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中,夏意正浓,蝉鸣阵阵。与窗外略显慵懒的夏日节奏不同,澈宇科技总部核心交易室内,气氛却如同绷紧的弓弦,空气中弥漫着数字高速跳动带来的灼热感。
交易室正前方,占据整面墙壁的超大屏幕被一分为二。左侧,是港股“中芯国际”那一条自2019年伊始,便如同沉睡巨龙苏醒般,昂扬向上、势不可挡的周K线;右侧,是A股“中兴通讯”同样强劲、伴随着阶段性震荡但底部不断抬升的趋势图。两条曲线,此刻均被醒目的红色涨幅标识所覆盖——“ 166%” 与 “ 150%”!
“涨了!又突破了!中芯国际站稳40港元了!”一个年轻的分析员忍不住低呼出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中兴通讯也冲上50元了!李总,您太神了!”另一位交易员紧跟着赞叹,目光投向站在屏幕前,正凝神审视着数据的李娜。
交易室内响起一片压抑着的兴奋议论声。这里的大多数人,都亲身经历了过去一年多,这笔规模高达二十亿人民币的巨资,如何在市场的怀疑与观望中,坚定不移地布局,又如何在今天,迎来了辉煌的丰收。
李娜闻言,缓缓转过身。她今天穿着一套剪裁利落的深蓝色西装套裙,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冷静如常,仿佛屏幕上那惊人的涨幅与她无关。她轻轻抬手,压下了现场的嘈杂。
“选股精准,只是一个方面。”她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听不出丝毫得意,“更重要的是,我们精准地踏在了时代鼓点最密集的节奏上。这不是个人的胜利,这是趋势的胜利。”
她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刚刚走进交易室,正微笑着聆听的林澈身上。
林澈信步走来,拍了拍那位最先欢呼的年轻分析员的肩膀,然后面向整个交易团队,语气沉稳而充满力量:
“李总说得对。这不是选股准不准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看懂了国家意志和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他走到大屏幕前,如同一位指挥官在审视他的战略地图,手指精准地点在“中芯国际”和“中兴通讯”的名称上。
“把时间拨回到2019年年初。”林澈的声音将所有人的思绪带回了那个关键的决策时刻,“当时,外部技术封锁的压力已经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内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呼声前所未有地高涨。5G商用牌照即将发放,半导体产业大基金二期蓄势待发……这一系列信号,汇聚成了一个清晰无比的结论——”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一字一句地说道:“一场以半导体、5G为核心的科技强国浪潮,已经势不可挡!A股市场,必将对此做出最激烈的反应!”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浪潮涌起的前夜,找到最能代表这股浪潮的‘旗舰’,然后,ALL IN(全力投入)!”
李娜适时地操作着控制终端,调出了当初的决策档案和完整的投资复盘数据,投射在侧面的辅助屏幕上。
“基于林总的战略判断,”李娜接续话题,用她一贯的数据化语言进行复盘,“我们在2019年第一季度,制定了名为‘国之重器’的A股科技股投资计划。总投资额度:20亿人民币。”
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投资明细:
“标的一:中芯国际。
布局时间:2019年3月-6月。
平均建仓成本:15港元/股。
投入资金:约10亿人民币(约合11亿港元)。
当前股价:40港元/股。
持仓市值:约26.67亿港元(约合24亿人民币)。
绝对收益:约14亿人民币。
涨幅:166.67%。
标的二:中兴通讯。
布局时间:2019年4月-7月。
平均建仓成本:20元/股。
投入资金:10亿人民币。
当前股价:50元/股。
持仓市值:25亿人民币。
绝对收益:15亿人民币。
涨幅:150%。”
“本次‘国之重器’计划总绝对收益:29亿人民币!”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组实实在在、触目惊心的数据呈现在眼前时,交易室内依然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近30亿的利润!这在A股市场,是无数机构和散户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
李娜推了推眼镜,继续用冷静的声线进行全局盘点:
“至此,我们公司A股证券投资账户的总资产构成如下:”
“初始本金:9.1亿人民币。”
“本次新增投入:‘国之重器’计划20亿人民币。”
“本次实现收益:29亿人民币。”
“账户总资产达到:9.1 20 29 = 58.1亿人民币。”
“我们……我们真的做到了!”一位资深交易员喃喃自语,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喜悦,“从不到十亿,一年时间,跃升到超过五十亿的规模!这简直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