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的一个清晨,当特斯拉股价突破1000美元的历史性时刻到来时,林澈站在交易室中央,平静地注视着屏幕上那个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数字。这一刻,他三年前布下的棋局,终于迎来了最辉煌的收获。
清晨六点三十分,北京金融街"澈观资本"总部。交易室内灯火通明,尽管距离美股收盘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但所有人的目光依然紧锁在特斯拉的股价走势图上。
"林总,特斯拉盘后交易价格已经突破980美元。"李娜的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按照这个趋势,今天开盘突破1000美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林澈站在巨大的数据屏前,目光深邃。屏幕上那条从2017年开始的上升曲线,记录着他三年前那个看似冒险的决定——在特斯拉最艰难的时刻,以平均成本250美元的价格买入1.5亿美元股票。
"还记得2018年那个夏天吗?"林澈轻声说道,"当时特斯拉深陷'生产地狱',股价一度跌至180美元,所有人都说马斯克要破产了。"
陈昊忍不住接话:"那时候我们顶着巨大压力持续加仓,现在回头看,简直是神来之笔。"
晚上十点三十分,美股开盘。
交易室内座无虚席,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盯着特斯拉的开盘走势。股价以990美元高开,随后在买盘的推动下稳步上行。
"995美元!"
"998美元!"
"999美元!"
当时钟指向晚上十点四十五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特斯拉股价突破1000美元大关!
"破了!1000美元!"交易室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几乎同时,各大财经媒体的快讯弹窗接连跳出:
"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
"马斯克的梦想照进现实,特斯拉市值突破1900亿美元!"
"电动车时代正式来临,特斯拉改写百年汽车产业格局!"
李娜快速敲击键盘,调出持仓数据,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林总,我们持有60万股特斯拉,平均成本250美元,当前市值...6亿美元!浮盈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4亿元!"
这个数字让交易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三年前那个被认为过于冒险的投资,如今创造了超过4倍的收益。
"林总,要不要全卖了?"李娜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谨慎地问道,"1000美元是个重要的心理关口,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调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澈身上,等待着他的决定。
林澈凝视着屏幕上特斯拉的K线图,沉思片刻后缓缓摇头:"不,留50%。"
这个决定让众人都感到意外。陈昊忍不住开口:"林总,现在获利了结是很自然的选择,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么多仓位?"
"你们看这里。"林澈调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最新数据,"上海工厂产能正在快速爬升,Model 3的国产化进度超出预期。这不仅仅是产能的提升,更是成本的大幅下降。"
他继续分析:"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正在从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转型为能源生态公司。他们的太阳能业务、储能业务都在快速成长。"
李娜若有所悟:"所以您认为,1000美元不是终点?"
"这只是一个开始。"林澈语气坚定,"但我同意需要锁定部分利润。卖出30万股,回收3亿美元。剩下的3亿美元仓位,我们要长期持有。"
"那回笼的3亿美元资金,您打算如何配置?"王明问道。
林澈走到白板前,画出了一个清晰的资金配置图:"2亿美元投入半导体研发,特别是汽车芯片领域。另外1亿美元作为备用资金。"
这个决定再次让团队感到惊讶。陈昊提出疑问:"半导体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为什么选择这个时点进入?"
"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特斯拉要自研芯片?"林澈反问道,"未来的汽车,本质上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而芯片,就是这个终端的大脑。"
他调出一组数据:"随着电动车普及,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正在爆发式增长。传统燃油车需要500-600颗芯片,而智能电动车需要超过1000颗。这个市场,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李娜迅速记录着关键点:"所以您是要布局汽车半导体赛道?"
"没错。"林澈点头,"我们要在下一波产业浪潮到来前,提前布局。这不仅是为了投资收益,更是为了构建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话语权。"
深夜十一点,林澈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他直接拨通了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的电话。
"朱总,恭喜特斯拉登顶全球车企市值榜首。"林澈开门见山,"我看到上海工厂的产能爬升速度令人印象深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