这些纸页也被收走……”

“不会被收走。”林枫把手机屏幕按灭,又点亮,反复三次,像在确认这行字是否会自己消失。

他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喉结动了动,“但会被屏蔽。搜索引擎查不到,数据库调不出,连我们自己拍的视频都会被限流——就像从来没存在过。”

陈默推了推眼镜,指尖在膝盖上敲着代码节奏:“服务器端清洗的话,就算有备份也能被标记为非法数据。他们不是要销毁,是要让这些名字……成为‘不可见’的。”他突然抬头,镜片闪过一道光,“但纸质文件不在网络里。”

“纸质文件?”赵子轩突然扑过来,手机屏幕还亮着刚才的短信,“可十万本登记簿都锁在村祠堂的铁皮柜里!”

“拆了。”林枫说。

车厢里突然静得能听见风灌进车窗的哨音。

赵子轩的手指悬在半空,张野的方向盘微微发抖,陈默的敲击声停了。

“拆成单页。”林枫摸出背包里皱巴巴的登记页,边缘还沾着周有粮的泥印,“装进气球,塞进漂流瓶,绑上风筝线——让它们飞起来,漂起来,飘到每个系统够不着的角落。”他的拇指蹭过页角的褶皱,“系统能屏蔽数据,但管不着天上的云,河里的水,还有人手里的纸。”

赵子轩突然笑出声,笑得肩膀直颤,接着抓起前座的登记本狠狠亲了口封皮:“好小子,原来你刚才不是发呆,是在憋这个大招!”他掏出直播支架架在车窗上,镜头对准林枫发亮的眼睛,“家人们,看到没?我们404寝室的大脑开始运转了——”

“先闭嘴。”张野突然踩下刹车,货车在土路上划出半道弧线。

他转头时,耳后那道军训时摔的疤泛着红,“老刀在青州夜市等我们。”他拍了拍方向盘,“那老头说过,他的铁板烧摊能藏下整个菜市场的秘密。”

登记车冲进青州大学西门时,晚霞正把教学楼染成橘子色。

老刀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正蹲在404寝室楼下的梧桐树下拆纸箱,满地都是印着“山东煎饼”的黄纸板——走近才发现,每个纸箱里都码着整整齐齐的登记本,封皮还沾着露水。

“早让我那卖废品的侄子盯着物流了。”老刀用指甲划开最后一个纸箱,露出里面叠成方块的登记页,“你们在山里折腾时,我让人把祠堂的铁皮柜撬了——锁头是老款的,一捅就开。”他抬头时,眼角的皱纹里嵌着碎金般的光,“这些纸啊,得活起来。”

陈默已经蹲在地上翻登记页,笔记本电脑搁在腿上:“需要把纸质内容转成音频……不,转成二维码更省空间。”他推了推眼镜,“但得做个自毁程序,扫码只能播一次,防止被系统抓取。”

“我联系快递员协会。”张野抄起一摞登记页,指腹蹭过“吴秀英 菜场补袜三十年”的字迹,“把名字卡夹在包裹面单下,全国十万快递员,每人带十张——随机投递,使命必达。”

赵子轩举着手机满场跑,直播画面里全是翻飞的纸页:“文学社抄名字进诗集!美术社画成壁画!广播站……晚晴学姐呢?”他突然停住,指向校门口——苏晚晴抱着一摞画布走过来,发梢沾着粉笔灰,白衬衫下摆沾了块靛蓝颜料。

“校广播站同意每日朗读三段自述。”她把画布递给旁边的美术社学妹,目光扫过满地纸页时,眼底有星火在跳,“话剧社说要排《名字的重量》,街舞社要把名字编成动作……对了,”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牛皮纸袋,“这是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他们说可以用传统拓印法保存纸页,墨汁里加了蜂蜜,虫蛀不了。”

林枫接过纸袋时,指尖触到苏晚晴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留下的。

他突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她伏在古籍上修复《齐民要术》残卷的模样,此刻那些专注的褶皱,正盛着比月光更亮的东西。

第七天凌晨三点,林枫被手机震动惊醒。

屏幕上是赵子轩的视频通话,背景里夹杂着地铁报站声:“你看!”镜头摇晃着对准地铁站长椅,深灰色椅面上铺着张A4纸,墨迹未干的“我叫李桂花 扫了二十年地铁”在暖黄灯光下泛着绒光。

“刚才保洁阿姨放的。”赵子轩的声音带着鼻音,“她蹲在那写了半小时,说‘这纸比工牌金贵’。”

陈默的消息紧接着弹进来,附带段模糊的监控录像:外卖员撕开餐盒,从保温袋夹层抽出张卡片,对着镜头念“我叫王建国 送了三千六百单”,然后郑重塞进围裙口袋。

张野的电话在凌晨四点打来,背景是此起彼伏的扫码声:“快递点爆了,好多人取包裹时发现面单下的名字卡,主动问能不能多带几张——有个退休教师说要贴在教室后墙。”

天刚亮,林枫被拽到三教顶楼。

美术社的学弟学妹正踮脚往墙上贴画布,最大的那幅画里,无数名字像星星缀在银河里,题字是苏晚晴的笔迹:“每个名字都是未注册的春天”。

“林学长!”教室内突然传来惊呼。

林枫跑进去,看见老教授正用粉笔在黑板角落写“陈桂香”,底下歪歪扭扭跟着一行小字:“今天,我的学生都知道,清洁工王阿姨叫陈桂香。”

中午十二点,赵子轩的直播间涌入二十万人。

镜头里,白发老人捧着从废品堆捡来的登记页,手指抖得像秋风里的枯叶:“我姓张……张……张有福。”他突然抬头,浑浊的眼睛亮得惊人,“原来真有人记得我姓张。”

弹幕瞬间被“张有福”刷屏,刷到服务器卡成慢动作。

林枫盯着手机,喉咙像塞了团浸水的棉花。

他摸出兜里皱巴巴的登记页,周有粮的名字还带着泥腥气,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村祠堂,老人刻完名字后拍他肩膀说:“娃,这些字刻在泥里,雨冲不垮,风吹不走。”

暮色漫上后山时,林枫独自爬上观景台。

石阶上的便利贴层层叠叠,像条会呼吸的缎带——“我叫刘淑芬 小区门岗”、“我叫赵大海 夜市烤串”、“我叫周有粮 种了一辈子地”。

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周有粮”三个字,纸背还留着体温。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封国际邮件。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回函躺在收件箱里,英文正文里“non - official self - declaration mechanism”几个词格外刺眼,翻译成中文是:“基于民间自主申报机制,启动非正规就业者身份认证试点”。

他还没来得及回复,张野的电话炸响:“老刀说,今晚所有夜市摊主集体亮灯!”

镜头切到城市夜景时,林枫正抓着观景台的栏杆。

楼下的夜市一条街突然亮如白昼,每个摊位的招牌灯同时亮起,暖黄的光拼成一行字:“我们不在系统里,在彼此眼里。”

更远的地方,一辆贴满名字贴纸的面包车缓缓启动,车尾用红漆写着:“下一站,所有被遗忘的角落。”

山风掀起林枫的衣角,他摸出兜里的登记页,突然听见石阶下传来“咔嗒”一声。

低头时,只看见个黑色U盘滚到脚边,外壳贴着张褪色的便利贴,字迹歪歪扭扭:“给小枫哥,小陈留。”

他弯腰捡起U盘,指尖触到金属外壳的余温。

远处夜市的灯光漫上来,把“小陈”两个字照得发亮——那是上周在山村登记时,拽着他衣角说“我帮你扶登记簿”的留守儿童。

山雾不知何时漫上来,模糊了城市的轮廓。

林枫把U盘塞进裤兜,转身往山下走。

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笑声,像极了那天在村祠堂,周有粮刻完名字后,老刀拍着他肩膀说的话:“娃,有些东西啊,比数据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