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探病者的难题
东南县医院住院部的紫藤萝疯了似的爬满防盗窗,紫莹莹的花穗垂下来,倒显得病房里的白墙更冷清了。赵文博的手指在病历本上反复划拉,指甲盖都快磨白了,诊断书上 “脑胶质瘤” 三个字被他用钢笔涂成了黑疙瘩,墨汁渗过纸页,在蓝白条纹被单上洇出个丑兮兮的印子,像块没洗干净的油渍。
“赵校,感觉咋样?能吃下东西不?” 教导主任周志强拎着个鼓囊囊的果篮进来,塑料袋摩擦的 “窸窸窣窣” 声在安静的病房里格外扎耳。他把果篮往床头柜上一放,苹果滚出来撞在茶杯上,发出 “咚” 的轻响,“老师们都盼着您早点回去呢,特别是六年级那帮孩子,天天问‘校长啥时候回来’,再说这毕业典礼,您不在场,总觉得少了灵魂人物!”
赵文博的喉结上下滚了滚,像咽了口没化开的药片。输液管里的药液 “滴答、滴答” 往下掉,节奏稳得像秒表,敲得人心里发慌。他撑着胳膊想坐起来,刚换的吊瓶跟着晃了晃,阳光透过玻璃瓶折射出刺眼的光,晃得他赶紧眯起眼。“老周,你跟我说实话……” 他的声音发颤,像生了锈的铁片,目光却死死盯着周志强西装口袋露出来的文件角 —— 那是教育局刚发的 “人事调整意见稿”,封皮上的宋体字他隔老远都能看清,“我这病…… 是请长假合适,还是直接递辞职报告?”
周志强手里的茶杯 “当啷” 磕在床头柜上,茶水溅出来一点,烫得他赶紧缩手。他上周去教育局开会,局长拍着他肩膀说的话还在耳边响:“赵文博这病,脑子越来越不清醒,已经不适合担校长的重任了。你先临时把学校担子挑起来,等他那边情况稳定了再说 —— 当然,大概率是稳定不了了。” 可此刻看着赵文博眼里那点没熄灭的光,这些话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嘴都张不开,只能干笑:“您说啥呢!先养病,工作的事有我们呢,您就别操心了!”
“校长,您先吃个苹果!” 年轻的语文老师林晓端着个白瓷盘进来,盘子里摆着削好的苹果,果皮在她手里捏着,连成条没断的线,跟变魔术似的。她的教案本夹在胳膊底下,封皮上还贴着张去年教师节的照片:赵文博站在国旗下,领带歪得像条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泥鳅,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亮得晃眼。
赵文博突然抓住林晓的手腕,力气大得不像个病人,输液针在血管里滑了下,疼得他眉头拧成了疙瘩,却没松手:“小林,你跟我说实话,我是不是不能再当校长了?” 他的手指在林晓手背上捏出红痕,声音里带着点哀求,“我知道你们背后都在议论,说我记性差、办事糊涂,可我就想听句实在的!”
林晓手里的苹果 “啪” 地掉在地上,滚到周志强脚边。她脑子里 “嗡” 的一声,全是昨天办公室里的议论声:“你们发现没?赵校最近记性越来越差,上次家长会把张三的家长认成李四,还拉着人唠了半天张三的成绩!”“何止啊,上周排课表,把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排重了,最后还是张老师发现的!”“听说那肿瘤压迫神经,再发展下去,可能连字都认不全……” 这些话堵在她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口,只能蹲下去捡苹果,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校长,您别瞎想,先好好养病……”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赵文博的妻子沈秀兰端着个保温桶走进来,当归和黄芪的味道顺着门缝钻进来,混着紫藤萝的香气,有点奇怪的暖。“又说工作的事!” 她把保温桶往桌上一放,搪瓷盖磕在桶沿上,发出 “哐当” 一声脆响,吓得周志强和林晓都一哆嗦,“医生说了多少遍,你得静养!脑子里别装那些杂七杂八的,再想我就把你教案全锁起来!”
周志强赶紧趁机站起身,拉着还在发愣的林晓往外走:“赵校,那我们先回去了,您好好休息,有啥需要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两人溜得飞快,走廊里的紫藤萝香气追着他们跑,身后还飘着赵文博不甘心的声音:“你们还没回答我呢!我到底能不能回去……”
沈秀兰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脸上的怒气瞬间垮下来,变成了藏不住的愁。她从保温桶底下掏出张 CT 片,对着窗户光看,胶片上的阴影比上周又大了圈,像片蔓延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她的手指在 “恶性肿瘤” 那两个字上反复摩挲,指甲缝里还沾着早上熬药的药渣,黑乎乎的,跟她的心情一样沉。
第二节:未写完的教案
赵文博偷偷溜出医院那天,太阳刚爬过教学楼顶,学校正好在进行期中考试。他拄着沈秀兰买菜用的塑料拐杖,那拐杖有点短,害得他走路一瘸一拐的;身上套着件旧校服外套,袖子空荡荡的 —— 化疗才两个疗程,他就瘦了二十斤,以前合身的衣服现在穿在身上,像挂在晾衣杆上的布片,风一吹就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