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青龙镇世 > 第322章 行崤函道

三国之青龙镇世 第322章 行崤函道

作者:我爱仙人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20:39:06

叶青山在泰山深潭边静坐了七日。

潭底涌上来的灵气裹着千年岩层的凉意,顺着青龙虚影的鳞片纹路钻进丹田。

之前突破帝境中期时稍显浮躁的灵力,如今已沉淀得像潭水般平稳。

他指尖轻捻,三缕青藤在掌心绕成圈,藤叶上沾着的水珠迟迟不坠。

这是灵力掌控力精进的征兆,换作从前,这般精细的操控至少要凝神片刻,现在只需心念一动。

“该走了。”

叶青山收起越五剑匣,紫檀木匣身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匣侧暗铜纹饰被露水浸得发亮。

他本想往南去衡山寻灵脉,却在山脚下听见流民说,关西一带近期少战乱,且终南山有“仙气萦绕”的传闻,便改了方向,混在西行的流民队伍里往函谷关走。

这支流民队伍约莫有百余人,大多是洛阳周边逃难来的农户,老弱妇孺占了大半。

叶青山背着剑匣走在队伍末尾,粗布衣衫洗得发白,混在人群里毫不起眼。

只有偶尔帮老婆婆背竹篓、给饿肚子的小孩递野果时,才会有人跟他搭话。

“小哥,你也是去关西投亲的?”

走在他旁边的是个叫大柱的青年,胳膊上挎着个破布包,里面裹着他唯一的棉衣,“俺听说长安那边虽乱,但董贼迁都后,西边倒安生些,总比在东边被兵匪抢强。”

叶青山刚要答话,队伍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是女人的哭声和男人的怒吼。

他加快脚步往前挤,只见十多个手持钢刀的劫匪拦在山道上,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正用刀指着流民的领头人:“把值钱的都交出来!粮食、衣物、还有那几个女娃,留下!不然别怪老子刀不留情!”

流民们吓得往后缩,领头的老头颤巍巍地作揖:“好汉饶命,俺们都是逃难的,只剩点杂粮了,求好汉高抬贵手……”

“少废话!”

壮汉一脚踹翻老头,刀光闪过,竟要往老头胸口刺去。

就在这时,一道青影掠过。

叶青山站在老头身前,指尖不知何时缠上了青藤。

他没拔剑,甚至没看那壮汉,只淡淡开口:“抢流民的东西,算什么好汉?”

壮汉愣了一下,随即狂笑:“哪来的野小子,也敢管你爷爷的事?看你这细皮嫩肉的,怕不是没挨过揍!”

他挥刀就往叶青山头上砍,刀风带着铁锈味,刮得人脸颊发疼。

流民们都闭上了眼,大柱甚至尖叫出声。

可下一秒,预想中的血光没出现。

只见几根青藤像活过来似的,从地上窜起,瞬间缠住了壮汉的手腕。

壮汉想用力挥刀,却发现手腕被捆得死死的,那青藤看着细弱,却硬得像铁绳。

“什么玩意儿?”

壮汉脸色一变,朝手下喊,“还愣着干啥?砍了这小子!”

其他劫匪举刀冲上来,可刚跑两步,就被更多的青藤缠住了手脚。

叶青山指尖轻弹,十二道青藤同时飞出,每道藤都精准地捆住一个劫匪,连他们手里的刀都被藤条卷走,“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这就是青龙缠绕的妙用。

帝境中期后,他能随意操控道藤条,且每道藤的力道都能自由调节,既不会伤人性命,又能让人动弹不得。

流民们看呆了,大柱揉了揉眼睛,小声跟旁边人说:“俺没看错吧?这小哥……这小哥会变藤条?”

叶青山没理会众人的目光,走到被捆住的壮汉面前:“你们的赃物在哪?”

壮汉还想嘴硬,可对上叶青山的眼神,竟莫名发怵。

那眼神里没有怒意,只有一种淡淡的疏离,像看路边的石头似的,却让他浑身发冷。

他咽了口唾沫,指了指山道旁的山洞:“在……在里面,都是之前抢的粮食和布……”

叶青山让栓大柱带着几个年轻流民去山洞搬赃物,自己则守着劫匪。

没过多久,流民们扛着布袋出来,里面装着粟米、粗布,甚至还有几个银镯子。

想来是从其他逃难人那抢的。

“都分了吧。”

叶青山指着布袋,“老弱优先,每人多拿点粮食,路上好充饥。”

流民们先是不敢动,直到老头颤巍巍地拿起一小袋粟米,其他人这才围上来,有序地分着东西。

有个穿破棉袄的小孩,抱着分到的饼子跑到叶青山面前,仰着小脸说:“小哥哥,这个给你吃,可香了!”

叶青山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自己吃,哥哥不饿。”

等赃物分完,他解开了劫匪的藤条,却没放他们走:“把刀留下,再敢抢流民,下次就不是捆住这么简单了。”

劫匪们连滚带爬地跑了,跑出去老远还听见壮汉喊:“邪门!这小子是个邪术师!”

流民们围上来感谢叶青山,老头拉着他的手说:“小哥,你真是俺们的救命恩人!要是没有你,俺们今天怕是都要栽在这!”

叶青山摆了摆手:“举手之劳,大家快赶路吧,这崤山道不安全,早点出山好。”

队伍重新出发,这次叶青山被围在了中间。

大柱凑过来,好奇地问:“小哥,你刚才那藤条是咋变出来的?俺之前听村里老人说,有会法术的人能呼风唤雨,你是不是也会?”

叶青山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株草药:“哪是什么法术,就是懂点草药知识,这藤条是我提前用草药泡过的,遇气就会伸直,刚才不过是趁他们不注意,扔出去缠住罢了。”

这话显然没人信。

哪有草药泡的藤条能捆住拿刀的壮汉?

可大家看叶青山不愿多说,也没人再追问,只觉得这小哥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看向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

走了约莫两日,队伍到了函谷关附近。

远远望去,函谷关的城楼在雾气里若隐若现,而在离关不远的山坡上,立着几座残破的土台。

那是战国时期遗留的烽火台遗迹,台身爬满枯草,砖石上还能看见当年战火留下的痕迹。

“大家在这歇会儿吧。”

叶青山对流民们说,“我去附近看看,有没有能喝的泉水。”

他背着剑匣走向烽火台,刚靠近就感觉到一股微弱的灵气。

这烽火台建在龙脉余脉上,虽历经千年,地下仍有灵气缓慢涌动,正好适合修炼纳气术。

纳气术是他偶然在一本古卷上看到的法门,能吸收天地间散逸的灵气,比单纯靠灵脉修炼更隐蔽,也更适合在乱世中使用。

叶青山登上最高的一座烽火台,台顶有个凹陷的土坑,像是当年放烽火的地方。

他盘腿坐下,将越五剑匣放在身边,指尖结印,开始运转纳气术。

随着口诀默念,周围的灵气渐渐往他身边汇聚,风里的枯草碎屑、空中的尘埃,都跟着灵气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

而在他丹田内,青龙虚影缓缓睁开眼,青金色的龙瞳闪过一丝微光,将吸收来的灵气提纯,再顺着经脉输送到四肢百骸。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脚步声传来。

叶青山睁开眼,看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衫、戴着破方巾的老头站在台下,手里拿着一卷书,正仰头看着他。

这老头是流民里的老儒,姓周,据说以前在洛阳教过书,战乱后才跟着流民逃难。

一路上他总捧着书看,话不多,也很少跟人交流。

“先生怎么来了?”

叶青山站起身,问道。

周老头走上台,目光落在叶青山刚才坐着的地方。

那里的土坑周围,竟长出了几株嫩绿的小草,明明刚才还是枯草遍地,现在却透着生机。

他又看了看叶青山的指尖,那里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青气,再联想到之前崤山道上的青藤,老头突然跪了下来:“老朽周慎,拜见仙师!”

叶青山愣了一下,赶紧上前扶他:“周先生快起来,我不是什么仙师,您这是干什么?”

周慎却不肯起,固执地说:“老朽虽愚钝,却也看得出仙师身怀异术,崤山道上凭空生藤,此处枯土长草,这不是仙术是什么?

老朽研习儒家典籍半生,却从未见过如此神通,若仙师肯收老朽为徒,老朽愿鞍前马后,侍奉仙师左右!”

叶青山无奈,只好又编了个理由:“先生误会了,我只是运气好。

刚才在这打坐时,不小心把怀里的草药汁洒在了地上,那小草是被草药汁浇活的。

至于崤山道的藤条,也是我提前准备好的,算不上什么神通。”

“仙师不必谦虚!”

周慎却更坚定了,“草药汁怎会让枯土瞬间长草?藤条又怎会听话捆人?老朽虽没见过仙术,却也知道‘巧合’二字解释不通。

仙师若嫌老朽年迈,老朽愿为仙师整理典籍、记录见闻,只求仙师能指点一二!”

叶青山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说:“先生,我真的不是仙师,也不懂什么神通。

我只是个采药人,略懂些草药知识罢了。

您要是再这样,我可就只能先走了。”

周慎见他态度坚决,只好慢慢站起身,眼神里满是失落。

他看着叶青山,犹豫了半天,又说:“那……仙师若是以后需要帮忙,老朽就在流民队伍里,仙师随时可以找我。”

叶青山点点头,看着周慎捧着书离开,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老儒倒是执着,可惜他真没心思收徒弟,更不想暴露自己的能力。

等周慎走后,叶青山又在烽火台修炼了一个时辰,直到太阳西斜,才背着剑匣回到流民队伍。

此时流民们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继续赶路,往潼关方向走。

过了潼关,就能进入关西地界,离终南山也更近了。

又走了三日,队伍终于到了潼关下。

潼关比函谷关更险峻,城楼建在半山腰,城墙全用青石砌成。

上面架着弩箭,守关的士兵穿着铠甲,手持长枪,眼神锐利地盯着过往的行人。

流民们排队等候入关,叶青山背着剑匣站在队伍里,却没注意到,城楼上有个穿着副将服饰的人正盯着他。

这人是潼关守将胡轸的心腹副将,姓赵。

胡轸是董卓麾下的将领,虽没什么大本事,却极爱招揽人才。

尤其是在董卓迁都长安后,他怕手下人叛逃,更是四处搜罗有能力的人。

赵副将盯着叶青山看了半天,只见这青年穿着粗布衣衫,却身姿挺拔,背着个旧木匣,气质却与周围的流民截然不同。

那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哪怕站在乱糟糟的流民里,也像站在自家庭院里似的,半点不显局促。

“把那个背着木匣的青年叫过来。”

赵副将对身边的士兵说。

士兵跑下城楼,走到叶青山面前:“这位小哥,我家将军有请。”

叶青山愣了一下,指了指自己:“找我?”

“没错,跟我来就是。”

士兵说着,就要引他往城楼走。

流民们都慌了,大柱拉了拉叶青山的衣角,小声说:“小哥,要不别去了,这些当兵的没好人,别是想抓你……”

叶青山拍了拍他的手,笑着说:“没事,我去去就回。”

他跟着士兵走上城楼,只见赵副将正站在城垛旁,手里拿着个酒壶,见他上来,上下打量了一番:“你叫什么名字?从哪来?要到哪去?”

“叶青山,从东边来,想去关西采药。”

叶青山如实回答,却没提自己的能力。

赵副将笑了笑,指了指他背上的剑匣:“你这木匣里装的是什么?看着不像装草药的。”

“里面是我采药用的工具,还有几株珍贵的草药,怕被压坏,就用木匣装着。”

叶青山面不改色地撒谎。

他总不能说里面装着五柄名剑。

赵副将显然不信,却也没追问,反而话锋一转:“我看你气度不凡,不像是普通的采药人。

如今潼关正值用人之际,我家胡将军爱才如命。

若是你肯留下来,做个幕僚,负责出谋划策,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只要你想要,都能给你。”

叶青山心里暗笑。

胡轸这人就是个草包将领,后来跟孙坚打仗,还没开打就先自乱阵脚,输得一塌糊涂。

跟着他做幕僚,怕不是要跟着倒霉。

他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开口:“多谢将军美意,只是我性子散惯了,怕麻烦。

做幕僚要管太多事,我怕做不好,反而耽误了将军,还是算了吧。”

赵副将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拒绝。

要知道,多少人挤破头想做幕僚,哪怕是在胡轸麾下,也比当个流民强。

他皱了皱眉:“你再想想?做幕僚不比你采药强?日后若有机会,还能封官加爵,难道你就不想?”

“真不想。”

叶青山摇了摇头,“我这辈子就想采采草药,四处走走,不想当官,也不想管闲事。”

赵副将看着他,眼神里满是不解。

这青年明明气度不凡,却偏偏只想当采药人,真是怪事。

他还想再劝,却见叶青山已经转身:“多谢将军厚爱,若是没别的事,我就下去了,流民队伍还等着我。”

说完,不等赵副将回话,叶青山就走下了城楼。

赵副将站在城楼上,看着叶青山回到流民队伍里,然后跟着队伍慢慢入关,忍不住叹了口气:“真是个怪人,放着大好前程不要,偏要做个乡野村夫。”

叶青山跟着流民入关后,就跟他们分了手。

流民们要去长安附近投奔亲友,而他则要往终南山去。

临别时,周慎还拉着他的手,再三叮嘱:“仙师若是到了长安,一定要去城南的周家巷找我,老朽定要好好招待仙师!”

叶青山笑着答应,背着越五剑匣,转身往终南山的方向走去。

潼关的风里带着黄土的气息,吹得他的衣角猎猎作响。

他抬头看了看天,夕阳正落在终南山的山尖上,给山峰镀上了一层金边。

“终南山……不知道那里的灵脉,能不能让我再进一步。”

叶青山喃喃自语,脚步轻快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