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澈资本那间可俯瞰大半个CBD的顶层会议室里,气氛却比窗外的阳光更加炽热。一场关乎蔚来汽车未来数年发展路径的战略研讨会,正在这里深入进行。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不再是错综复杂的K线图,而是被一幅详尽的“蔚来汽车全栈发展蓝图”所占据。林澈站在屏幕前,手中拿着激光笔,目光扫过在座的李娜、陈默以及特意前来参会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及其核心团队。
“李总,各位蔚来的同仁,”林澈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电池供应通过与宁德时代的深度绑定,我们已经解决了‘心脏’问题。现在,我们必须集中精力,为蔚来注入‘灵魂’,并打造一副能够承载灵魂、无懈可击的‘躯体’。”
他顿了顿,激光笔的红点落在了蓝图的第一个核心模块——“智能与体验双轮驱动”上。
一、NIO Pilot:不止是辅助,更是信任的伙伴
“首先,是智能。”林澈的目光转向李斌,“李总,我们必须明确,NIO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不能仅仅是一个配置选项,它必须是蔚来高端品牌的基石,是用户体验的核心支柱。”
他详细阐述了他的构想:
“第一阶段,全栈自研,夯实基础。 我们不能受制于人。感知硬件(摄像头、雷达)、决策芯片的选型与底层算法,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知道这投入巨大,但这是通向未来的唯一门票。我们要组建顶级的AI算法团队,建立大规模的数据闭环系统,让每一辆行驶在路上的蔚来汽车,都成为我们训练系统的‘数据采集员’。”
“第二阶段,场景深耕,极致体验。 不要追求一步到位的‘全自动驾驶’。我们要聚焦用户最高频、体验提升最明显的场景。比如,针对中国复杂路况优化的高速自动导航驾驶(NOP),能够极大缓解长途疲劳;拥堵路况自动跟车,解决城市通勤痛点;以及一键自动泊车,尤其是窄车位泊入,要做到行业最精准、最可靠。我们要让用户真切地感受到,NIO Pilot不是一个冰冷的功能,而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副驾’,能实实在在地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第三阶段,数据飞轮,持续进化。 建立基于用户授权的匿名数据回流机制,通过云端神经网络不断迭代算法。目标是实现‘越用越聪明’,让每一辆蔚来的车都因集体智慧而不断成长。这是我们区别于传统车企,甚至部分竞争对手的最核心的软件壁垒。”
李斌听得目光炯炯,他补充道:“林总说的,正是我们技术委员会在攻坚的方向。我们已经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专攻自动驾驶算法。您的建议,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全栈自研和场景化落地的路径。”
二、用户体验:超越驾驶的全程愉悦
激光笔的红点移动到下一个模块——“全程用户体验”。
“汽车,尤其是智能电动车,其价值绝不止于从A点到B点的移动。”林澈的语气带着一种前瞻性的笃定,“我们要销售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全程的愉悦体验。这需要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融合。”
他勾勒出具体的画面:
“线上,NIO App不能只是一个控制车辆的遥控器。 它必须是用户数字生活的延伸。集成NIO Radio,打造专属音频内容;建立活跃的用户社区,鼓励分享用车生活、发起线下活动;打通一键加电、一键服务入口,让所有需求,指尖触达。我们要让它成为用户每天打开频率最高、粘性最强的App之一。”
“线下,NIO House不能只是一个卖车或维修的地方。 它必须是城市中的‘绿洲’,是用户除了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间’。设立开放的Living Room供用户休息、会友、办公;打造专业的Lab区域,展示最新的科技和设计理念;开设Library和Forum,举办艺术展、读书会、大师讲座。我们要让用户因为认同NIO的社区文化而选择我们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因为产品本身。”
李斌深表认同:“用户企业是我们的核心理念。我们计划在首批交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的核心地段,打造标杆性的NIO House。林总关于‘第三空间’的定义,非常精准!”
三、供应链深耕:构建稳固、敏捷、高效的“躯体”
随后,激光笔指向了蓝图的底部基石——“垂直整合与供应链联盟”。
“强大的灵魂和愉悦的体验,需要一副强健的‘躯体’来承载。”林澈的语气变得务实而锐利,“供应链的稳定与效率,直接决定我们的交付能力和成本结构。”
他提出了清晰的供应链战略:
“核心部件,垂直整合或深度绑定。 电池包与BMS(电池管理系统),我们通过与宁德时代的联合研发,已经走在前面。下一步,电驱系统(电机、电控)也要力争自研或与国内顶尖厂商成立合资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智能座舱的芯片,在初期可以选用成熟供应商,但必须组建团队进行底层适配和优化,为未来的定制化甚至自研做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