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骄阳似火,炙烤着广袤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蒸腾的气息。
结束一周田间忙碌的陈青山,终于得以喘息。
这些天他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白日顶着烈日在田垄间挥汗如雨,夜晚则化身孜孜不倦的探索者,躲进房间,沉浸在那几本神秘的古籍之中。
起初两日,陈青山和陈淑珍还在相邻的田地劳作,田间不时回荡着两人轻快的交谈与劳作的吆喝,汗水滑落却难掩热情。
然而随着两家农田位置渐远,两人被分隔开来,偶尔远远望见,也只能隔着金黄的稻田用力挥手致意。那挥动的手臂,仿佛是连接彼此的纽带,承载着质朴的田间情谊。
一次小憩时,陈淑珍略带迷茫地问:“青山,过两天就要填报志愿了,你说我选什么专业好?”
陈青山脑海中浮现出张薇老师的身影,认真建议:“淑珍,可以去问问张老师。她学识渊博,观念也很超前。”陈淑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多了丝期待。
这天,陈青山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最后一本古籍的注解。窗外蝉鸣聒噪,却丝毫未能干扰他的专注。
凭借远超常人的记忆力与扎实的积累,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这些原本如同天书般晦涩难懂的文字,竟已被他琢磨出几分门道。
合上最后一页,他闭目仰靠在椅背上,脑海中仔细梳理所得。那些复杂深奥的文字与理论,如同散落的拼图,正逐渐拼凑出清晰的轮廓。
他再次拿起那本泛黄的祖传秘典。回想初时,面对书中文字他如同置身黑暗,满心困惑迷茫。
此刻,他结合多个朝代的文字演变,抽丝剥茧反推其意。当目光紧紧锁住一个字,全神贯注融入理解时,奇迹骤然发生.
一段话语清晰浮现于脑海:“形煞诀:山管人丁水管财,曲则有情,直则冲煞,前低后高,富贵英豪。”
陈青山心头剧震,仿佛心脏漏跳一拍,猛然意识到祖上那些看似荒诞的传说,或许并非空穴来风!这分明是蕴含着深刻智慧的风水基础,而他竟如血脉觉醒般,瞬间理解了其中真义。
带着激动与好奇,他看向第二字:“阳宅布局诀:明堂容万马,富贵传天下,厨房居西北,火烧天门败,门对门,口舌生。”
第三字:“择日与时辰诀:太岁头上不动土,初一十五忌搬家。”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钥匙,为他打开通向神秘世界的大门。看到第十个字时,他停了下来。
后面多是实际案例,而前十字所涵盖的内容,却构建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阴阳五行、八卦九宫飞星、自然地形勘测、建筑形态学、罗盘定向、命理宅配,甚至道家玄学融合的能量净化术、符咒法器……其深奥广博,令人叹为观止。
按捺不住好奇,陈青山翻到第二页。仅看第一字,他便震惊得瞪大双眼,难以置信,这竟是一篇珍贵无比的功法传承!
细读之下,他得知此功法乃达摩祖师所创,分为三大精妙部分:外功十二势、引气诀以及精神修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练、气练、神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历经岁月变迁,达摩祖师所创的引气诀,如今竟广为人知,即赫赫有名的《易筋经》。
现在少林寺存放的《易筋经》只有招式也就是外功十二势,供大家修养身心,并没有引气决的修炼心法,更没有《周天养神术》神念术的修炼方法。
也就是说陈青山现在得到的是《易筋经》完整版的修炼功法。
第三、四页详述形练的外功十二势,每个动作皆具独特功效,通过特定姿势打通全身筋脉,如疏浚河流般使气血畅通,提升肉身强度。
第五、六页深入讲解气练心法引气诀,教导吸纳天地元气滋养自身,提升修为。第七、八页则记载神念术《周天养神术》,专为修炼神魂,升华精神力量。
陈青山长舒一口气,眼中满是震撼与迷茫。书中所展现的世界,彻底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
他不禁怀疑,那些流传千年的神话传说,莫非真的存在?
若非惊人的记忆力,他绝无可能记住如此繁复深奥的内容。反复确认无误后,他才小心翼翼放好书,走出房间。
院中阳光和煦,父亲陈满仓正专注地为盆景砌花坛,动作娴熟,四周杂草早已清理干净,院子整洁宁静。
陈青山走上前,带着好奇与期待问:“爸,能和我说说祖上的事吗?”陈满仓头也不抬,淡淡反问:“那本书看懂了?”陈青山轻轻点头。
“祖上的事,我知道得不多。”陈满仓继续着手上的活计,“祖训说,唯有陈家血脉方能激活那书。看到第几页了?”“第八页。”陈青山平静回答。
话音刚落,陈满仓手中的工具差点掉落,他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下巴惊得几乎合不拢,陈家史上,最厉害的先祖也不过看懂第六页!
“看来,陈家能否兴旺,全在你了。”陈满仓放下工具,神情骤然严肃,“为延续血脉,陈家历代人都付出巨大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