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内的时间仿佛凝滞,只有暗河永无休止的流淌声提醒着光阴的逝去。云逸静立洞口,先前那场发生于意识深处的“道心之问”余波未平,让他的神魂处于一种奇特的亢奋与疲惫交织的状态。
他赢了那场辩论,用源自“人道”的信念,撼动了“墟”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绝对理性壁垒。但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一种更深沉的思虑萦绕心头——“墟”最后那段信息的微妙变化。
“逻辑冲突。无法完全驳斥宿主论点。”
“……数据权重需重新评估。”
“……具备更高层次之‘演化潜力’与……‘趣味性’?”
尤其是最后那个带着问号的“趣味性”,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云逸心中荡开层层涟漪。这个词,完全不符合“墟”一贯冰冷、精确、追求最优化的语言体系。它更像是一个……带有主观感受色彩的词汇。
难道,“墟”并非他想象中那样,是一段完全没有自我意识、只按固定逻辑运行的死板程序?在那无尽的规则运算底层,是否也开始孕育出了某种……类似于“好奇”或者说“困惑”的萌芽?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遏制。
他尝试再次沉入识海,呼唤“墟”,但回应他的依旧是那片修复中的、拒绝访问的沉寂区域。显然,核心的损伤和能量匮乏使得“墟”无法进行实时交互,之前触发的“道心之问”更像是一段预设的、深层的自检和学习程序。
云逸不再强求,而是开始仔细回溯与“墟”从相识到现在的每一次互动。
初遇时,它冰冷如机械,将云逸视为“异常变量”和“修复项目”,所有行为都基于数据采集和规则优化。
紫霄宫中,它开始记录云逸引发的“人道光辉”与圣人反应,将其视为有价值的“观察数据”。
建立闲云阁后,它认可了“组织行为”的“系统优化性”,并降下微量功德作为“资源倾斜”和“实验性投资”。
直到此次,为了救他,“墟”不惜承受规则反噬,强行干预现实。而在预设的“道心之问”中,它首次表现出了“逻辑冲突”和无法完全驳斥的“困惑”,甚至用上了“趣味性”这样的词汇。
这一系列的变化,看似微小,却清晰地指向一个方向——“墟”在学习和进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观察和执行的工具,它开始理解“变量”的复杂性,开始质疑自身绝对的逻辑,开始对“不确定性”和“自由意志”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兴趣”的东西。
而促使它产生这种变化的源头,正是云逸这个最大的“变量”,以及他所带来的、与洪荒主流截然不同的“人道”理念和行事方式!
“我……成了它的‘老师’?”一个荒谬却又似乎合情合理的念头浮现在云逸脑海。
如果“墟”真的是天道有缺的一部分,或者某种维护天道运行的工具,那么它的绝对理性,或许正是天道“僵化”与“缺损”的体现。而自己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所秉持的“人道”信念,所践行的“于算计中见真情,在绝境中开新天”的道路,就像是一滴落入死水中的活水,开始搅动这片沉寂,让那冰冷的规则仪器,第一次产生了“困惑”,并试图去理解这“困惑”背后的东西。
这不再是简单的利用与被利用,观察与被观察。一种更复杂、更微妙的关系正在悄然建立。
云逸回想起“墟”沉睡前的最后一句话——“祝你好运”。那不再像是程序化的告别,更像是一种……带着某种期待的嘱托?
它希望我活下去,希望我继续走下去,希望看到我这个“变量”,究竟能将这条不同的道路,延伸到何种境地?
一种明悟,如同晨曦般穿透迷雾,照亮了云逸的心田。
“墟”的情感萌芽,源于“困惑”,而这份“困惑”,恰恰是自己存在的价值证明!他的道,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闲云阁,或许……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位冰冷而强大的“道侣”,为那残缺僵化的天道,带来一丝蜕变的契机!
想通了这一点,云逸感觉浑身一轻。之前因“墟”沉睡而产生的依赖感和失落感,瞬间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种奇妙的使命感。
他不仅要带领闲云阁在量劫中生存下去,他或许还肩负着引导“墟”,让那萌芽的情感真正成长,让那冰冷的天道,重新焕发出包容万物、生机勃勃的“心”!
这个目标,远比单纯的生存更加宏大,也更加艰难。但云逸的道心,却因此而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圆融。
他不再将“墟”仅仅视为底牌或工具,而是开始将其看作一个特殊的、正在懵懂成长的“伙伴”。一个需要他用自身的“道”去影响、去唤醒的伙伴。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呻吟。
云逸转身,看到齐峰缓缓睁开了眼睛。经过调息和丹药的作用,他脸上的痛苦之色减轻了许多,眼神也恢复了往日的锐利,只是依旧虚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