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品悍臣 > 第161章 兵行险着

一品悍臣 第161章 兵行险着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36:44

唐云的手指很神奇,在账本上就指了两次。

两次都很有戏剧性,第一次,最好要的,第二次,最难要的。

第一次指的是葺县县府,来的时候让牛犇和马骉和顺道宰了,不宰不行,这是乱党,葺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各地物资送到南军的必经之路。

杀人,是牛犇的事。

善后,是已经前往州城的温宗博的事。

两件事,都和唐云无关,但他不介意用来当筹码。

第二次指的是田城,别说赵菁承一个六大营的军器监监正,就是三道军器监监正沙世贵原地转生复活都没用。

随着赵菁承的解释,大家听明白怎么回事了。

田城,一座很特殊的城,按照唐云的理解,那就是农业大城,叫大城,实则一点都不大,城中登记造册的百姓只有两万多人。

但农田多,良田多,梯田多,官粮更多。

当初建城的时候,也正是因为良田多才取名叫田城,更巧的是,田城中首屈一指的大户,也姓田。

毫不夸张的说,田城外的良田有十,其中的七,都归田家,出城碰到十个百姓,其中七个也都是田家的佃户。

南军向田城索要的粮草也是最多的,千车。

田城给了,只给了六百车,还差四百车。

千车,田城可以给,但不想给,不是与乱党有关,是怕成为乱党。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了,从前朝到现在,一直有。

京中权力中枢,政令分为四种,制、敕、诰、牒。

首先是制,制度的制,规制的制,整个国朝名义上的扛把子,也就是皇帝颁布的命令,属于是最高级别的下行文书。

比如颁布法典、宣布改元、大赦天下,册封太子,或者太上皇去世了、太子死了、皇子死了、皇后死了,就剩皇帝孤家寡人一个了,都可以用“制”。

格式很严谨,比如开头是皇帝制曰,太子殿下走走道摔死了,特此通知,钦此,反正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是敕,灵活性比较高,一般是在已经颁布的某些事上进行更改。

比如之前有个制,垃圾统统分类,各官府必须执行,钦此,然后改成垃圾统统分类,但是垃圾车可以直接将所有分类的垃圾桶倒一起,敕,多用于脱裤子放屁乱折腾一类的事情。

敕又分为三种,旨、谕、令。

旨是皇帝下达的指示,谕大部分是针对官员的,或者夸奖,或者喷一顿。

令则是强制性的命令,多用于地方政务、军伍。

其次是诰,这个基本上是封赏,和政务、军伍没什么关系。

最后是牒,上官对下官,上级衙署对下级衙署,平级衙署互相往来的公文、政令。

现在南军要守城,要打仗,要物资,现在用的是“牒”。

前朝曾经颁布过“制”,军务,尤其是边军,一旦敌势浩大,朝廷来不及及时调集粮草和人马,那么边军有权征兆各城民夫、粮草。

结果前朝出了殄虏营一案,这个制改了,改成敕了。

这个敕是啥意思呢,就是南军可以征兆民夫青壮调集粮草,但是,有限制,不能你要多少给你多少,限量,东、南、西、北四边关都是如此。

敕一出来,南军只能通过“牒”这种方式要物资了,而不是根据之前的制,想要多少要多少。

问题是很多时候,边军也不知道该要多少。

就说南关这次,山林那么大,多年来,具体有多少部落,多少人口,一概不知,连一个预估的数字都没有,光知道好多部落结盟了,光知道很有可能是前朝开朝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叩关,用多少人,多少粮草,两眼一抹黑。

那南军怎么办,只能往多了要,做最坏的打算。

可地方官府不干,这些和当地世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世家不干。

要官粮也就算了,那是官府的事,但官府管本地大户要私粮的话,那就和他们有关系了。

首先,南军要过去之后,就算用不了那么多,也不会还,过来要就一句话,要还,叫你妈来还,所以得找朝廷要。

朝廷呢,得核验,得对账,往往闹到最后,就这么欠下了,一日拖一日,一年拖一年,还没利息,谁愿意干。

其次,很多官府和世家吃过亏,除了殄虏营外,前朝还有其他人造过反,也是利用这个制度要粮,要青壮民夫。

乱是平了,那些送粮送人送物资的官府和世家,倒了血霉。

闹到了现在,就出现这种情况了。

官府,不想给,又必须给。

给多了吧,百姓要闹。

给少了吧,南军会甩锅,说打不了胜仗是他们补给不到位。

有粮的各家府邸,更为难。

官府给多给少,那是国朝内部的事。

他们给多给少,那是掉脑袋的事。

给多,万一人家造反呢。

给少,说你延误军机。

至于什么南军的信誉,宫万钧的人品,世家不信这个,前朝那会,南军副帅还是南地家喻户晓的诚实老郎君呢,最后不一样造反了吗。

所以说,造反这种事真的挺坑的,都过去快二十年了,还影响着无数人,祸害着无数人。

唐云听的太阳穴都隐隐作痛了,看向马骉,马骉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

看向牛犇,牛犇双眼望天,他只管杀人。

看向阿虎,阿虎无声叹息。

“就是说,现在想要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敕,朝廷发来的敕,强制要求官府开官粮粮仓,强制要求官府说服有粮的府邸和世家送粮过来。”

唐云揉着眉头,苦笑连连。

老宫头都当了这么多年大帅了,还是没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初来乍到,连六大营营地具体在哪都没搞明白呢,岂能三两日就能解决。

再次看向牛犇,唐云问道:“那陛下能敕一下吗,不用敕的太狠,稍微敕点就行,多少敕点。”

牛犇苦笑了一声,随即看向赵菁承:“你先滚出去。”

“好嘞。”

赵菁承撒腿跑了后,牛犇这才说道:“除非先知晓异族大军有多少人。”

唐云无语至极,现在满南军将领都愁这事呢,他上哪知道去啊。

四边军中,就南军这边最闹心。

北边关草原,一望无垠大草原,很多草原部中也有不少北军的探子,什么时候集结兵力,大约多少人,有出入,出入不大,反正能估计出来。

东海那边都是海战,主要看船,粮草需求反而不大,东海三道就足够支援了。

西关的情况也差不多,西域诸国内部矛盾重重,结个盟都费劲,有时候刚结盟,还没等打呢,他们自己先干起来了,也是各边关中战事最少的,前朝开朝到现在,双方加起来超过十万人的战役,就两次。

唯独南军,南军这边是小马拉大车,有劲儿使不上,十分的被动,只能躺着等。

关外异族各部,变数最多。

上午看见就几千人,打着打着,山林里窜出来好几万,屡见不鲜。

也有可能来了几万人,打着打着,回山林里,你以为是退军,可能过了半个多月,人家又回来了,人数更多。

更多的时候,这些结盟叩关的异族部落们,三天两头的变,今天他结盟了,后天他退出了,今天打了,后天跑了,今天说不死不休,明天派人过来说给俩钱意思意思他们就退兵,和过家家似的。

别说现在没打呢,就是打起来了,把脑浆子都打出来了,宫万钧和诸将也没办法百分百确定打到最后异族会投入多少兵力。

“莫要忘了,我们是来查殄虏营乱党一案的。”

牛犇压低了声音:“都尉不知是何身份,又是否担任要职,常斐心怀二心,统领一营,乱党为何在军中安插人手,这些,统统不知,陛下又岂会让朝廷下敕令。”

“服了。”

唐云趴在了书案上,脑袋越来越疼。

默不作声的阿虎,突然开了口。

“守城重要,还是捉拿乱党重要?”

牛犇回过头:“什么意思?”

“你能否亮明身份吗?”

“亮明身份?”牛犇一头雾水:“这不是打草惊蛇吗。”

阿虎没头没尾的说两句话,等的也不是牛犇的答案,只是微微看了眼唐云。

唐云面色一变再变,先是困惑不解,紧接着是皱眉深思,最后则是恍然大悟。

“牛牛啊。”

唐云突然满面笑容的望着牛犇:“你说,就你说,自从你到了洛城,兄弟我对你咋样。”

牛犇吞咽了一口口水:“不咋样。”

“哎呀你这逼人,不是,你这人怎么这么没良心呢,我对你不好吗。”

牛犇满面警觉,连退两步:“说,你想如何。”

“收网,怎么样。”

“收网?”

唐云嘿嘿一笑,低声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做“收网”。

牛犇,满面惊恐:“你才是真正的乱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