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号”的船身破开碧蓝的海面,激起的浪花像碎玉般飞溅,在船尾拖出条雪白的航迹。
胡八一和胖子并肩倚在船头的栏杆上,咸腥的海风卷着阳光扑面而来,把两人的脸晒得通红。
“你看那鱼!”胖子突然指着海里,嗓门拔高了八度,“跟小卡车似的!这南海底下是藏着龙宫吧?”
海水深处,一条青灰色的大鱼翻了个身,巨大的尾鳍拍起丈高的浪花,把阳光折射成七彩的光。
胡八一眯着眼望着那片翻腾的海水,心里却没胖子那么轻松。
他摸出烟盒抖出根烟,点上深吸一口,烟雾在风里瞬间散了:“这海看着敞亮,底下的门道比沙漠里的流沙还深。秦王照骨镜要是那么好找,也轮不到咱们来。”
“瞧你那怂样。”胖子撇撇嘴,“胖爷我啥阵仗没见过?当年在龙岭迷窟,蜘蛛精都没把咱咋样,还怕几条鱼?
再说了,这次不光是找镜子,珊瑚螺旋的珠蛋你忘了?那可是能换钱的宝贝!”
他拍着胸脯,唾沫星子飞溅:“上九天揽月咱不敢吹,下五洋捉鳖?胖爷我拎着马灯就能去!”
胡八一笑着摇摇头,刚想再说点啥,眼角余光瞥见船尾的太阳——那火球似的玩意儿正一点点往海里沉,把海面染得跟泼了血似的。
波浪晃悠着,红光在浪尖上滚来滚去,真像无数条红蛇在水里乱扭,看着让人心里发毛。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船尾传来。
黑瘦的少年古猜冲过来,他上身就穿件破背心,黝黑的胳膊上全是结实的小肌肉,一双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琉璃——那是天生的鱼眼,据说能在水里看清百米外的东西。
“师傅……叫”古猜指着船头方向,他普通话不是太好,脸都白了,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嘴里发出焦急声。
胡八一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是采珠的好手,常年跟大海打交道,胆子比同龄人大得多,能让他慌成这样,肯定不是小事。
“咋了?看见啥了?”他拽着胖子就往船头跑,“快!去看看!”
俩人跑到船头一瞅,全都愣住了。
前面的海面上,不知啥时候起了大雾。
那雾邪性得很,死死压在海面上,也就十几米高,跟头顶的天分得清清楚楚,界限分明得吓人。
更怪的是,雾里头冒出五股黑烟,笔直笔直地插向天上,看着就像一只从雾里伸出来的黑手,五指张开对着天,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是,海面上静得可怕。
刚才还哗哗响的浪头没了,连风都停了,“三叉戟号”像漂在一块巨大的蓝玻璃上,只有船底的螺旋桨还在“咕噜咕噜”地搅着水,声音在寂静里显得格外清楚。
“这他妈啥玩意儿?”胖子咽了口唾沫,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工兵铲,“黑狗血我可没带啊。”
胡八一没理他,转身就往船舱跑:“找明叔去!这老东西跑船多年,说不定知道这雾的底细!”
俩人冲进船舱时,明叔正抱着个酒瓶子,瘫在椅子上哼小曲,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
“慌啥?”他眯着眼扫了胡八一一眼,打了个酒嗝,“不就是平流雾嘛,海上常见得很。
等天亮雾散了,咱就到珊瑚螺旋外围了,到时候……嗝……采珠去……”
胡八一心里直犯嘀咕。明叔这张乌鸦嘴,说没事准出事。
他不敢大意,抓起船上的传音筒大喊:“所有人到甲板集合!都打起精神来!”
很快,雪莉杨、湄若、阮黑和多玲姑娘都到了甲板上。
阮黑是老舵手,脸色也凝重得很,盯着那雾里的黑烟直皱眉:“这雾来得太急,怕是不正常。”
“三叉戟号”慢慢放慢速度,跟蜗牛似的往前挪。
所有探照灯都打开了,光柱刺破雾气,却连二十米外都照不透,只能看见白茫茫一片。
船顶上还挂了盏桅灯,黄铜的灯座,玻璃罩子擦得锃亮,里面的油灯“噼啪”烧着——这是摸金校尉的老规矩,桅灯既能驱邪,又能卜吉凶,在海上还能当个信号灯,据说能防深海里的大鱼。
船一点点开进雾里,四周的雾气浓得像牛奶,连甲板上的人都只能看见个模糊的影子。
除了螺旋桨搅水的声音,啥动静都没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下这一艘船。
阮黑凑到胡八一身边,声音压得很低:“胡队,这雾邪性,散了之后指定要起大风浪。咱得抓紧时间,能在雾散前穿过外旋最好。”
胡八一点点头,走到船头找到雪莉杨。她正举着望远镜,眉头皱得紧紧的。
“能行吗?”他问,“以现在的速度,明天中午能到外旋不?”
“悬。”雪莉杨放下望远镜,脸色不太好看,“这雾里根本看不清方向,罗盘都有点不准了。强行加速太危险,万一撞上暗礁……”
话没说完,就听见胖子在甲板上扯着嗓子喊:“老胡!雪莉杨!快瞧那边!雾里有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