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个份上,官方的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了。
他们不希望项目因徐氏集团的内耗而受损,并且非常看重苏景明这个人才,希望将他“留住”,至少是留住他的智慧和经验。
苏景明的心跳微微加速。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也是一条潜在的出路。
但他深知,官方的承诺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条件和漫长的流程。他不能轻易表态,必须谨慎权衡。
就在这时,王明远办公桌上的内部电话响了起来。
他起身过去接听,嗯啊了几句后,放下电话,对苏景明和江珊珊说道。
“不好意思,有个紧急会议要我参加一下。珊珊局长,你陪苏总再聊聊,把市里的想法沟通得更透彻一些。
苏总,既来之则安之,中午就别走了,让珊珊局长安排个工作餐,我们边吃边聊。”说完,他拿起笔记本,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房间里只剩下苏景明和江珊珊两人。气氛似乎轻松了一些,但话题却更加深入和直接了。
王明远副厅长一离开办公室,空气仿佛瞬间流动了起来。
江珊珊放松地靠进沙发背,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卸下了几分官场上的刻板,显露出老同学之间的熟稔与无奈。
“好了,现在领导不在,咱们说话可以随便点了。”
江珊珊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喝了一口,看着苏景明,眼神里充满了探究。
“景明,你跟老同学交个底,到底怎么回事?什么狗屁战略调整,我才不信。是不是跟那位徐大小姐闹矛盾了?”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语气,“我听说,前几天你们家可是热闹得很,沙特公主、华尔街精英。
还有咱们文旅局的台柱子秦大导游,齐聚一堂?你这桃花运旺得有点过头了吧?是不是因此惹恼了正主?”
苏景明被江珊珊这番直白的话弄得有些尴尬,只能报以苦笑。
江珊珊的性格他了解,聪明、敏锐、仗义,但也带着点南方姑娘的泼辣和直接。
在官场打磨了这些年,也只是让她更懂得分寸,但骨子里的东西没变。
“珊珊,你就别取笑我了。”苏景明摇摇头,避重就轻,“感情的事,说不清楚。但工作上的变动,确实很突然,我也很意外。”
他不想在官方场合过多谈论私事,尤其涉及徐一蔓。
江珊珊见他不想深谈,也不再逼问,转而正色道:“好,私事不提。那就说公事。景明,咱们认识这么多年。
从北大一起啃书本,到现在各自为家乡发展出力,你的能力,我江珊珊是百分百佩服的。
徐氏集团这一手,简直是昏招!自毁长城!”她语气中带着愤慨。
“他们不要你,是他们的损失!但项目不能停,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毕节市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
她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刚才王厅的话,你也听到了。省里市里都很重视你。
我今天来,除了配合王厅跟你谈话,也是带着市里的意思。如果……
我是说如果,你在徐氏集团待得不痛快,或者他们后续真的支持不力,我们毕节市文旅投,非常欢迎你过来!
职位、待遇,绝对不比在徐氏差!况且,这是为家乡做事,名正言顺,底气更足!”
这个邀请,比刚才王明远隐晦的示意要直接得多,也更有分量。
毕节市文旅投资公司,是市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实力雄厚,如果能由它来接手项目,确实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稳定性。
而邀请苏景明加入,无疑是看中了他的专业能力和对项目的深刻理解。
苏景明心中一动。这确实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择。
回归体制内,为家乡服务,既能避开徐氏集团内部的人事纷争。
又能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某种程度上,甚至能让他获得比在民营企业更大的平台和自主权。
但他没有立刻答应。多年的商场历练让他养成了深思熟虑的习惯。
他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市文旅投的内部关系是否复杂?政府项目的决策流程是否冗长?
与沙特公主的合作协议如何处理?徐氏集团是否会轻易放手项目权益?这些都是未知数。
“珊珊,非常感谢你和市里的信任。”
苏景明诚恳地说,“这个邀请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但是,我现在还处于和徐氏集团的交接期,很多情况还不明朗。
贸然答应,不仅对我不负责任,也可能给市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需要一点时间,把眼前的事情处理清楚,同时也要仔细评估一下各种可能性。”
江珊珊理解地点点头:“我明白你的顾虑。不急,我们等你。市文旅投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她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些,“再说了,就算你不来文旅投,以你的本事,还怕没地方去?
我听说,沙特公主和那位露易丝小姐,对你可是青睐有加啊?说不定人家早就给你铺好金光大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