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青龙镇世 > 第357章 蜀道遇粮困

三国之青龙镇世 第357章 蜀道遇粮困

作者:我爱仙人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20:39:06

夜色褪尽时,涪县客栈的木门吱呀推开。

叶青山一袭青布长衫,肩上搭着简单的行囊,貂蝉紧随其后,短剑藏在宽大的袖中。

王越则背着六尺高的越五剑匣,步伐虽沉,眼神却亮得很。

满脑子都是叶青山说的成都好吃的比涪县多。

“公子,蜀地这山路也太绕了!”

刚出县城没半里,王越就忍不住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嘴里嘟囔着,“早知道这么难走,昨天该多买两串糖油果子揣着,现在嘴里都没甜味了。”

貂蝉白了他一眼,伸手拂去袖上沾的草屑:“就知道吃!昨天是谁吃了三串还不够,要不是公子拦着,你能把摊主的糖油果子全包了。”

王越心中无语,昨天他是买了三串,但不是一人一串吗?

叶青山闻言莞尔,目光扫过前方蜿蜒的山道。

蜀地多山,晨雾还没散尽,山间的石阶湿漉漉的,偶有山泉从崖壁渗出,滴在青石上溅起细小花纹。

他抬手指了指远处隐约可见的炊烟:“前面该是蜀军的粮队歇脚点,咱们顺道过去看看,说不定能打听些成都的路况。”

三人顺着山道往下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果然看到山坳里扎着几顶军帐。

青色的“汉”字旗在晨风中飘着,帐外的士兵却没什么精神。

有的靠在树干上打盹,有的蹲在地上,手里捧着粗瓷碗,碗里的粟米稀得能照见人影。

“这蜀军……怎么看着这么落魄?”

王越咂了咂嘴,小声道,“连军粮都这么稀,比咱们昨天吃的萝卜炖羊肉差远了。”

貂蝉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别多嘴,目光却落在帐边一个低头磨剑的士兵身上。

那士兵穿着洗得发白的蜀军甲胄,剑是普通的铁剑,磨得倒是锋利。

可他眉宇间总带着股郁色,时不时抬头望向远处的山道,眼神复杂。

叶青山也注意到了这人,眼底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这士兵腰间挂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刻着个“李”字,甲胄的样式是马谡部下曾穿的旧款,想来就是那马谡旧部李信了。

就在这时,一个粮官模样的人匆匆从大帐里出来,脸色难看地喊道:“都精神点!丞相催得紧,今天必须把这剩下的粮运到祁山前线,要是误了时辰,谁都担待不起!”

士兵们闻言纷纷起身,可动作依旧迟缓。

有个年轻些的士兵忍不住问道:“张大人,咱们这粮也太少了,到了前线够吃几天啊?听说魏兵那边粮草充足,咱们……”

“少废话!”

张粮官打断他,语气却软了几分,“丞相自有妙计,咱们照做就是,赶紧装车,别磨蹭!”

叶青山三人站在山道边,没上前打扰。

王越凑到叶青山身边,小声道:“公子,这蜀军是真缺粮啊,刚才那粮官说话都没底气。”

叶青山点头,正想开口,却见那李信突然放下剑,走到张粮官面前,沉声道:“张大人,我有话跟你说。”

张粮官看了他一眼,皱了皱眉:“有话快说,忙着呢。”

“我想请调去后方。”

李信声音不高,却很清晰,“前线的活,我干不了。”

张粮官愣了一下,随即冷笑:“李信,你又提这茬?当年马参军失了街亭,你作为他的部下,丞相没治你的罪。

还让你留在粮队,已经是宽宏大量了,现在前线缺人,你倒想躲去后方?”

“我不是躲!”

李信猛地攥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这粮队里谁不排挤我?说我是‘败军之将’,连份像样的差事都不给我做,与其在这里受气,不如去后方守粮仓!”

“你……”

张粮官还想再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三匹快马从山道上奔来,马上的人穿着蜀军斥候的服饰,神色慌张。

“张大人!不好了!”

为首的斥候翻身下马,急声道,“前面山谷里发现魏兵探子,好像在盯着咱们的粮队!”

张粮官脸色骤变:“什么?魏兵探子怎么会到这里来?快,派人去警戒!”

帐外顿时乱了起来,士兵们手忙脚乱地拿起武器。

李信站在原地,看着混乱的人群,眼底的郁色更重了。

他想起昨天夜里,有人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魏公知你有才,却在蜀军受辱,若愿归降,必予重用”。

当时他还犹豫,可现在看着这缺粮又混乱的局面,心里的天平渐渐歪了。

叶青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貂蝉和王越递了个眼色,转身走到山道旁的一棵老槐树下。

貂蝉会意,从行囊里取出三个竹篾面具。

这面具是昨天在涪县买的,样式简单,只遮住眉眼,既能掩去容貌,又不显得张扬。

三人戴上面具,叶青山整理了一下长衫,道:“走吧,去见诸葛亮。”

王越背着剑匣,有些紧张:“公子,诸葛亮可是蜀国丞相,咱们就这么去见他?万一他认出咱们……”

“认不出。”

叶青山语气平淡,“这面具虽简单,却能掩去气息,再加上咱们只以‘隐士’身份相见,他不会多想。”

貂蝉也道:“放心吧,我会看好你,别乱说话,更别想着蹭军粮吃。”

王越摸了摸肚子,讪讪地闭了嘴。

三人往大帐走去,守帐的士兵拦住他们:“你们是谁?这里是蜀军粮队大营,闲人不得入内!”

叶青山微微颔首,声音平稳:“我们是路过的隐士,听闻贵军缺粮,或许能帮上些小忙,还请通报丞相一声。”

士兵愣了一下,见他们虽戴面具,却气度不凡。

尤其是叶青山,站在那里明明没什么动作,却让人不敢轻视,便犹豫着转身进帐通报。

没过多久,士兵出来,恭敬地说:“丞相请三位入帐。”

掀开门帘,帐内的景象比想象中简朴。

没有奢华的陈设,只有一张案几,案上堆着厚厚的文书和一张祁山地形图。

一个身穿素色丞相袍的中年人正坐在案后,手里拿着一支毛笔,眉头微蹙,正是诸葛亮。

看到三人进来,诸葛亮放下笔,目光在他们的面具上扫过,却没追问,只是温和地笑道:“三位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叶青山走到案前,没有行礼,只是抱了抱拳:“丞相客气,我们只是山野之人,偶经此地,见贵军粮队疲惫,便想进来聊几句。”

诸葛亮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帐外的士兵端来三碗热茶。

叶青山接过茶,却没喝,目光落在案上的地形图上,缓缓道:“丞相第四次北伐,以祁山为据点,想打通关中通道,可眼下最棘手的,该是粮草吧?”

诸葛亮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他此次北伐的路线极为隐秘,除了蜀军核心将领,外人很少知晓,这隐士竟一语道破。

他不动声色地问道:“先生说得是,粮草乃军中之本,只是蜀道难行,粮道常有阻滞,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

叶青山指尖轻轻划过茶杯边缘,“我曾听人说,‘民心即粮道’。

蜀地百姓本就支持丞相北伐,可若粮队沿途扰民。

或是让百姓看到士兵饥肠辘辘、士气低落,久而久之,民心便会动摇。

到那时,就算粮道打通,也难有长久之力。”

诸葛亮闻言一怔,随即抚掌赞叹:“先生此言,如拨云见日!

老夫一直专注于粮道的调度,却忽略了民心这层‘无形粮道’。

只是眼下粮荒已现,不知先生可有应急之法?”

叶青山抬眼望向帐外,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片麦田上。

那麦田是粮队临时开垦的,因为缺水缺肥,麦苗长得稀稀拉拉,大多已经枯黄,看起来收不了多少粮食。

他淡淡道:“丞相请看帐外那片麦田,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诸葛亮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那麦田早已枯黄,怕是……”

话还没说完,叶青山放在膝上的手轻轻动了动,指尖闪过一丝极淡的青芒,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这是木遁·枯木逢春,只是他刻意压低了力量,只将气息笼罩在那片麦田。

帐外的士兵突然发出一阵惊呼。

诸葛亮连忙起身走到帐口,只见那片枯黄的麦田里,有几十亩麦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绿。

原本干瘪的麦叶渐渐舒展,甚至隐约能看到麦穗在微微生长。

“这……这是怎么回事?”

张粮官也跑了过来,瞪大了眼睛,“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绿了?”

士兵们围在麦田边,议论纷纷,有几个老兵甚至跪了下来,以为是“天降祥瑞”。

诸葛亮站在帐口,目光重新落在叶青山身上,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

他何等敏锐,刚才虽没看清叶青山的动作,却能察觉到那片麦田里突然多了一股温润的生机之力,这绝非寻常手段。

“先生有鬼神之力,却甘愿藏锋于山野,老夫佩服。”

诸葛亮对着叶青山深深一揖,语气诚恳,“只是不知先生为何要帮蜀军?”

叶青山起身,避开了他的礼,淡淡道:“我非帮蜀军,只是帮蜀地的百姓,丞相北伐,是为了兴复汉室,若能少些饥馑,百姓也能多些安稳。

这几十亩麦田,够粮队撑上两天,后续的粮道,还需丞相自行谋划。”

诸葛亮点点头,不再多问。

他知道这类隐士多有怪癖,不愿暴露身份,追问反而不妥。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争执声。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李信正和一个穿着普通布衣的人拉扯。

那布衣人身形瘦削,眼神闪烁,看到帐前的诸葛亮和叶青山,脸色顿时变了。

“你到底是谁?为什么非要拉着我说话?”

李信怒声道,手里还攥着一张纸条。

正是那布衣人刚才塞给他的,上面写着“今夜三更,山谷口见,带粮队布防图,魏营必有重谢”。

布衣人急了,想抢回纸条:“你别不识好歹!魏公说了,只要你归降,以后保你荣华富贵,比在蜀军受气强多了!”

“魏公?司马懿?”

李信猛地反应过来,脸色骤白。

他刚才虽有动摇,可真听到“司马懿”三个字,心里还是咯噔一下。

叶青山站在帐前,目光冷了冷。

这布衣人身上带着魏兵的气息,显然是司马懿派来的探子,专门诱降李信,想趁机摸清粮队的布防。

不等李信再说话,叶青山抬手对着那布衣人虚空一点。

三道青蓝色的能量丝带突然从地面涌出,像活过来的青龙藤蔓,瞬间缠住了布衣人的手脚,将他牢牢捆住。

布衣人吓得尖叫起来:“什么东西?放开我!”

可话音刚落,那三道青蓝色丝带突然带着他腾空而起,直直地飞向蜀军大帐前,“咚”的一声落在诸葛亮面前。

这一下变故太快,所有人都看呆了。

李信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张纸条,看着地上挣扎的探子,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终于明白,自己差点就成了蜀军的罪人。

“你是司马懿派来的探子?”

诸葛亮看着地上的探子,语气冰冷。

探子还想狡辩,可看到诸葛亮的眼神,又想起刚才那诡异的青蓝色丝带,顿时怂了,颤声道:“是……是魏公让我来的,让我诱降李信,拿到粮队的布防图……”

诸葛亮冷哼一声,对士兵道:“把他押下去,严加看管,等回到祁山,再交由军法处置!”

士兵们上前把探子拖走,帐前渐渐安静下来。

李信走到诸葛亮面前,“噗通”一声跪下,声音哽咽:“丞相,属下糊涂,差点被魏兵蛊惑,求丞相治罪!”

诸葛亮扶起他,叹了口气:“起来吧,你能及时醒悟,便不算大错。

之前粮队里有人排挤你,是老夫疏于管教,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了。

好好干,别辜负了自己的本事。”

李信愣了愣,随即眼眶红了,用力点头:“属下一定尽心尽力,为丞相北伐效力!”

叶青山看着这一幕,眼底的冷意褪去。

他要的不是处置李信,而是让他自己醒悟。

只有真心归顺,才能真正为蜀军所用,这比直接杀了探子,或是斥责李信更有效。

“丞相,事情已了,我们也该告辞了。”

叶青山转身,对诸葛亮微微颔首。

诸葛亮连忙道:“先生留步!今日多亏先生相助,老夫还没好好谢过……”

“不必了。”

叶青山打断他,“我们只是路过,举手之劳而已,丞相只需记住,民心为本,粮草为末,守住民心,便是守住了北伐的根基。”

说完,他不再停留,带着貂蝉和王越转身往山道走去。

王越走在最后,还不忘回头对诸葛亮挥了挥手,小声道:“丞相,成都要是有好吃的,记得告诉我家公子啊!”

貂蝉闻言,在他背上拍了一下:“别胡说!”

诸葛亮看着三人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又望向那片泛绿的麦田,轻声叹道:“乱世之中,竟有如此隐士……若能得此相助,北伐何愁不成?”

张粮官在一旁道:“丞相,那三人戴着面具,身份不明,会不会……”

“不会。”

诸葛亮摇摇头,“那人的气息清正,没有半分恶意,而且他若想对蜀军不利,刚才便不会只救十亩麦田,更不会帮我们抓住探子,他只是不愿卷入纷争罢了。”

另一边,三人走在山道上,王越终于忍不住摘下面具,兴奋地说:“公子,刚才你那三道蓝光也太厉害了!那探子一下子就被捆住了,跟变戏法似的!”

貂蝉也摘下面具,眼底带着笑意:“亏你还知道厉害,刚才在帐外,是谁差点流口水想蹭军粮?”

“那不是闻着军粮的香味了嘛。”

王越挠了挠头,又道,“不过那蜀军的军粮闻着也不怎么样,还是成都的好吃的靠谱,公子,咱们什么时候能到成都啊?”

叶青山看着前方渐渐散去的晨雾,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快了,顺着这条山道再走两天,就能看到成都的城门了。”

山道旁的野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三人的身影渐渐远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