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天尊的试探如同一次寒流,让闲云屿的众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圣人层面的压力。虽然凭借阵法和云逸的应对暂时化解,但元始天尊那“无序”的评价与隐隐的敌意,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众人心头。阁内修炼的氛围更加刻苦,各项发展计划也加快了步伐,所有人都明白,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在这圣人注视下的棋局中拥有立足之地。
就在这种略显压抑的氛围中,一日,云逸正在主峰静室,尝试以老子所授的“上善若水”之法,更加精微地滋养一道天道裂痕,忽然,一道截然不同的意念,如同破开云雾的利剑,毫无征兆地直接映照在他的心神深处。
这道意念,并非老子那般平和淡然,也非元始那般冰冷威严,而是带着一种锐利、不羁、甚至几分豪迈与欣赏的意味。
“小子,你倒是有些胆色,连我那二师兄派来的弟子,都敢硬顶回去。”
声音直接在识海中响起,带着一丝戏谑的笑意。
云逸心中猛地一震,立刻收敛心神,恭敬地以意念回应:“晚辈云逸,不知是通天教主圣驾传音,失礼之处,还望圣人恕罪。”
他瞬间便判断出了这意念的来源——金鳌岛碧游宫,上清圣人通天教主!其意念中那股截取天机、锋芒毕露的独特道韵,与元始天尊的秩序井然、老子的无为自然截然不同。
“哈哈,何罪之有?”通天教主的声音带着爽朗,“面对圣人门下,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护持自身道统,此乃修行者应有之气节!若一味委曲求全,失了本心,那还修个什么道?”
这番话,让云逸心中微暖,同时也暗暗警惕。通天教主看似豪迈不羁,但其心思绝非简单。
“圣人过奖了。晚辈只是行分内之事,护该护之人。”云逸谨慎回应。
“分内之事?说得好!”通天教主似乎颇为赞赏,“你那个‘不同跟脚,只聚奇才’,还有那‘人道之火,可以燎原’,理念虽尚显稚嫩,但这份不拘一格、于微末中见生机的眼光与魄力,颇合吾‘截取一线生机’之道意!比那些整天把‘根脚’、‘秩序’挂在嘴边,实则固步自封、扼杀生机的家伙,强上不少!”
他毫不掩饰对元始天尊理念的不认同,直接表达了对闲云阁的欣赏。
云逸心中明了,通天教主这是在表明态度,也是在释放善意。他顺势说道:“能得圣人青睐,是晚辈与闲云阁的荣幸。我阁立身之本,便是求同存异,汇聚志同道合者,于这洪荒乱世,寻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寻路?哈哈,路本就是人走出来的!”通天教主语气豪迈,“如今洪荒,旧秩序已崩,正是百舸争流,万道竞发之时!你闲云阁既有此心,又有此能(他显然也注意到了闲云屿的阵法与云逸的不凡),何必偏安一隅,独自摸索?这洪荒之大,风波险恶,单打独斗,终究力薄。”
话到此处,意图已然隐隐显露。
云逸心念电转,通天教主这是暗示结盟?他深知通天教主及其截教的风格,门人弟子众多,性情各异,虽讲义气,但也容易招惹是非。与截教结盟,固然能获得一个强大的靠山,缓解来自元始天尊的压力,但也意味着将彻底卷入圣人教派之间的纷争,再难保持超然中立的立场。
这与他为闲云阁规划的“积蓄力量,引导人道,修复天道”的长期战略,存在一定的冲突。
但直接拒绝一位圣人的好意,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尤其是一位表达了欣赏的圣人。
云逸沉吟片刻,恭敬回应:“圣人金玉良言,晚辈铭记于心。闲云阁初创,根基浅薄,实力低微,如今只想在这海外之地默默发展,积蓄几分力量,方能不负汇聚于此的众多同道之期望。至于洪荒风波,非不愿参与,实是力有未逮,恐辜负圣人厚爱。”
他既表达了感激,也委婉地说明了自身实力不足、暂不想卷入纷争的现状,将姿态放得很低。
通天教主何等人物,自然听出了云逸的婉拒之意,但他并未动怒,反而笑道:“滑头的小子!也罢,吾知你顾虑。吾截教行事,虽快意恩仇,却也非强人所难之辈。”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正式了几分:“云逸,吾今日传音于你,非为迫你立刻表态。乃是见你与吾道有缘,你之闲云阁,亦是一股清流,不忍见其过早夭折于某些‘规矩’之下。今日,便结一份善缘。”
“他日,若你闲云阁遇那不可抗之外力,或于那‘引导人道’之路上,遇不解之惑,可持此剑印,往东海金鳌岛方向,自有吾门下弟子接引,予你一见之机。”
话音未落,一道细微却无比凝练的青色剑意,穿透虚空,直接烙印在了云逸的识海之中,化作一枚古朴的、散发着截天剑意的微小剑印。这剑印并无攻击之力,却是一个信物,一个坐标。
“此剑印,亦可在危急关头,激发一次,相当于吾随手一剑之威,或可助你化解一次灾劫。但切记,非生死关头,不可轻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