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310章 有人开始坐不住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彬彬有礼,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

林枫将手机从耳边稍稍拿开,目光扫过礼堂里已经坐满了的年轻面孔,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对着话筒,声音平静而清晰:“我们放映的是一部纪实作品,不是内部文件,谈不上审查。当然,如果有关部门的同志愿意莅临指导,我们随时欢迎。”

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仿佛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推销。

青州大学礼堂的灯光缓缓暗下,巨大的幕布上,《被卡住的善意》五个字浮现出来。

没有激昂的配乐,只有粗糙、真实的镜头。

放映过程中,礼堂内鸦雀无声,只有偶尔压抑的抽泣和越来越沉重的呼吸声。

当影片播到最后一个片段时,一个脑瘫孩子用扭曲的脚趾,艰难地夹着一支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下“我想上学”四个字。

紧接着,屏幕上打出那份申请被驳回的官方文件,理由清晰得像一把冰冷的刀子:“经核实,服务对象人数不足五人,不符合立项标准。”

全场的光亮瞬间恢复,刺得人眼睛发痛。

许多学生还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与愤怒中,久久无法起身。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坐在最后一排的沉默中年男人站了起来,穿过人群,径直走向站在台边的林枫。

他的步伐沉稳,表情严肃,与周围学生格格不入的气场让他显得格外醒目。

他拦住了正准备收拾设备的林枫。

“林先生,我是陈局,省民政厅的。”

林枫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他甚至没有立刻回应,只是将笔记本电脑转了个方向,重新点开了那个最后的视频片段,推到男人面前。

画面定格在孩子写下的那四个字上。

被称为陈局的男人死死盯着屏幕,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眼神复杂得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湖。

良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声音低沉沙哑:“这个项目,我当年签了‘不同意’。”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让周围凝固的空气泛起了涟漪。

林枫抬起眼,终于正视他,目光锐利。

陈局没有回避他的视线,而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薄薄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内部审计组对‘合规推进会’相关流程的初步调查通报。你们在网上说的那些事,有人开始查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几十公里外的星光社区中心,张野正带着一群康复中心的特殊儿童进行一场小小的演出。

他们表演的是一首手语诗,名叫《漏掉的答案》。

现场没有催人泪下的悲情音乐,孩子们用自己清脆的击掌声代替节拍,每一次拍手都整齐而有力。

当他们用稚嫩但坚定的手语比划出那句诗:“你们说我们拖累社会,可谁来算算,你们欠我们多少个春天”时,台下一位穿着干部夹克的男人猛地站了起来。

他是这里的街道办主任,刚刚还带着视察的表情坐在第一排。

他什么也没说,铁青着脸,快步离开了现场。

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张野却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示意表演继续。

半小时后,就在演出即将结束时,那位主任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怀里抱着一台崭新的投影仪,包装盒都还没拆。

他把设备往张野面前一放,声音因为急促而有些发抖:“我们社区……条件有限,但我们想申请,成为你们的帮扶点。”

周围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可张野没有去接那台设备。

他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份空白的帮扶点申请表,郑重地递到主任手里,眼神无比认真:“感谢您的好意。但您得先走一遍我们制定的申请流程,走通了,我们再谈合作。”

风向的变化,赵子轩感受得最为敏锐。

一些主流媒体的网站和报纸角落,开始出现零星的、类似“民间互助创新案例观察”的报道。

文章措辞谨慎,小心翼翼地赞扬着他们的模式,却无一例外地回避了最核心的“审批困境”话题。

赵子轩立刻意识到,单纯的线上舆论已经达到了瓶颈。

他找到小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把《被卡住的善意》里那十个被驳回的项目,做成一个线下主题展,就叫‘被驳回的梦想’。”

小薇动用了美术馆的所有资源。

展览开幕当天,巨大的展厅里空旷而肃穆。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被拒绝项目的实物还原。

这里有一个空荡荡的书架,上面贴着一张放大打印的批文复印件,驳回理由是“因无消防安全备案,无法批准购书经费”;那里有一辆孤零零的残疾人轮椅,旁边的展牌上写着“因不符合集中采购标准,申请驳回”。

没有一件展品是完整的,它们全都是梦想破碎后的残骸。

开幕当天下午,一个快递员送来一束白色的菊花,没有署名。

卡片上只有一行手写的字:“我驳回过其中的三个。对不起。”

深夜,技术组的办公室里警报声大作。

陈默的脸色瞬间变得冰冷,他紧盯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异常数据流,一字一顿地说:“有人在试图删除‘合规推进会’服务器上所有历史项目的驳回记录。”

对方的手法极其专业,显然是系统内部的高手。

但他们不知道,陈默早就料到了这一天。

他没有丝毫慌乱,双手在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启动了他预设的“时间胶囊”协议。

一瞬间,经过多重加密的所有服务器备份数据,被分割成三百份,通过加密通道,同时上传至全国三百所重点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公开存档系统。

每一所高校,都只获得了一小段独立的解密密钥。

理论上,除非有人能同时攻破这三百所大学的服务器,否则数据将永不可毁。

完成操作后,陈默在他们的信号站主页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公告:“你们可以删除服务器里的数据,但你们删不掉三百个图书馆的书架。”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阿杰走了进来。

他曾是陈默的前同事,也是那个曾当面嘲笑他“代码救不了任何人”的人。

此刻,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愧疚,将一个装着笔记本电脑的包放在桌上。

“我老家有个残疾的侄子,”阿杰的声音有些干涩,“今天他妈妈在家庭群里第一次问我,‘网上那个叫‘微光’的App,真的能帮上忙吗?’”他抬起头,看着陈默:“技术组还缺人吗?算我一个。”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办公室,林枫接到了陈局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不再有昨晚的紧绷,多了一丝疲惫和探寻。

“林先生,我想去看看你们在云南那个被驳回的教室项目。”

林枫沉默了几秒,没有立刻答应。

他反问道:“陈局,您是想以官方身份去‘视察’,还是想作为一个关心孩子的人去‘学习’?”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久到林枫以为他会挂断。

最后,陈局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卸下防备的坦诚:“我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能做成,而我们,不能。”

“好,”林枫说,“那您得先答应我一件事——来的时候,别穿制服,别带随从。就当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家长。”

挂断电话,他转向一夜未眠的张野、赵子轩和陈默,目光深邃而坚定。

“裂缝已经开了,但从裂缝里灌进来的风太大,随时可能把我们吹垮。在光照进来之前,得有人先探进去试试深浅。”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墙上的日历上。

一个红色的圈醒目地框住了三天后的那个日期,旁边用黑笔写着三个字——云南,第二次“验收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