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品悍臣 > 第344章 战云笼罩

一品悍臣 第344章 战云笼罩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36:44

随着时间一日一日的过去,关于一举拿下旗狼部的计划,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

所谓成熟与完善,其实就是曹未羊根据南关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节上的调整。

转眼间,已是入冬。

南关的冬天寒冷,又不寒冷。

没有雪,依旧冷。

冷,却不下雪。

唐云不喜欢不下雪的冬天,四季就应该分明,如同黑与白,爱与恨,就怕黑不黑,白不白,不敢爱,更不敢恨,如同这个世道一样。

曹未羊也如同这个不下雪的冬季一样,不是那么的分明,汉家男儿的身,心在山林,又为汉军出谋划策,明明是文人,反倒是孔家大的叛徒。

总是让人猜不透心思的曹未羊,在一个平静的早晨,主动拜访了宫万钧,计划,可以执行了。

宫万钧下了军令,鞠峰亲自率弓马营精锐骑卒一千二百人,在百里密林外与鹰驯部族人汇合,下马,夜入林,急行至旗狼部外围营地三十里外,白日休整,入夜后行军,待子时过半突袭。

整个计划都是曹未羊制定的,弓马营的将士们,出关了。

站在城头上的唐云静静的望着,望着疾驰而去的将士们。

直到为国朝征战的好男儿们,他们的背影彻底消失在了地平线,唐云扭过头,侧目看向曹未羊。

曹未羊苦笑一声:“知晓,若是事情出了岔子,唐大人绝饶不了老夫。”

“不。”唐云拱手施礼:“若计划顺利,山林再无旗狼部,唐云,谢曹先生为我南关铲除心腹大患。”

曹未羊脸上闪过一丝诧异,紧接着后退两步,躬身施礼。

“老夫,谢唐大人鼎力相助。”

唐云直起腰,没有多说什么,在阿虎与牛犇的陪伴下走下了城墙,上了马,出城,回洛城。

没有人知道唐云为什么要这个节骨眼回洛城,就连阿虎都不知道。

唐云虽说忙碌,雍城距离洛城又不远,抽出两三日的功夫并不是什么难事。

早不回,晚不回,偏偏要备战了才回去,着实是令人费解。

其实就连唐云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时候回去,只是遵从内心,遵从一种本能。

殄虏营一案,他跑来雍城,登上了城墙,见到了战争,经历了这世间最为残酷之事。

残肢断臂没有让他食不下咽。

鲜血喷涌也没有令他噩梦连连。

军伍的战死,更没有令他沉浸在悲伤之中彻夜难眠。

可这所有的一切,残肢断臂、鲜血喷涌、军伍战死,一切的一切,让他压抑到了极致,让他无比的恐慌,这种恐慌不是惧怕,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窒息感。

这种事,他不想经历第二次,那种明明呼吸着,生理上呼吸着,心理上却觉得喘不过来气的窒息感,令他永远无法适应。

战争的阴云,将要再次笼罩在南关的城头上。

唐云需要回到真实世界,回到属于他的真实世界,让他再次感受一次他为何而战,为何要再次体验这种令他无比恐慌的窒息感。

他需要看一眼亲人,看一眼自己所在乎的,所拥有的。

这便是他回洛城的原因,在雍城最需要他时,他却要马不停蹄的回洛城的原因。

在南关这么久了,唐云早已习惯了骑马,习惯了疾驰。

疾驰在对唐云来说并不算宽敞的官道上,似乎离的雍城越远,离这座兵城越远,绷紧的神经也越会逐渐的放松下来。

唐云只带了阿虎与牛犇二人,一行三人穿的都是便装,骑的也都是军马,马不停蹄的赶着路。

至少,唐云是自由的。

对雍城很多人来说,绝大部分人来说,尤其是战时,便是大帅也没有了自由。

此时的雍城帅帐中,宫万钧提笔落字,一封奏报写了一半,面露犹豫之色。

人们只看到了宫万钧是大帅,大帅在南关说一不二。

人们却看不到所谓的大帅,私下里也总是愁眉苦脸着。

唐云也好,曹未羊也罢,考虑的只是如何守城,如何作战,也在私下里吐槽过宫万钧太过迂腐,而没有考虑过宫万钧为何而迂腐。

并非是宫万钧迂腐,而是朝廷迂腐。

官员历来如此,生活在关中腹地,捧着一本书,谈着天下大势,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朝臣历来如此,穿着官袍,站在朝中,口水飞溅,什么都能谈,什么都能辩,什么都可以下结论。

若问朝廷,问朝臣,最善于做什么事,那必然是指责,是骂人。

异族集结,攻关,南军被动防守,没有提前知晓消息,朝廷会指责,会骂人,仿佛南军提前知晓了消息,告知了京中,朝臣就可以化解刀兵之灾一般。

南军出关,扫荡靠近关墙的异族部落,没有提前告知朝廷,朝廷会指责,会骂人,仿佛南军提前告知,军伍们就能大获全胜毫无战损一般。

守城战战损太高,朝廷,朝臣,依旧会指责,会骂人,阴阳怪气的说大帅和各营主将指挥不当。

守城战战损很低,却没有斩获,朝廷,朝臣,还是会指责,会骂人,连斩获都没有,八成是消极作战。

战损也低,斩获也多,朝廷不会指责,不会骂人,会怀疑,战损不高,凭什么斩获那么多,是否冒领军功。

这就是朝廷,这就是朝臣,这就是文臣,这就是前朝以及本朝的世道。

朝廷,朝臣,他们不是看南军不爽,他们是看兵部不爽,看天下军伍都不爽。

不知何时起,不知道从哪一天,哪一刻,文人觉得必须要站在武将的对立面,必须要压制武将,压制了武将,压制了军伍,驯化了天下的军人,这个世道就太平了,天经地义一样。

其实那一天,那一刻,一直存在着,只是文臣不想承认。

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那张逼嘴,可以说的皇权更迭,说的天下大乱,说的忠臣良将沦为阶下囚,唯独有一件事,一个群体,在他们那张滔滔不绝的逼嘴面前,会急眼,会抽出长刀,会剁了他们的嘴。

文臣压制武将,何尝不是因为恐惧。

宫万钧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将奏报写完,洋洋洒洒近千字,解释了弓马营为何要出关,解释了此战利弊,唯独隐去了曹未羊三个字,没有提到任何与其有关之事。

“此战若成倒也罢了,一旦出了纰漏…”

宫万钧自嘲一笑:“定会令朝中那些酸儒拿来大做文章。”

赵文骁骂了声娘,作为一名老将,朝臣的嘴脸,他太过了解。

南军出关作战,朝臣在乎吗?

答案显而易见,他们根本不在乎。

招惹旗狼部,导致旗狼部集结兵力攻关,朝臣在乎吗?

同样是不在乎的。

他们甚至不在乎旗狼部这个在南军这边叫得上号的异族大部落,有着血海深仇的大部落,是否元气大伤或是彻底消失在深林中。

朝臣,根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只是有正当的理由去压制军伍,去让天下军伍们片刻不得安定,不得喘息。

“唐破山…”

没来由的,宫万钧突然提到了唐破山的名字。

“或许,这便是唐破山卸甲的缘故吧。”

赵文骁对唐破山不了解,他只了解唐云。

“倒也奇怪,唐破山无心军中,又为何还要唐监正为我南军谋划?”

不等宫万钧开口,赵文骁鬼使神差的说道:“要是唐大人可入朝为官该有多好,以他的性子如若掌了权,我辈军伍,必会好过一些。”

宫万钧神情微动,思虑片刻后,将奏报撕的粉碎,再次书写。

这一次,依旧隐去了曹未羊,但却加上了唐云的名字,如何献策,如何谋划,如何定计,皆都算在了唐云的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