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当大多数企业还在观望疫情发展时,林澈的投资已经转化为生产线上的轰鸣声。一场关于投资收益与社会价值的考验,正在泰达股份的工厂里悄然上演。
大年初一,当全国人民都在家中关注疫情发展时,泰达股份的工厂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在澈观资本5亿元资金到账后,生产线开始全速运转。
林澈团队没有回北京过年,而是选择留在工厂协助生产。李娜负责协调原材料供应,与各地的聚丙烯生产商进行谈判;陈昊负责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就连林澈也亲自上阵,帮助解决物流运输的难题。
"林总,武汉的医院已经开始出现防护物资短缺的紧急情况。"大年初三晚上,刘伟接到一个来自武汉的求助电话,语气急切,"他们需要立即供应10吨熔喷布,否则明天就有医院要断供了。"
林澈毫不犹豫地做出指示:"立即调用我们的物流资源,组织专车直接送货到武汉。所有运输费用由我们承担,务必以最快速度送达。"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泰达股份的工厂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工人们实行三班倒,机器24小时不间断运转,每天生产的熔喷布被紧急运往全国各地,特别是疫情严重的地区。
在资金充足、各方支持到位的情况下,泰达股份的产能实现了快速突破。日产量从平时的30吨提高到70吨,再到100吨,最终稳定在120吨的峰值水平。
"这个产量意味着什么?"林澈在生产现场询问技术人员。
"每吨熔喷布可以生产约80万只医用口罩。"技术经理详细解释,"120吨的日产量,意味着每天可以满足约9600万只口罩的生产需求。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每两天就能有一只新口罩。"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振奋。李娜快速记录着数据,轻声对林澈说:"林总,这意味着我们的投资正在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
陈昊从投资角度补充道:"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仅熔喷布这一项,泰达股份每天的营收就超过3000万元。这还没有计算其他防护材料的收入。"
然而,在这片繁忙的生产景象背后,林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提醒团队:"现在的需求是特殊的,我们要为疫情过后的市场变化做好准备。"
二月十日,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尽管A股大盘受疫情影响大幅低开,但泰达股份却逆势涨停,成为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股。
李娜兴奋地向林澈汇报最新数据:"泰达股份股价从节前的5.8元上涨到13.2元,涨幅128%!我们的5亿元投资,现在账面价值已经达到11.4亿元!"
陈昊调出详细的分析报告:"这还只是开始。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疫情持续,公司估值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但目前这个价位已经反映了较为乐观的预期。"
在泰达股份的工厂会议室里,刘伟也打来了报喜电话:"林总,感谢你们的支持!我们现在已经被列为全国疫情防控的重点保障企业,国务院领导亲自批示要确保我们的生产供应。"
但林澈的关注点却不在股价上,他更关心实际的生产情况:"现在每天的产量能达到多少?能保证武汉等重点地区的需求吗?"
"日产量已经稳定在120吨,可以满足近亿只口罩的生产需求。"刘伟信心满满地回答,"武汉等重点地区的供应绝对保证!我们已经建立了优先保障机制。"
在随后进行的投资决策会议上,团队对泰达股份的投资进行了深入复盘。
李娜展示了详细的投资报告:"从1月20日决定投资,到2月10日股价暴涨,短短20天内实现128%的投资回报,这是澈观资本历史上回报周期最短、收益率最高的投资案例之一。"
她继续分析:"我们目前持有泰达股份5%的股权,市值11.4亿元。如果继续持有,预计在疫情高峰期估值还可能继续上涨。但也要注意疫情过后估值回调的风险。"
陈昊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现在是否应该部分获利了结?毕竟涨幅已经很大,而且疫情的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
风控总监王明从风险角度分析:"考虑到投资金额较大,建议适当减持,锁定部分收益。但也要保留一定仓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进一步上涨。"
在充分讨论后,林澈做出了决策:"减持2%的股份,回收约4.56亿元资金。保留3%的股份,继续参与公司未来发展。
这个决策既锁定了部分收益,控制了风险,又保留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参与度。
减持操作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顺利完成。由于市场对泰达股份的热情持续高涨,减持过程十分顺利,甚至还卖在了相对高位。
李娜汇总了操作结果:"我们以平均每股13.5元的价格减持了2%的股份,总计回收资金4.59亿元。加上之前投入的5亿元,目前我们已经收回了绝大部分投资本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