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267章 谁说野路子不能进庙堂?

那股寒意顺着林枫的脊椎向上爬,瞬间冻结了他胸腔里最后一点温热。

他没有动,任由帐篷的帆布被山风吹得啪啪作响,像一只濒死巨兽在黑暗中徒劳的喘息。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那张照片仿佛一个烙印,将小石头布满炭灰的脸和那双与年龄不符的、满是皲裂的粗糙小手,死死地刻进了他的视网膜。

“上学没用。”

这四个字像淬了毒的钢针,扎得他心脏一阵抽痛。

他想起去年夏天,泥石流冲垮了村里的土路,他背着这个瘦小的男孩在齐腰深的泥水里跋涉了整整六个小时。

男孩的下巴硌在他的肩上,声音又轻又清晰:“林老师,我以后想考大学,去看看山外面是什么样的。”

那双眼睛里,曾有过星星。

林枫猛地划开屏幕,指尖颤抖着点开了教育局的官方网站。

蓝白相间的页面冰冷而规整,那个名为“贫困学生专项助学金申请通道”的链接,像一个虚伪的许诺,静静地躺在那里。

点进去,一堵由文字和表格砌成的高墙迎面砸来。

贫困证明、监护人关系公证、学籍异地恢复审批表、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社区双重盖章确认函……他数了数,整整八套独立的表格,下面密密麻麻罗列着三十七项附件材料的要求。

每一个字都像一道门槛,每一个公章都像一把锁,将小石头那样的孩子牢牢地锁在山里,锁在夜市的油烟和炭火里。

与此同时,一百公里外的城市出租屋里,赵子轩正对着屏幕上空无一人的古寨戏台发呆。

剪辑软件的时间线上,是他耗费了两个月心血拍摄的家乡宣传片,每一帧画面都美得像一幅褪色的水墨画。

然后,一封来自市文旅局的邮件弹了出来,红色的“退稿”二字刺眼无比。

理由言简意赅:“主题情怀有余,缺乏市场数据支撑,不具备项目申报资格。”

“市场数据”。

赵子轩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仿佛听到了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话。

他反手将视频标题改成《一个被遗忘的村庄如何用土味情话自救》,随手上传到了自己的个人账号。

刷新,播放量是冰冷的“0”。

他烦躁地关掉页面,点开了一个名为“404信号站”的加密聊天群。

置顶的是一条几分钟前由林枫发出的匿名废话:“今天看到一双不想读书的眼睛。”

屏幕前的赵子轩沉默了。

他想起自己镜头下那些同样空洞的、属于留守老人的眼睛。

一样的被遗忘,一样的无路可走。

他敲击键盘,指尖在删除和发送之间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发了出去,简短而疯狂:“我们拍个假纪录片,骗经费。”

城市的另一端,儿童康复中心里,张野刚刚挂断一个母亲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哭声还在他耳边回响,那个患有先天脚部畸形的小女孩,病情又加重了。

定制的矫形器报价两万,医保目录之外,一分不报。

申请公益基金会的援助,审核流程最快也要三个月。

“张医生,孩子的骨头……它等得起三个月吗?”女人的声音充满了绝望。

等不起。

张野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关掉电脑,从上锁的抽屉最深处,翻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

上面是他熬了好几个通宵,偷偷手抄下来的、中心那台早已废弃的3d扫描仪和打印机的使用手册。

这套设备因为精度略有偏差而被淘汰,但用来制作一个临时的、非医疗标准的矫形器,足够为孩子争取宝贵的三个月。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404信号站”,发送了一条仅三人可见的消息:“我想搞个‘残障儿童手作市集’,线上卖,让患者家庭把平时做的那些编织品、小手工艺品挂上去。我们不经手钱,买家扫码直接付给厂家,就当是买东西,用这个钱把矫形器的费用凑出来。这样……合规吗?@林枫。”

一分钟后,林枫的回复弹了出来,只有七个字:“不合规,但能救命。”

这七个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每个人心里那道名为“规则”的枷锁。

深夜,摩天大楼的格子间里依旧灯火通明。

陈默面无表情地听着老板在他身边描绘着宏伟的蓝图。

一份崭新的投资合同被拍在他的桌上,标题是“AI智慧教育助手项目”,投资意向书上的估值是惊人的五千万。

“这个项目,下周就签约。陈默,你是首席架构师,公司的原始股,你有一份。”老板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兴奋。

陈默的目光却没有看合同,而是落在了自己电脑屏幕的角落。

那里,是一个他利用业余时间写出来的原型程序——“AI助学导航”。

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自动抓取、识别全国各大助学金申请网站的表格,引导使用者用最简单的方式填写,并能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格式化文档。

这是他最初的、也是唯一的目标。

他抬起头,轻声问了一个与五千万估值毫不相干的问题:“王总,如果这个工具,我们不拿去融资,不上市,它最终只能帮助十个像小石头那样的孩子填好申请表,你还投吗?”

老板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化为一丝冰冷的嘲讽:“陈默,情怀不能帮你敲钟上市。”

那一晚,陈默回到家,没有睡觉。

他将“AI助学导航”的全部核心代码,从公司的测试服务器上,悄无声息地迁移到了一个他早就准备好的独立云服务器上。

他给这个独立的程序起了一个新名字:“404AI v0.1”。

然后,他敲下了最后一段代码,一个决绝而疯狂的自动执行程序:锁定青州教育局官方网站的后台系统,检索目标“小石头”,触发条件为“申请被驳回”。

一旦触发,程序将在系统唯一的维护窗口期,也就是每周二凌晨两点到两点半之间,自动为小石头重新批量提交那八套申请表。

所有附件栏,都用一张小石头的照片代替。

附言栏里,永远是同一句话:“材料不全,但孩子等不起。”

三天后,城南的科创孵化园咖啡厅里,林枫将一份打印精美的项目计划书推到了孙正刚面前。

孙正刚是文旅专项基金的评审委员之一,也是林枫的大学师兄。

计划书的封面上,印着一行字:《青州民俗生态纪录片——消逝的城市记忆》。

孙正刚慢条斯理地翻了几页,眉毛微微挑起:“拍摄预算八十万?林枫,我没看错吧,你的拍摄主体……是青州西关的夜市烤串摊?”

“不全是。”林枫的表情平静而诚恳,“核心人物是‘老刀’,西关夜市烧烤协会的会长。我们的主题是‘城市烟火经济中的非正规就业群体生存现状’,老刀会长已经同意出镜并协调拍摄了。”

“烟火经济”,“非正规就业群体”。

这些时髦的词汇让孙正刚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一些。

他合上文件,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了敲:“这个选题有点意思,可以往文旅融合、促进地方消费的方向靠。申报文旅专项,有得谈。”

他站起身,准备离开,走到一半却又像想起了什么,忽然回头,目光锐利地盯着林枫:“不过我提醒你一句,专项经费的审计很严。别让我发现,你在用这笔钱,拍什么‘野路子’的东西。”

林枫迎着他的目光,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师兄,我们拍的,本来就是野路子。”

孙正刚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去。

几乎就在他走出咖啡厅大门的同一时刻,远在几十公里外一间黑暗的房间里,陈默的电脑屏幕上,一个毫不起眼的后台监控窗口,悄无声息地弹出了一行绿色的系统提示。

提示信息简洁明了:[404AI]:第1次自动提交成功。

当前状态:待审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