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三日游”套餐引发的轰动效应尚未平息,那场与熔岩地魔的惊险遭遇战,更是为星际探险蒙上了一层混合着危险与浪漫的传奇色彩。然而,对于秦洛和青岚宗最顶尖的科研团队而言,火星仅仅是人类迈向深空的第一步,是后院的一块踏脚石。他们的目光,早已投向了那片光芒万丈、孕育了太阳系所有生命与能量的终极源头——太阳。
“我们掌握了聚变,但仅仅是模仿了恒星最基础的能量释放模式。”秦洛在“星海开发联席会议”上,指着星图中央那颗炽热的光球,语气中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狂热,“恒星的内部,蕴含着物质与能量转化的终极奥秘,是验证我们理论、推动科学修仙迈向更高层次的钥匙。我提议,启动‘逐日计划’第二阶段——派遣特制探测器,穿越日冕,抵达光球层边缘,进行实地取样与分析!”
这个提议,让与会者连惊呼都发不出来了,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太阳?取样?
那可不是火星!那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亿万次氢弹爆炸的恐怖炼狱!是连神识都能瞬间汽化的绝对禁区!
一位须发皆白、专精火系神通的元婴长老颤声道:“秦……秦首席,可知太阳表面温度几何?可知日冕层等离子体湍流之烈?可知那太阳风与耀斑之威?古籍有载,上古有金乌血脉的大能试图靠近,亦被焚为灰烬,神魂俱灭!此非人力所能及啊!”
“正因为是禁区,才更值得探索。”秦洛目光坚定,“我们并非依靠肉身或传统法宝硬闯。我们需要建造一艘能够抵御极端环境、利用太阳本身能量的特种科研船!”
项目代号:“金乌”。
“金乌”探测器的设计,堪称将青岚宗目前所有的黑科技集于大成,甚至需要突破诸多理论极限。
第一核心:绝对防御。
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达数千度,日冕层更是达到百万度级别。传统的材料学和护盾技术在此面前如同纸糊。
秦洛提出了“动态灵能相变装甲” 概念。这种装甲由数层构成:最外层是能够反射绝大部分光辐射的“极光晶膜”;中间层是掺入了“混沌息壤”微粒的“仿生灵性复合材料”,能够在遭受能量冲击时瞬间改变物理状态,将热量转化为灵能并导向特定回路;最内层则是强大的“多维能量偏转护盾”,并非硬抗,而是利用复杂的灵能场,将袭来的高能粒子流和辐射“滑开”或导入储能单元。
这还不够,秦洛借鉴了“家用聚变宝盒”中“亚聚变”状态的能量控制理念,设计了一套“负能量冷却循环系统” ,在探测器表面形成一个微型的、持续吸收热量的“绝对零度区域”,与外部高温达成动态平衡。
第二核心:能量汲取与动力。
靠近太阳,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威胁,就是那无穷无尽的能量。“金乌”探测器不能只靠自身携带的燃料。
秦洛设计了“光压灵帆” 与 “等离子体虹吸引擎” 的组合。巨大的、由特殊灵材编织的“光压灵帆”,可以捕获太阳光子的动量,提供主要推进力,越是靠近太阳,推力越强。而“等离子体虹吸引擎”,则能主动吸取日冕层的高温等离子体,经过降频、净化后,一部分用于维持护盾和系统运转,多余的能量则储存起来,或用于紧急加速、变向。
第三核心:采样与探测系统。
目标并非深入太阳核心(那是不可能的),而是抵达相对“温和”的光球层边缘(约5800度)。采样臂需要由最耐高温的“星髓灵金”打造,并覆盖多层绝缘和冷却符阵。探测器内部集成了微型化的质谱仪、灵能波动分析仪、高维能量感应阵列等最精密的设备,力求在极端环境下,捕捉到最本源的太阳物质与能量信息。
第四核心:通讯与导航。
太阳强大的电磁辐射和引力场,对通讯和导航是巨大干扰。“金乌”配备了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超距通讯模块,确保数据能够实时传回。导航则依靠提前布置在太阳轨道上的信标,以及探测器自身强大的抗干扰惯性导航系统。
研发过程,比“青岚号”更加艰难。仅仅是测试“动态灵能相变装甲”的耐高温性能,就烧毁了数十个模拟实验台。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海量资源的损失。
就在“金乌”探测器进入最后组装阶段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不请自来,也为这次科考任务,平添了无尽的变数与……杀机!
域外天魔中的顶级掠食者——‘噬星者’!
这是一种极其罕见、以恒星能量为食的恐怖天魔!它们通常潜伏在恒星附近的异度空间,伺机吞噬太阳耀斑或日冕物质抛射释放的能量。而青岚宗准备探测太阳的举动,以及“金乌”探测器散发出的、与恒星迥异却又高度有序的灵能波动,如同在黑暗中点燃的灯塔,吸引了这头饥饿掠食者的注意!
它没有实体,更像是一团有意识的、扭曲的暗能量漩涡,其规模堪比小型行星!它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太阳引力圈的外围,等待着“金乌”探测器离开“青岚号”母舰,进入太阳辐射最强烈的区域,那时,将是它最佳的捕猎时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