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314章 号申请人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第314章 号申请人

作者:小小君公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5 19:55:34

寂静在空气中凝固了数秒,仿佛能听到尘埃落下的声音。

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林枫即将宣布的那个决定,那个在他眼中已然燃成火焰的决定。

他没有环视众人,目光径直穿透了拥挤的办公室,落在墙上那张巨大的中国地图上,上面用红色的图钉标记着上百个闪烁的坐标。

每一个坐标,都代表一个像404信号站一样,在夹缝中为特殊儿童燃起微光的项目。

“404项目,”林枫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清晰地砸在每个人心上,“从今天起,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特批’。所有后续的分支项目,包括已立项项目的续期,全部走公开流程。”

话音刚落,赵子轩猛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不可思议。

张野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嘴巴微张。

陈默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

他们都清楚“特批”意味着什么,那是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绿色通道,是他们对抗庞大系统唯一的捷径。

放弃它,无异于自断臂膀。

“枫哥,你疯了?”赵子轩第一个忍不住,“没有特批,周医生那个项目怎么办?昭通那边等米下锅,就指着这笔续期款。按正常流程,半年都批不下来!”

林枫缓缓转过身,视线扫过一张张写满惊愕和不解的脸。

“所以,第一站,就是周医生在昭通的康复项目续期申请。”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决,“我们不走绿色通道,不找任何关系,不提交任何额外说明。就用我们自己做的模板,加上社会见证人的数据,重新提交一次。”

他看向赵子轩:“子轩,准备直播。标题就叫——我们不要000002号特批,我们要000002号普批。”

赵子轩愣住了,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那句“这不可能”被他咽了回去。

他看到了林枫眼中的决绝,那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豪赌。

赌注,是他们所有人建立起来的一切。

两天后,昭通市行政服务大厅。

林枫、周医生,以及作为法律见预言人的李律师,并肩站在人声鼎沸的办事窗口前。

赵子轩的手机镜头已经开启,直播间里的人数正在以几何级数飙升。

“您好,我们是为‘暖阳’特殊儿童康复中心项目提交续期备案。”林枫将一叠厚厚的材料递了进去。

窗口后那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工作人员接过材料,只翻了两页,眉头就紧紧地锁了起来。

“同志,你们这个模板……不是我们的标准格式啊。”他指着文件中清晰的图表、数据曲线和家长评分汇总,语气中带着一丝为难和公式化的不耐烦,“没有红头,没有签章,这……这不合规矩。”

周医生年过半百,一辈子都在和各种表格、文件打交道,此刻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她刚想开口解释,林枫却轻轻按住了她的手臂。

“规矩是为了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吗?”林枫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压过了大厅的嘈杂。

“我们的模板里,附有第三方观察员连续三个月的认证记录,有五十位患儿家长的实名评分表,有康复前后关键数据的可视化对比图,还有十个孩子亲口讲述自己变化的视频二维码。如果这些经过交叉验证的、鲜活的事实都不能算作有效材料,那请您告诉我,什么才算?”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程序正义的外壳,直指事实正义的核心。

工作人员被问得一滞,脸色有些涨红,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

“我……我不是说材料内容不行,是格式,格式你懂吗?我们系统录入不了,到时候被驳回,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律师上前一步,将自己的律师执业证轻轻放在柜台上。

“我是本案的独立见证人,李雪。”她的声音冷静而专业,“我以我的执业资格担保,这份材料中所有数据的采集过程合法合规,所有内容真实有效。如果因材料真实性问题产生任何法律后果,由我个人承担。请您按程序接收。”

窗口内外,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周围排队的人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赵子轩的直播镜头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幕,弹幕瞬间爆炸。

工作人员盯着李律师的证件看了足足半分钟,又抬头看了看林枫平静而坚定的眼神,最终,他像是泄了气一般,拿起那枚冰冷的“收件”章,重重地盖在了回执单上。

“……行,我们按程序走。七个工作日内给初审答复。”

拿到回执单的那一刻,周医生的手都在抖。

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七天,成了所有关注此事的人最漫长的等待。

林枫团队没有离开,而是在行政大厅外的广场上,用几根钢管和一块防水布,搭起了一个简陋的帐篷。

帐篷上挂着一条横幅:“404项目备案公开课——免费教你如何让审批员看懂你的申请。”

这个看似荒诞的行为,却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无数前来办事却屡屡碰壁的人。

张野彻底放飞自我,用他那套江湖黑话跟来咨询的大爷大妈们解释复杂的审批逻辑:“你们把这审批当成啥?闯关打boss!你材料写得天花乱坠,人家系统不认,等于你拿着新手木剑去砍满级神龙,能打过吗?不是你菜,是它装备碾压你!咱这模板,就是给你打造一把破甲的屠龙刀!”

陈默则不声不响地熬了两个通宵,开发出一个“备案材料预检小程序”。

任何人只要将自己准备的材料拍照上传,小程序就能通过关键词匹配和逻辑分析,预判出可能被驳回的风险点,并给出修改建议。

一时间,帐篷前排起了长龙。

上百人围在这里,有为了给孩子申请残疾补贴的母亲,有想为村里修条路却被报告打了十几次回票的村长,有为小微企业申请扶持基金的创业者。

一个中年男人一边用手机扫码体验那个小程序,一边用手背抹着眼泪,声音哽咽:“我跑了八趟了……我以为是我笨,是我不会办……原来,是从来没人教过我该怎么办。”

这顶小小的帐篷,成了这座城市一个冰冷、高效的行政中心旁,一个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孤岛。

第八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林枫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电话那头,是那个窗口工作人员有些疲惫但明显客气了许多的声音:“喂,是林先生吗?你们为‘暖阳’项目提交的续期申请,已经通过初审,今天开始进入公示阶段。”

没有红头文件特批,没有领导的特别批示,纯粹是因为那份材料本身——“材料翔实、数据可信、公众支持度高”,这是初审意见栏里给出的理由。

周医生握着林枫递过来的回执单照片,眼泪再也忍不住,大颗大颗地砸在手机屏幕上。

“二十年了……”她泣不成声,“我跟这些文件打了二十年交道,这是第一次,第一次只靠事实本身就过了关。”

林枫没有笑,他只是默默地转身,重新打开了赵子轩的直播镜头,对着屏幕里千万双关注的眼睛,平静地说:“看,这条路,能走通。”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炸弹,激起千层巨浪。

当天晚上,404信号站的后台,一条新的消息自动弹了出来。

来自贵州毕节的一个山区项目,一个为留守儿童创办的诗社,他们提交了项目备案申请。

申请材料的附件名赫然写着——“‘大山的回响’诗社备案申请(参照404自建模板V3.0)”。

附件里,是两百个孩子站在梯田上,用稚嫩的声音朗诵自己写的诗的视频。

三小时后,系统后台再次弹出提示:“贵方提交的‘大山的回响’项目申请已进入审批流程,预计将在十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反馈。”

林枫默默地关掉屏幕,办公室里一片安静。

他站起身,对身边的张野、陈默和赵子轩说:“我们该走了。”

“去哪?”张野下意识地问。

林枫的手指,落在了墙上那张巨大的地图上,轻轻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红色图钉。

“去下一个地方。”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深沉的疲惫,和一种更加深沉的火焰,“以前,我们是考生,求着他们批卷。从现在开始,轮到他们当考官了。”

大厅外的帐篷仍未拆除,但门口的牌子已经悄然更换。

上面的字从“404项目备案申请点”变成了“404项目备案教学站”。

镜头最后定格在帐篷门口的留言板上,一张被露水微微打湿的纸条上,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稚嫩的字:“叔叔,我也想当验收官。”

夜色渐深,团队成员们带着胜利的激动和对未来的憧憬各自散去休息。

白日的喧嚣与光荣缓缓沉寂,唯有林枫一人,重新回到了空无一人的信号站后台。

他没有开灯,任由黑暗将自己包裹,只有电脑屏幕的光,在他脸上投下一片明明灭灭的影子。

他知道,真正的战争,在看不见的地方,才刚刚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