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八月,南海之滨的深圳,盛夏正酣。灼热的阳光炙烤着玻璃幕墙构筑的现代丛林,空气湿热黏稠,仿佛能拧出水来,其中却奇异地交融着这个经济特区特有的、永不眠息的躁动与对机遇的无限渴望。在“澈观资本”位于福田中心区的顶层会议室里,冷气嘶嘶地低吟,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却隔绝不了内里涌动的、更为炽热的思维火花。
林澈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身影颀长。他的目光越过蜿蜒的珠江口,投向了河对岸那片被赋予了无数传奇色彩的热土——前海、蛇口,乃至整个深圳,这片被誉为“改革试验田”与“创新梦工厂”的土地。窗外,吊塔林立,勾勒出城市不断生长的天际线;窗内,他的指尖在一块冰冷的平板电脑屏幕上轻盈滑动,如同指挥家审视着乐谱,一条条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动向、一行行影响市场脉搏的经济数据,在他眼前飞速掠过。最终,指尖的滑动停驻在一条标注为“绝密·内部参考”的简报上,标题赫然在目——《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已进入最后审议阶段。
空气中,仿佛有一根无形的弦被悄然绷紧。
“林总,多方渠道交叉验证,这份文件的含金量极高,绝非普通区域政策。”李娜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她将一叠厚实得足以充当镇纸的分析报告轻轻放在林澈身前的黑檀木会议桌上,动作利落,语气中带着猎手发现完美猎物踪迹时的那种精准的兴奋,“我们团队用了一周时间,对深圳本地近四百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初步筛选和深度梳理,发现了一个目前市场关注度极低,但潜力与政策导向契合度惊人的标的——深赛格。”
林澈缓缓转身,接过报告,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仿佛早已预料。深赛格,这个诞生于1996年的名字,几乎与特区发展的壮阔历程同步。它的历史脉络,深深嵌入深圳从边陲小镇迈向国际化都市的每一圈年轮里。更令人玩味的是,一段尘封的互联网创业传奇与之相连——据可查的网络资料显示,当年马化腾与他的创始团队,正是在赛格科技工业园那间略显逼仄的办公室里,孕育了日后改变十亿人沟通方式的腾讯帝国。某种意义上,赛格园区,是深圳创新精神的一处隐秘摇篮。
“深赛格……”林澈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像是要品咂出其下蕴含的岁月与机遇。他踱步到那面占据整堵墙壁、实时跳动着全球金融市场数据与复杂关系图谱的数据屏前,熟练地调出深赛格的详尽资料,“表面上,这是一家典型的业务庞杂的传统企业,甚至显得有些臃肿——电子市场管理、物业租赁、房地产开发,旗下甚至还有不温不火的酒店业务。”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研究员推了推眼镜,提出质疑,这也代表了团队中不少人的困惑:“林总,从公开的基本面数据看,这家公司确实缺乏亮点。过去十年业绩增长近乎停滞,波动平缓,而根据刚刚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其营收同比下滑5.3%,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了7.1%。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似乎看不到护城河。”
“你们看到的,只是市场愿意展示给你们看的表象,或者说,是尚未被催化剂点亮的静态价值。”林澈嘴角微扬,勾勒出一个洞察先机的弧度,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向屏幕上深赛格那看似杂乱无章的业务结构图,“在这一切繁杂、甚至略显平庸的业务背后,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价值锚点’,被当前市场严重忽略了。”
他首先将指尖重重落在新能源板块的标识上:“这里,是第一个关键点。深赛格自2016年起,便已开始前瞻性布局新能源业务。不要被其传统主业迷惑,它目前已悄然设立专业的新能源投资平台,初步形成了集投资、建设、运营乃至光伏组件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产业链闭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他们在深圳、惠州、梧州,乃至北至沈阳、天津、哈尔滨,已经投资建设并运营了多个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这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已有实质性落地和稳定现金流的业务。”
李娜适时接话,补充来自一线调研的鲜活数据:“是的,林总。根据我们掌握的非公开信息,公司管理层正在积极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网等前沿应用模式的探索。他们的长远目标,是利用自身庞大的园区资源,打造绿色、低碳、智慧的园区示范项目。这与我们研判的未来深圳先行示范区政策中,必将浓墨重彩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高地’理念高度契合,甚至是直接对标。”
“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林澈没有停顿,迅速切换屏幕,一幅用不同色块清晰标注的深圳地图呈现出来,上面密密麻麻地标记着深赛格持有的物业资产点,“第二个,也是更具爆发力的价值锚点——土地与物业。作为根正苗红的老牌深圳国企,深赛格在深圳核心区域,尤其是早期发展的关内区域,通过自建、改制、合作等方式,沉淀了大量优质的、成本极低的物业和土地资产。这些资产在过去的财务报表上,大多以历史成本法计价,其真实的市场价值,特别是‘先行示范区’政策落地后可能带来的区位价值跃升,远未被体现在当前的市值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