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299章 我们不是申请,是备案

指尖触及信纸的瞬间,林枫感受到一种熟悉的冰冷,那是体制内文件特有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质感。

这一个“林”字,重若千钧,既是警告,也是最后通牒。

他没有愤怒,甚至没有丝毫慌乱,只是将信纸缓缓对折,塞回口袋。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如流动的岩浆,繁华而喧嚣,却与他此刻所在的这间逼仄办公室格格不入。

他转身,在电脑上调出往届“青年公益孵化专项”的中标名单,一页页翻过,目光锐利如刀。

青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浦东新区国企联合发展基金、市团委直属创新中心……每一个名字背后,都站着一尊庞然大物。

他们“404信号站”,一群没有编制、没有背景的“野草”,想在这片精心修剪的草坪上扎根,无异于痴人说梦。

夜色渐深,信号站的四位核心成员围坐在狭小的会议桌前,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空气中弥漫着速食面的味道和一股淡淡的电子元件焦糊味。

林枫将那份名单投影在墙上,没有提那封密信,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终审最大的门槛,不是我们的项目模式,而是身份。‘独立法人资格’,这五个字,就是一道天堑。”

“那就是没戏了?”张野是个急性子,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水杯嗡嗡作响,“我们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网络,救了那么多人,到头来连个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常规路径,确实没戏。”林枫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躁动。

他环视一圈,看着兄弟们眼中交织的失望与不甘,一字一顿地说道:“所以,我们不走常规路。我们不‘申请’立项,我们去‘备案’。”

“备案?”老周,团队里最年长的定海神针,皱起了眉头,“这不一样吗?不还是要求爷爷告奶奶?”

“完全不一样。”林枫备案,是自上而下通知,是告诉他们:这件事,我们已经做了,而且正在做,现在只是按规矩来报个备。

我们不求他批准,只求他不禁止。”

一瞬间,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都变了。

陈默,那个永远埋头在代码里的技术天才,猛地抬起头,眼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分布式授权!我可以立刻把信号站2.0的中心化后台,拆分成三十七个独立的区域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城市或社区,对外宣称只是‘个人发起的公益互助行动’,去当地的街道办或者社区委员会备案。体量小,不敏感,他们没有理由拒绝一个公民自发的善举!”

“对!”张野的眼睛亮了,他一拍大腿,“我马上联系阿珍姐,发动咱们‘呼吸之间’项目的患儿家属。他们在全国十一个城市都有人,让他们同步去社区提交《邻里互助小组备案表》。事由就统一写:自发组织康复期儿童心理健康陪伴活动。这事儿合情合理,谁也挑不出毛病!”

老周也反应过来,扶了扶眼镜,从一堆文件中抽出几张纸:“我这里有现成的模板,可以连夜修改。备案表里,特意引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居民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居民小组,依法开展自助和互助活动。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有人问起是否营利,就按我们一直以来的规矩说。”

三天后,一场无声的“闪电战”在全国十一个城市同步打响。

当穿着制服的城管人员或社区网格员,面对着一群朴素的家长,程式化地询问“你们这个活动收不收费”时,得到的回答整齐划一,却充满了力量:“我们不收钱,我们只收希望。”

半数地区的备案表被默默收下,盖上了“已阅”的章,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许。

其余地区虽未明确批复,但也找不到任何理由明令禁止。

与此同时,远在乡下的赵子轩也行动了。

他巧妙地将那个听起来有些“野心勃勃”的“乡村振兴实验区”,更名为充满人情味的“返乡青年文化共创空间”。

他没有带厚厚的项目计划书,而是带着几十封由村民亲手写的歪歪扭扭的支持信,以及村里孩子们用蜡笔画的“愿望地图”——上面画着新的图书馆和能收到远方信号的电脑。

他把这些东西带到了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看着这堆“非正式”材料,一脸犹豫:“小赵,你这个……不太像常规的项目啊……”

赵子轩笑着递上一个U盘:“领导,您不用为难,我们不是来申请资金和政策的,就是来留个底。这里面是我们活动的所有影像资料。我们只是想告诉政府,有一群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建设家乡。万一哪天,我们这小地方真干出点名堂,火了,也别让人家说是没组织的野班子干的。”

这番话半是真诚半是玩笑,逗得那位工作人员笑出了声。

最终,他在一本厚厚的《民间文化活动登记簿》上,郑重写下了一行字:“赵氏祠堂,自办展览,不定期开放。”

所有信息如涓涓细流,汇入陈默构建的后台。

他设计了一张“分布式备案地图”,每当一个备案点成功录入,地图上就会亮起一颗微弱但坚定的星。

当最后一颗,代表赵子轩那间祠堂的第三十七颗星在地图的角落里亮起时,系统后台发出“滴”的一声轻响,一份报告自动生成——《全国民间互助网络初步布局报告》。

终审答辩现场,气氛庄严肃穆。

评审席上坐着一排表情严肃的专家和领导。

林枫没有打开ppt,也没有分发精美的宣传册。

他只是将那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墨香的报告,连同老陈学生拍摄的物资交接视频截图、小武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运输记录、以及张野精心制作的电子台账,一并分发下去,静静地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

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实的数据、最鲜活的面孔和最朴素的记录。

评审组组长,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一页页翻阅着那份布局报告,越看眉头锁得越紧。

他沉默了良久,终于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林枫:“年轻人,你们这不是一个项目……这是一场运动。”

林枫迎着他的目光,平静地点了点头:“是的。一场不让任何一个求助者掉队的,小规模社会运动。”

答辩结束,走廊里,林主任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边,递过来一份还未正式下发的红头文件草稿。

林枫的目光掠过标题——《关于开展“柔性社会治理”模式试点的探讨》,直接落在了附件的座谈会邀请名单上。

“404信号站”七个字赫然在列。

后面没有署名任何主管单位,只有一行小字备注:自发形成,多地验证,建议观察扶持。

走出庄严的政府大楼,午后的阳光刺得他有些睁不开眼。

林枫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张野的电话,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笑意:“告诉兄弟们,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违规者’了。”他顿了顿,看着远处飘扬的红旗,一字一句地说道:“现在,是他们怕我们不备案。”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挂断电话的瞬间,林枫的手机后台自动弹窗出一条新的系统提示:“新求助:云南昭通,一位脑瘫患儿需要一台能播放音乐进行节奏训练的康复仪。”

三秒钟后,系统再次提示:“响应方已确认:上海‘音为爱’音乐培训机构。”

林枫的嘴角微微上扬,他将那份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报告紧紧攥在手中,纸张的边缘几乎要嵌进掌心。

他没有立刻返回庆祝,而是转身,目光投向了城市天际线的另一端,那是青州大学巍峨的轮廓。

战斗,似乎刚刚结束,但他的眼神却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

他知道,这份报告的真正分量,远不止于赢得一个项目的入场券。

将它带回那个他曾经寄予厚望又失望离开的地方,才是下一场风暴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