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392章 王业之危

再续蜀汉的浪漫 第392章 王业之危

作者:调皮的龙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14:42:00

成都,‘汉中王’王府,气象恢弘。飞檐斗拱间虽不及许都魏宫的奢华,却自有一股新兴王权的庄严肃穆。然而,这份初生的荣耀,很快便被来自北方的阴云所笼罩。

许都发出的诏书与曹操命陈琳执笔的檄文,宛如两支淬毒的箭矢,几乎在同一时刻,射入了汉中王府的心脏。

那一卷盖着皇帝玉玺的诏书,名曰《革除刘备宗室属籍诏》。其辞冰冷如铁,其语苛刻如刀。它不仅直斥刘备为“国贼”,为“僭逆”,更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其汉中王位为非法。最致命的一击,在于它悍然革除了刘备那“皇叔”的宗室身份——这曾是他半生奔波、赖以立身的根本,顷刻间便被褫夺殆尽,仿佛从未存在过。

而另一篇出自建安才子陈琳之手的《讨刘备僭逆檄》,则展现了文字另一种形态的杀伐。那支曾让曹操头风顿愈的刀笔,此刻纵横捭阖,文采飞扬,辞藻却犀利如刃。它将刘备数十年的行迹,重新描绘成一幅不堪的图景:一个出身“织席贩履”的微贱之徒,如何“窃取州郡”,如何“矫诏称尊”,其“仁义”面具之下,尽是“虚伪至极”的野心。字字如锤,句句诛心,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欲将其声望与根基,一并摧毁于笔墨之间。

一者借天子之名,行法理之废黜;一者逞文士之辩,施舆论之绞杀。这两道文书,一正一奇,一刚一柔,共同构成了一场不见硝烟,却足以撼动国本的凌厉攻势。

消息传开,原本因称王而欢腾的成都,霎时间蒙上了一层压抑的阴影。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低了下去,士民的脸上多了几分忧虑与愤慨。这不仅仅是污蔑,更是来自“中央朝廷”的否定,是试图从法理和道义上,将新生汉中王国彻底扼杀的致命一击。

王府议事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在座众人凝重无比的面容。刘备端坐于王位之上,面色沉静,但紧握着王座扶手的指节微微泛白,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将诏书和檄文传示下去,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许都的‘厚礼’,诸君都看看吧。曹孟德这是要绝我汉室苗裔,毁我立国之基啊。”

“大王!”一声炸雷般的怒吼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只见张飞须发皆张,双目赤红,猛地出列。他巨大的身躯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声音高昂得震得殿柱似有回响:“曹操老贼,欺人太甚!挟持天子,擅行废立,已是人神共愤!如今竟敢……竟敢如此污蔑大王!臣,咽不下这口恶气!”

他抱拳拱手,因常年握持蛇矛而青筋暴起的手此刻紧紧攥着,几乎要捏碎空气:“臣请命!愿亲率一支精锐铁骑,即日出征,兵发祁山,直捣关中!定要斩下那国贼的头颅,悬挂于辕门之外!让天下人都睁眼看清楚,谁,才是匡扶汉室的忠臣!谁,才是祸乱天下的汉贼!”

这番咆哮,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点燃了殿堂。他代表的,是军中那些追随刘备出生入死、信奉以血还血的将领们最直接、最炽烈的情绪。堂下众将,虽未出声,却个个面色涨红,呼吸粗重,眼神交流中尽是跃跃欲试的战意,一股渴望用敌人鲜血来洗刷耻辱的激愤情绪在大殿内弥漫、膨胀。

然而,这番慷慨激昂的请战,并未立刻得到刘备的应允。王座之下,那些以深谋远虑着称的谋臣们,脸上并未见同仇敌忾的激奋,反而笼罩着一层更为凝重的深思。热烈的请战与冰冷的理智,在这座象征着权力核心的大殿内,形成了鲜明的对峙。

短暂的沉默后,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是刘封。他上前一步,语气持重:“三叔勇烈冠三军,可嘉可佩。然,治国安邦,非同于阵前厮杀,不可徒逞一时之快,而误社稷千秋。”

他目光扫过群情激奋的武将们,最终落回刘备身上,分析道:“曹操此举,恶毒之处,正在于此。他窥见我邦新王初立,根基尚未完全稳固,故而行此毒计,意在激怒我等,使我方怒而兴师,劳师远征。彼时,曹操则可倚仗关中险固,以逸待劳。我军虽士气高昂,然汉中新定,百废待兴,当务之急乃是稳固内政,劝课农桑,积蓄粮草。若此时仓促北伐,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千里馈粮,土有饥色,正堕曹操彀中,岂非以我之短,击彼之长?”他微顿,语调转而变得铿锵,“当务之急,非急于刀兵相见,而在——正名!”

刘封的分析,将众人从复仇的狂热边缘拉回了严峻的战略现实。

“世子所言,切中要害。”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依旧从容,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冰寒,“曹操此举,意料之中。汉中一败,其威望受损,内部必有动荡。他急需借此诏书与檄文,重新凝聚人心,并将大王您塑造为‘国贼’,以掩盖其自身‘汉贼’之实。此乃政治上的反扑,意在争夺‘汉室正统’这面大旗。”

法正冷哼一声,他性格更为刚直锐利,接口道:“好一个‘窃取州郡’!荆州乃刘景升基业,景升临终所托,以抗曹贼,何窃之有?益州刘季玉,暗弱昏聩,民心思变,大王应益州士民所请而入主,何窃之有?反倒是他曹操,挟持天子,强占中原诸州,屠城戮民,其行径与董卓何异?竟敢妄谈‘维护统一’?滑天下之大稽!”

庞统抚掌笑道:“孝直此言,可谓一针见血!那檄文看似犀利,实则苍白无力,通篇皆是污蔑之词,却拿不出半分真凭实据。至于那天子诏书……”他顿了顿,脸上露出讥诮之色,“不过是曹贼刀锋下的傀儡之言,天下明眼人,谁不知晓?伏皇后血案未远,衣带诏忠魂犹在,这诏书,除了能骗骗他自己麾下的愚忠之辈,还能有何效用?”

张松身形矮小,但声音尖利:“更可笑者,竟敢革除大王宗室身份?他曹操有何资格?大王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谱系昭然,天下共知!岂是一纸被刀架在脖子上盖出的伪诏所能否定?此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殿内充满了对曹操的声讨与对檄文、诏书的批驳。群情激愤,尤其是武将行列,如赵云、张任等人,虽未多言,但紧握的拳锋和眼中燃烧的怒火,已表明他们的态度。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再续蜀汉的浪漫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