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的北京金融街上,林澈在宝鼎科技平静的盘面下,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资本暗流。一场由山东国资入主引发的资本盛宴,正在悄然酝酿。
十月八日清晨六点,北京东三环的"澈观资本"总部灯火通明。国庆长假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但交易室内已经弥漫着大战前的紧张气氛。
林澈站在巨大的数据屏前,目光如炬地盯着宝鼎科技近期的K线走势。那条在8元附近盘整了两个多月的曲线,在他眼中仿佛一张即将被点燃的弓弦。
"林总,宝鼎科技近期资金流入迹象开始显现。"李娜将连夜整理的研报递到林澈面前,"国庆期间,我们监测到多家券商开始关注这家公司,目标价普遍在12元以上。"
林澈接过报告,指尖在关键数据上快速划过:"招金集团通过国有股权转让方式间接收购公司29.91%的股份,这个比例很微妙,刚好低于30%的要约收购红线。"
早上七点整,核心投资团队全部到齐。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紧张的气氛。
陈昊率先发言:"根据我们的调研,招金集团是山东省重点国有企业,注册资本12亿元,以黄金开采为主业。这次入主宝鼎科技,很可能是其拓展非金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但是风险也不小。"风控总监王明提出异议,"公司基本面并不突出,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5%,而且公司已明确表示不再具备军工资质。如果市场对'军工概念'的预期落空,股价可能会大幅回调。"
林澈站起身,在白板上快速写下几个关键数字:"我们来算一笔账。宝鼎科技目前市值约25亿,如果国资入主后能够带来资产注入或业务转型,估值重构的空间很大。"
他转身面向团队,眼神锐利:"更重要的是,当前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立讯精密这样的大盘科技股虽然业绩稳定,但涨幅已大,资金需要新的突破口。宝鼎科技这样有故事的小盘股,很容易成为游资追捧的对象。"
李娜补充道:"我们测算过,如果市场给予宝鼎科技转型预期一定的估值溢价,市值看到50亿是可能的,对应股价在16元左右。"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一次典型的事件驱动型投资,机会与风险并存。
八点三十分,股市即将开盘。林澈下达最终指令:
"执行买入计划,目标宝鼎科技。总金额1.2亿元,建仓区间8.5-9.2元。"
"注意,"他加重语气,"要避开大宗交易,全部通过二级市场分批买入。动作要快,但要保持隐蔽。"
交易团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交易员们各就各位,手指悬在交易终端上方,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剑。
九点十五分,集合竞价开始。宝鼎科技以8.6元平开,成交量稀疏。
"开始建仓。"林澈的声音在寂静的交易室内格外清晰。
"8.62元,买入200万元。"
"8.58元,买入300万元。"
"8.65元,买入150万元..."
交易员们以惊人的默契配合着,将大单拆解成数十笔小单,如同春雨般悄无声息地融入市场。
李娜紧盯着资金流向系统:"目前买入5000万,平均成本8.61元。市场似乎还没有察觉。"
然而,就在上午十点,异变突生。
"有情况!"陈昊突然喊道,"盘中出现一笔2000手的大单,直接把股价拉到8.8元!"
交易室内气氛骤然紧张。林澈快步走到陈昊身边:"查资金来源。"
"来自上海的一家营业部,应该是某个游资席位。"陈昊快速调出数据,"他们也在建仓!"
股价在8.8元附近震荡,成交量明显放大。如果继续在这个价位买入,建仓成本将大幅提高。
"怎么办?要继续买吗?"一位年轻的交易员紧张地问道。
林澈沉思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决断:"暂停买入。等他们买完再说。"
李娜不解:"可是如果股价被拉起来..."
"放心,"林澈嘴角微扬,"游资的风格我了解。他们吃不下太多筹码,等他们买够了,自然会停下来。"
果然,半小时后,随着那路资金停止买入,股价开始回落。但由于跟风盘的出现,股价在8.7元附近获得了支撑。
"继续建仓。"林澈抓住时机,"控制在8.7元以下。"
交易重新开始,但难度明显加大。市场的关注度已经被激活,每一个低价位的筹码都变得珍贵。
午后开盘,情况更加复杂。
"林总,发现有机构在跟我们抢筹。"李娜的声音带着焦虑,"应该是某家私募基金,他们的手法很专业。"
股价在8.7元附近反复争夺,每一次下跌都被快速拉起。显然,除了那路游资外,还有其他的聪明资金也盯上了宝鼎科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