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品悍臣 > 第591章 苟活

一品悍臣 第591章 苟活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36:44

梁锦,不懂经济学是什么意思,他只懂现在真的命悬一线了。

曹未羊一声平淡的“留不得”了,让梁锦知晓,他很有可能无法活着离开帐中。

牛犇与马骉四下看着,让梁锦知晓,这二人正在寻找着藏尸的工具。

轩辕敬眼神狠辣,目光所看之处,正是梁锦的咽喉、心口。

阿虎,已经摸向了腰后的短刀。

每个人的表情,表现,都被梁锦看在眼中。

退到角落的梁锦,强打精神,第一次感觉自己离死亡如此之近。

“唐云,本官知你不懂,可你要懂,一定要懂!”

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梁锦吼道:“大量银钱入了关内,并非好事,金银铜,只是金银铜,于朝廷而言,是平衡,平衡之物,这平衡之物与物价有关,与阶层利益有关,更与国库有关,朝廷得知关外有银,无不兴高采烈,可他们,可你唐云,只是看眼前之利,却看不到长久之害,危害到江山社稷的长久之害,唐云,本官未说玩笑话,知你不懂,可你定要叫本官讲清楚,本官教授于你,本官告知于你,一个时辰,不,半个时辰,半个时辰本官…”

“直接影响,深层连锁反应,长期后果。”

唐云轻声打断道:“银铜复本位,铜钱面额小,价值低,用于百姓,百姓用来进行小额交易,坊间最常用的货币,而银,单位价值高,用于大额交易,如缴纳赋税、商业批发、土地买卖、官员俸禄,朝廷、官府、商人、士绅阶层所使用的大额货币,日常贸易、赋税缴纳、财富储存都依赖白银,需求相对稳定,这就是你口中的平衡之意。”

说到这里,唐云指了指面前的凳子,示意神情略显恍惚的梁锦坐下。

梁锦满面狐疑:“连这你都懂,你…你为何会懂?”

阿虎、轩辕庭、轩辕敬,动作整齐划一,拿出了小本本,开始记录。

牛犇和马骉二人面面相觑,没听明白。

曹未羊颇为意外,看了眼梁锦,又看了眼唐云,静静的站着,没有出声打断。

老曹多少也懂点,但是他是死活想不明白,梁锦这种狗官怎么也会懂,相比梁锦,他更诧异的是,唐云怎么也他娘的懂这种事,看这意思,唐云似乎比梁锦还懂?

唐云也挺怪的:“我明白经济问题,不奇怪,奇怪的是你这种狗官为何也会懂,坐下,我先不杀你,至少现在不杀你。”

原本听到“不杀你”三个字,梁锦是应开心的,可正是因唐云一副要考校,要讨论的模样,反而令他更加担惊受怕了。

因他以为唐云不懂,因他想着,可以教授不懂的唐云。

可他万万没想到,唐云非但懂,而且似乎懂的很深。

“我让你坐!”

“是,坐,是是。”

梁锦紧张不安的走了过来坐下了,屁股只坐了一半,一副准备随时逃跑的模样。

“当大量银矿突然涌入关内,白银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也必然会导致白银的 购买力下降,也就是银价下跌,是吧。”

没等梁锦回答,轩辕庭不解的问道:“千文铜为一贯,五贯为一银,这都是定数啊,怎地会下跌?”

“非也。”梁锦看似是回答轩辕庭,实则紧张不安的望着唐云:“千文铜钱可去钱庄兑换一张一贯银票,不假,可要用五贯钱去兑换一两银,换不了。”

“不错,兑换不了。”唐云笑着说道:“理论上可以兑换,但钱庄不会兑换给百姓,而是兑换给商贾或是官府,大额交易,没人会拉着几车铜钱,会用银票,可很多世家不认银票,因为银票是官府发的,相比而言,更稳定的是银。”

说到这里,唐云望着梁锦正色道:“不要试图卖弄,我问,你答,当成考校也好,当成交流也罢,记住,关乎你的性命,你的价值。”

梁锦连忙坐直了身体:“是。”

“若大量银矿流入关内,银价会缓慢下跌,会下跌多少?”

“南地,少则一成,多则二成。”

唐云对这个回答比较满意,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大量只是一个概数,梁锦认为这个“大量”,应该是仅仅补充国内三到五年白银缺口的数量,市场还有缓冲的空间。

“那么如果比关内银的总量还多的银流入关内,下降多少?”

“五成。”

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半信半疑。

唐云依旧很满意:“说具体一点。”

“如远超关内白银总量,银价会在数年内跌至五成以上,乃至出现银贱如铜的情形,如一两白银可购一石米,银价下跌后,需要二两银才能买一石米,物贵银贱,不加以制止,银,买不了粮,只有铜可买。”

“出现这种情况之前,征兆是什么?”

“坊间百姓,农人、上工、商贩,以铜钱或实物为主,佃农收粮、工匠得铜,但缴纳赋税是折银缴纳,当银价下跌、物价高涨时,农人卖出粮食换铜钱,再用铜钱兑白银缴税,以各地官府狗官的嘴脸…后果不堪设想。”

“说一半掐一半,你还考起我来了。”

唐云微微一笑,不以为意:“你所谓的后果不堪设想,就是各地官府会强令以铜折银上缴税银,铜钱本身价值不变,银却不断下跌,一两白银需要更多铜钱兑换,如果暴跌五成,百姓就要多交五成的税,税负变相加重,售价若按铜钱定价,白银贬值会导致用白银买同样商品要花更多钱,而他们的收入增长远赶不上物价涨幅,最终陷入赚的不够花的困境。”

轩辕庭不由开口说道:“唐师,学生不懂,你说慢点成吗。”

唐云笑道:“你这么理解吧,百姓想买粮,要用最稳定的铜钱,但百姓卖粮,收到的却不是铜钱,而是不值钱的银,价值不断下降的银,因卖他的粮的是官府,是世家,你上工,赚的钱是不值钱的银,可你要养家糊口,买日常所需,需要用铜,那么你就必须要用更多的银,换更少的铜,赚的,是银,花的是铜。”

轩辕庭似懂非懂,看了眼轩辕敬,后者装作没看到,他也不是很懂,这方面真的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从未研究过。

梁锦感慨万千:“想不到,着实想不通,你唐云竟…”

“少废话,我问你,谁会从中得益?”

“世家,官府,唯有持有大量白银之人,如世家,如官府,可提前囤积实物或调整定价避免损失。”

“是啊。”唐云摇了摇头:“非但如此,还会趁机兼并更多土地,掠夺小生产者的财富,加剧贫富分化。”

唐云转过身,望向不断唰唰唰写着的轩辕敬。

“最为直观的问题,赋税制度与货币价值脱钩,购买力会缩水,官府只能加征赋税,如同饮鸩止渴,这么做进一步激化民怨,第二个问题,货币主权失控,各道都有军器监定银场,银矿处理后质量不一,甚至很多世家都能够粗制银矿,含银量忽高忽低,货币信任危机出现后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最终破坏货币体系稳定。 ”

轩辕敬张了张嘴,太多的专业名词了,他听的十分吃力,记都不知道该怎么记。

唐云收回了目光,望向了梁锦:“你既然能看到弊端,如此之大的弊端,想来,是有办法避免的,对吗。”

梁锦紧张到了极点,试探性的问道:“那…那你…你可避免吗?”

“当然了。”唐云耸了耸肩:“不知如何避免的话,我怎么可能将那么多银矿送到京中,再者说了,几十万贯的银,送到京中后不会掀起任何水花,当然,宫中和朝廷或许也知道大量银矿涌入关内后的后果,只是现在不用考虑,因此才没有任何动作。”

梁锦,如坠冰窟,遍体生寒。

“你连这种事都懂,那本官…本官于你,再无一丝一毫的利用价值,吾命休矣。”

唐云站起身,哈哈大笑。

“命,先存在我的手里,你人也要留在雍城,官身,从四品贬为正八品,六大营军器监少监,每日起居,哪怕是去厕所,都要有一名重甲骑卒看着,十二时辰如影随形。”

“你是说本官…本官可活?!”梁锦大喜过望:“官复原职行不行?”

唐云笑容一收,眯起了眼睛:“少监,活,知州,死,选一个。”

梁锦痛苦不堪的闭上了眼睛:“那…那就少监吧。”

“算你识相,最后一个问题。”

唐云注视着梁锦的双眼,百思不得其解:“你这种狗官,怎么会懂经济问题,怎么会懂这种事,四书五经中没这个吧?”

“本官是百姓父母官,为何不懂。”

“别跟我扯淡,父母官多了,为什么其他父母官不懂,我所认识的官员中,只有你懂,只有你研究这种事?”

“这…”梁锦微微一笑:“出来闯江湖,技多不压身,多一门手艺,多一分保命把握。”

唐云眉头一皱:“说尼玛人话!”

“就…就是,知晓了其中的门道,贪其钱财来方可百密无一疏。”

唐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