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仗剑御江湖 > 第191章 审鬼魂

仗剑御江湖 第191章 审鬼魂

作者:一剑温柔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6 13:51:34

荆州府衙夜审魂,血书状纸诉冤深。

玉面判官显神威,鬼魂现身证罪真。

知府认罪伏法去,山贼得救感天恩。

江湖风云再起变,正义终将破邪氛。

当然,焦虑的不仅仅只有知府金不来,还有其他人,比如那位千手灵蛇唐千户。

签押房内,唐素真看着悠然品茶的江云帆,眉头紧锁,语气带着一丝焦灼:“大人,您每日如此这般‘悠闲’,状告锦衣判官滥用职权、插手地方政务的奏疏已经递到了京城……所幸被慕容大人及时拦了下来。但若此案再无实质进展,大人您怕是难逃朝廷责罚!”

江云帆不紧不慢地用瓷盖轻刮着茶碗里的浮沫,眼皮都未抬一下:“谁说我悠闲来着?本判每日皆在苦思良策,殚精竭虑。再说了,我每日在荆州城中行走,不正是为了收集证据,明察暗访吗?”

唐素真追问道:“那敢问大人,可曾收集到什么关键证据?”

“敢情这位金知府竟是一位大孝子!这在全荆州是出了名的,金不来在荆州城名声并非恶至极点,皆因他孝顺老母亲!而他母亲乃是全荆州有名的善人。”

“这……他娘的算什么证据?”

“他娘算不得证据,但若是他娘在此,叫他往东绝不敢往西。”

“大人啊,他老母亲已经去世数月,你难不成要将她从地府招上来不成?”

“对,就是招她上来!”

“大人,咱能不说笑?”

“谁说笑来的?你难道没听过那句话吗?”

“嗯?”

“玉面判官,日判阳间夜审鬼神!”

唐素真闻言,一阵无语,只觉得这位上司行事越发莫测。然而,当江云帆凑近他耳边,低声细语一番后,唐素真先是惊愕,随即眼中猛地爆发出明亮的光彩,最后忍不住抚掌低呼:“妙!判官大人,此计甚妙!下官这就去安排!”

今夜,三更,判官大人要审案!

夜半审案,除了包龙图,也就这位判官了。

全城百姓既感新鲜又觉刺激,都想一睹这前所未闻的奇景。天还未黑透,府衙门前就已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咦?怎么还搭了个台子?”百姓们发现衙门一侧的空地上,不知何时搭起了一座丈许高的木台。台上摆着一张铺着黄布的香案,其上香炉、香烛、铜铃、桃木剑一应俱全——赫然是一座做法事的法坛!

“审案还要开坛作法?这判官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众人心中疑窦丛生,议论纷纷,更加翘首期盼着三更的到来。

鼓打三更,一身大红服饰的判官大人入座。府衙门前的广场上燃着几堆篝火,篝火正旺,火光照耀下的人群显得黑压压一片。江云帆被吓了一跳,想不到会有这许多的人。

“带原告、被告!”

一声令下,黑风寨众人被带上公堂。虽然在大牢里住了几日,但有锦衣卫在侧盯着,衙门也不敢苛待,是以他们眼中那份期盼和信任并未消减,依旧坚信判官大人能还他们一个公道。

被告荆州知府金不来身着整齐的四品官服,昂首挺胸地站在一旁,神色看似平静,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

“大人!冤枉啊!求大人为我等做主啊!”黑风寨众人刚跪下,悲呼声尚未落地,人群中突然挤出十几个衣着光鲜、一看便是富商模样的人,齐刷刷跪倒在堂前。

江云帆目光如电,迅速瞟了一眼金不来,恰好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厉芒和得意。江云帆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故作不知地问道:“堂下何人?有何冤情?”

为首一名富商连忙叩首,声音带着刻意的悲愤:“启禀青天大老爷!我等皆是荆州城内的正经生意人!这些黑风山的贼寇,多次劫掠我等商队,杀伤人命,夺人钱财!求大人为我等苦主伸冤,严惩凶徒啊!”其余富商也纷纷附和,声泪俱下。

金不来适时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带着一股逼迫的意味:“判官大人!荆州众多富商联名状告黑风山贼寇,人证物证俱在!事实确凿,不容置疑!还望大人秉公执法,莫要因同情而徇私枉法,寒了荆州百姓的心!”

江云帆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案容后再判。今日首要之事,乃是审理金知府一案,早日还金大人一个清白,岂非更好?”

金不来被噎了一下,只得皮笑肉不笑地拱拱手:“全凭大人做主便是。”

江云帆不再看他,抓起惊堂木重重一拍:“啪……!”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

“被告金不来!对于林凤山、武善才、田镜文等原告控诉你的诸般罪状——强夺产业、构陷杀人、霸占田产、逼死人命!你认是不认?!”

金不来胸膛一挺,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股被冤枉的愤慨:“大人!下官方才已言明,此皆刁民诬陷!既非事实,何来认罪一说?”

江云帆看着他这副义正辞严的模样,心中冷笑更甚,面上却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话锋陡转:“哦?是么?本判倒是听闻,金知府乃是大孝子,在荆州城中素有美名,不知是否属实?”

金不来一愣,不知他此话,但又不好不答,便说道:“不敢当大人谬赞。百善孝为先,孝乃人伦大道,本府自幼熟读圣贤书,深知此理,自当身体力行,奉养母亲,不敢懈怠。”

江云帆点点头,仿佛闲聊般追问:“嗯,孝心可嘉。那……不知金知府与你母亲,有多久未曾相见了?”

这话如同毒刺,瞬间刺破了金不来强装的镇定。他勃然大怒,指着江云帆厉声喝道:“大人!您此话是何意?!家母……家母已仙逝数月!大人纵然对本府有百般不满,大可冲着本府来!休要折辱先母亡灵!”他胸膛剧烈起伏,显是愤怒至极。

江云帆对他的怒火视若无睹,反而站起身来,悠然一笑,语出惊人:“既然金知府如此思念令堂,那……本判就请老夫人上来,与你一见如何?”

“大人!您……您欺人太甚!”金不来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扑上去。

江云帆不再理会他,径直起身,几步便登上了旁边的法坛。他神色肃穆,点燃香烛,手持一柄桃木剑,剑尖上挑着一张画满朱砂符咒的黄纸。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神秘,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荡荡游魂,何处留存!三魂早降,七魄来临!河边野外,庙宇村庄,宫廷牢狱……天门开,地户开,孤魂野鬼金银氏,速速招来!急急如律令!”

念罢,江云帆手腕猛地一抖!

“噗”的一声轻响,桃木剑尖上的黄色符纸竟无火自燃,瞬间化作一团跳跃的幽蓝火焰,随即化为灰烬飘散!

“招魂!来!”

随着他一声低喝,平地陡然卷起一阵阴冷刺骨的怪风!这风来得毫无征兆,阴寒彻骨,带着一股泥土和腐朽的气息。广场上数堆熊熊燃烧的篝火,被这阴风一吹,“呼啦”一下,竟齐齐熄灭!四周瞬间陷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唯有法坛上几点摇曳的烛火,散发着微弱昏黄的光芒,映照着江云帆肃穆的身影,显得诡异莫名。

“判官大人……这是在招魂?”人群顿时骚动起来,一股寒意从每个人脚底板直冲头顶,头皮阵阵发麻,气氛变得阴森恐怖。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几欲奔逃之际,那熄灭的篝火堆,又“呼呼呼”地猛然自行复燃起来!只是这一次,那火焰不再是温暖的橘红,而是变成了幽冷瘆人的蓝绿之色!跳跃不定,如同鬼火!

民间有话:蓝火起,鬼神来!

难道判官大人真的把鬼魂招来了?一些胆小的妇人孩童已吓得双腿发软,若非周围人挤人,怕是要瘫倒一片。

“快看!那……那是什么?!”有人失声惊呼。

只见法坛正前方的空地上,不知何时弥漫起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惨白烟雾。烟雾翻滚涌动,其中隐约可见几个模糊扭曲的人影轮廓。待得烟雾稍稍散去,众人借着那诡异的蓝绿火光看清来者模样,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那哪里是什么生人?分明是来自阴曹地府的鬼物!左边一个,牛头人身,眼如铜铃,鼻孔喷着白气;右边一个,马面人身,手持钢叉,面目狰狞;中间押着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妇人,手脚上戴着沉重的漆黑镣铐,发出“哗啦哗啦”的冰冷摩擦声。

“鬼啊!真的是鬼!”人群瞬间炸开了锅,惊恐的尖叫、推搡、哭喊声此起彼伏,场面几近失控,都想逃离这恐怖之地。

“肃静!本判在此!诸邪退避,休得惊慌!”江云帆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蕴含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骚动。

众人这才猛然想起,鬼是判官大人招来的,有这位日审阳间夜审鬼神的大人在此,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强烈的猎奇心理压过了恐惧,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法坛前那三个鬼影,毕竟审人常见,审鬼却是千古奇闻!

“是……是金钱氏!是知府大人的老娘!判官大人真的把她从阴间招来了!”有眼尖的老人认出了那老妇人的轮廓,失声叫道。

但最为惊恐的当数知府大人金不来,他已经软倒在地,浑身不停的颤抖,他哪肯相信眼前所见,母亲乃是自己亲手入的殓,身上寿衣也是自己亲自为她所穿,明明已是死去的人,却是再次出现,怎不让他惊恐!鬼?这世上有鬼吗?

“启禀判官大人!”那牛头鬼物声如闷雷,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铜铃般的巨眼扫视全场,鼻孔喷出的白气在蓝绿火光下更显阴森,“孤魂野鬼金银氏带到!请大人发落!”

江云帆居高临下,一指那被铁链锁住的鬼妇,声音威严而冰冷:“金银氏!你可知罪?!”

那鬼妇始终低着头,身形微微颤抖,听到问话,才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惨白浮肿、布满青黑色尸斑的骇人面孔。她的声音沙哑干涩,如同砂纸摩擦:“犯妇……知罪,所有……过错皆是……我所为,所有过错……由我一人承担,还请……判官大人网开一面,饶我儿……一命。”她的话语断断续续,充满了痛苦和哀求。

“娘,是您吗?娘!”金不来向着妇人爬过去,只是离近丈许,便被一股阴冷气息阻挡开来,任他如何哭喊冲撞,也无法靠近分毫。

鬼妇抬头对他惨然一笑,露出了她空洞的嘴巴和惨白浮肿的脸颊上纵横交错的黑紫色纹路。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那双眼睛——没有瞳孔,只有一片浑浊惨白的眼白!如同死鱼的眼睛,毫无生气地“望”着金不来。

“犯妇金银氏!”江云帆的声音如同九幽寒风,带着审判的意味,“你在阳间吃斋念佛,行善无数,死后本应登天堂列仙班,但你儿却是大奸大恶之人,子不教母之过,子之错母代过,本判罚你做只孤魂野鬼,游荡亿万年,永世不得投胎!”

“娘,不要!”金不来对着鬼妇伸出手,却见金银氏抬头望向他,双眼流出黑黑的污血,他再也忍不住,对着江云帆叩首:“大人开恩,放过我娘亲吧!”

江云帆面无表情,声音依旧冰冷:“放过她?金不来,放不放过令堂,不在本判,而在于你!”

金不来浑身一震,叩首的动作停了下来。他趴在地上,身体剧烈地颤抖着,似乎在经历着极其激烈的内心挣扎。他眼神闪烁,一丝狠厉和侥幸的光芒在眼底挣扎浮现——他还在犹豫,还在权衡利弊!

江云帆岂容他喘息?立刻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其实,你认不认罪,对本判而言,已无关紧要!来人!押上来!”

两人被押上来,正是金不来的堂弟兼亲信金不换,以及一身黑衣的杀手,金来换眼色恶毒,而黑衣杀手生死不明。金不来一看,面色变得惨白,沉默了片刻,道:“敢问大人,若是我认罪,我娘的罪罚……”

江云帆看着他彻底崩溃的模样,心中暗自松了口气,面上却依旧威严:“你娘不过是替你受罪,她老人家善名远播,就算不能登仙,但却能早过奈何桥,投胎做人。”

金不来听后松了一口气,心弦再也守不住,低头道:“好,我认罪。”

江云帆顿时嘘了一口气,此刻他后背已经湿透。

接下来的审案异常的顺利,金不来对指控全数承认,连只有他一人知道的藏赃银的地方也吐露出来。原来他做下的所有龌蹉事,都是经蔡总管、汪正宗的手,并不是他防范未燃,而是他想瞒过母亲,但知子莫若母,终是被母亲察觉,母亲每天吃斋也是祈求他回心转意改过自新,拼命做善事也不过想弥补他的过错,最后母亲还是郁郁而终,这是他一辈子无法愈合的痛。

交代完一切,金不来挣扎着爬起身,对着金银氏磕了三个响头,说了句“娘亲,孩儿不孝”,便自己动手摘下官帽,脱下官服,戴上镣铐,任由士兵押下了大牢。

“诸事已了!神鬼归位!”江云帆再次举起桃木剑,口中念诵咒语。

篝火又一次齐齐熄灭。待火光再次燃起时,已恢复了正常的橘红色。法坛前的烟雾、牛头、马面以及那令人心悸的“金银氏”鬼魂,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广场上死寂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和跪拜声!百姓们如梦初醒,对着法坛上那道红色的身影,心悦诚服地拜倒在地,高呼之声如同海啸:“判官大人神判!青天大老爷!”

江云帆抬手虚扶:“众位乡亲请起!后面还有案子要断!”

众人这才想起,还有富商状告黑风山寨一案尚未了结,纷纷起身,拭目以待。

众人才醒起还有富商状告黑风山寨一案要审判,便都站了起来。

“原告,你等有何冤情,一一道来。”

众富商早已被方才一幕吓破了胆,一个个抢着说是受了知府的教唆才来告的状,便要撤回诉状。

“大胆,竟敢藐视王法诬告他人,但本判念你们乃是初犯,便每人罚金白银千两,以儆效尤!你等可服?”

众富商齐喊我服,我愿交罚金。

众人还以为又会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判案,不想却是如此平淡一个结果。

江云帆转向黑风山众人:“黑风山林凤山、武善才、田镜文,原告虽撤诉状,但你们落草乃是不争的事实,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虽然你们是被逼无奈,但终究是犯了律法,你三人作为主要人犯,我判你等苦役三年,其余人等罚金白银百两!你等可服?”

黑风山众人闻言,非但没有怨恨,反而个个热泪盈眶,齐道:“我等心服口服!”

江云帆继续道:“至于你等被金不来一伙强夺的产业、田产等损失,待本判派人统算清楚后,自会从抄没的金不来及其党羽家产中,一一补偿于你等。至于你等所需交纳的罚金,亦可从方才那些富商所缴罚金中抵扣。”

众山贼热泪盈眶,又再叩谢。

至此,轰动一时的山贼状告知府案,终于尘埃落定。其过程之曲折离奇,情节之惊心动魄,特别是判官大人“夜审鬼魂”的千古奇闻,注定将长久地成为荆州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并随着南来北往的客商,传遍天下。

知府衙门,江云帆住所,他整理完供词,正头痛着如何画押,总不能签上他江云帆几个字吧。

“大人,您判官令牌便是印章。”

身后传来一把冰冷冷的声音,江云帆掏出锦衣判官令牌,摸了摸上面凸起的判官二字,便对着印泥比了比,而后在供词之上印了上去,其上顿时多了“判官”鲜红二字,他满意的点点头,他将供词递给的一旁的唐素真,并交待其即时呈报。做完这一切,他回头一看,看到金银氏那张惨白的鬼脸,他不禁怒道:“贺老哥,老夫人乃是令人敬佩的大善人,此次为了审案才不得不借用她老人家的身份,但事后却是不得再行冒犯。”

“大人教训得是。”金银氏惨白脸上浮起愧色,双手在脸上一着揉搓,一张脸顿时面目全非。

原来这“金银氏”乃是锦衣千户贺千面假扮,那所谓的夜审鬼魂不过是江云帆灵机一动定下的计策罢了,而这计策至关重要的人物乃是有着千面人狐之称的贺千面,便让唐素真将之招了来。

翌日,一则比锦衣卫大军剿灭言家堡更为劲爆、更富传奇色彩的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了整个天下——锦衣判官江云帆夜开法坛,审问鬼魂!荆州知府金不来罪证确凿,当堂认罪,已被革去官服,打入天牢,等候发落!

天下震动!江湖朝野,无不惊骇!与言家之事不同,此次事件的主角有名有姓,过程离奇诡异,各门各派稍加打探,便知详情。

“什么?那锦衣判官江云帆,竟然是青城派的一个年轻弟子?”

一时间,关于江云帆的所有情报——出身青城、师承来历、过往事迹、武功路数,乃至他与某些门派的恩怨——通过各种隐秘或公开的渠道,被飞速搜集整理,摆上了各大门派、世家、乃至朝廷某些势力头面人物的案头。

各派中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处于风口浪尖的青城派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外门长老青云道长对于各派的旁敲侧击一律以“嗯?啊?嗨!”搪塞过去。

当然,有人高兴,其中当数那位“嵩山之上无敌手”的左冲霄,据说在高层月会之上拍桌叫好,大喊“好一个锦衣判官”。

与江云帆有隙的,则是另一副表情,收到这个消息之时焚天正与灭地在一座窑子里饮酒作乐、上下其手,当即兴趣全无,连腰带都顾不得绑好,丢下几名窑姐儿黑着一张黑脸离去。

而远在祁连的天阴洞洞主阴元上人,被一口唾沫呛得差些背过气去,好不容易缓过气来,伸手摸出那枚至宝“万年玉髓”颤抖着对手下说“差人送上青城”,想想又觉得不妥,又说道“算了,还是我亲自跑一趟,但愿能消了锦衣判官的怒火。”

江云帆一根竹篙搅浑一池水,事了却拂衣去,抄家之事交给了热衷于此事的唐素真去办,自己则换上一身青衫,悄然离开了喧嚣的荆州城,身影没入了崇山秀水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