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实验室的光线被调成了舒缓的暖黄色,试图驱散之前数据攻防留下的冰冷痕迹。但空气中依旧残留着紧绷感。秦云衣面前,重建后的“镜像迷宫”在虚拟界面上缓缓流转,如同一条闪烁着星光的银河。而在一旁,一个新的分析窗口被打开,里面是刚才那场短暂接触中被捕捉到的、极其微量的攻击残留数据。
“它很谨慎。”秦云衣指尖轻点,将一段异常简洁、却结构诡异的代码片段高亮显示,“这次只是触碰,没有强攻。但就这一点点痕迹……风格和之前那个生物神经网络算法一脉相承,更加凝练,像是一个……签名。”
叶晚晴端着一杯刚泡好的、散发着淡淡草药清气的茶走了过来,将另一杯递给秦云衣。“签名?能锁定具体来源吗?”
秦云衣接过茶杯,暖意透过瓷壁传到微凉的指尖。“很难。路径经过无数次跳转和伪装,源头像藏在无数面镜子后面。”她抿了一口茶,眉头微蹙,“但是,这种代码的编写习惯,这种对生物逻辑的极致运用……像是一个独特的‘笔迹’。我暂时给它起了个代号,‘蚀刻者’。”
“蚀刻者……”叶晚晴重复着这个名字,目光落在那个代码片段上。作为医生和生物技术专家,她对这种将生物特性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手段有着本能的敏锐。“云衣,把这段代码的底层二进制流给我看看。”
秦云衣有些意外,但还是快速操作起来。“你看这个有什么用?这已经是高度聚合的指令层了。”
叶晚晴没有立刻回答,她放下茶杯,拿出自己的便携式分析仪,连接上控制台。她的眼神变得专注,如同在观察一份复杂的基因图谱。“直觉。这种程度的生物逻辑嵌入,其底层数据排列,可能会受到某些生物本能的影响,比如……遗传信息的编码规则。”
她开始运行一套自己编写的、用于分析基因序列特定模式的算法,尝试将那段二进制数据流进行多重转换和比对。屏幕上滚过密密麻麻的碱基对符号和数字序列。
秦云衣看得眼花缭乱。“晚晴姐,你这像是在大海里捞一根特定的针。”
“基因本身就是一种最精密的编码。”叶晚晴头也不抬,手指在分析仪上快速敲击,“只要存在规律,就有可能被解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和叶晚晴偶尔调整参数时发出的确认音。
突然,分析仪发出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停了下来,高亮显示出一段被成功匹配的序列模式。那并非完整的基因序列,而是一段重复出现的、结构奇特的核苷酸排列组合,像是某种……标识。
“找到了!”叶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看这里。这段二进制流的特定区间,其波动规律和冗余结构,与这段……非标准基因序列的编码特征高度吻合。它被当成一种加密密钥,或者说,一种认证标识, woven into the code。”(注:此处保留英文原意,表示“编织进代码中”,符合口语化表达且无冒号)
秦云衣凑近屏幕,看着那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基因序列片段,震惊地瞪大了眼睛。“我的天……你用基因序列解读了数据加密?这……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个‘蚀刻者’,”叶晚晴指着那段序列,语气凝重起来,“他或者她,或者说它,使用的技术核心,与特定的生物基因信息深度绑定。这段序列就是它的‘身份牌’,可能是改造过的,也可能是天生携带并被开发利用的。这是一种……生物黑客技术,将自身的生命密码,变成了进入数据世界的钥匙。”
这个发现让实验室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度。
敌人不再仅仅是拥有先进算法的黑客,更是一个将自身生物学特征与数字能力融合的怪物。技术维度被瞬间拓展到了一个更诡异、更令人不安的层面。
“蚀刻者……”秦云衣喃喃道,感觉这个代号此刻变得无比贴切,仿佛真的有一个无形的雕刻家,用自身的生命线条,在数据的世界里刻下危险的印记。
就在这时,陈默和刚刚结束体能训练的龙凌薇一起走了进来。感受到实验室里异样的气氛,陈默立刻问道。“有新的发现?”
秦云衣深吸一口气,将“蚀刻者”的代号和叶晚晴的发现快速解释了一遍。
“……基因序列加密?”龙凌薇听完,脸色沉了下来,“这算什么?人形自走病毒?”
“比那更糟。”叶晚晴摇头,“这意味着对方的技术路线与我们截然不同,更加……本质。我们甚至无法理解他力量的来源和运作方式。用基因做密钥,通讯过程可能直接基于生物电信号或者某种我们未知的量子生物效应,极难被常规手段拦截和破译。”
陈默凝视着屏幕上那段被高亮的、代表着“蚀刻者”身份的基因序列片段,脑海中【逻辑洞见】无声运转。敌人的形象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非人。命运织网,蚀刻者……这些代号背后,是一个怎样扭曲而又强大的组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