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传媒顶层会议室的空调温度刚调到 24 度,出风口飘出的冷风裹着淡淡的速溶咖啡香 —— 是陆岩早上泡的,杯子还放在桌角,浅褐色的咖啡渍在杯壁上结了圈印子,像没擦干净的年轮。长桌上摊着《云襄传》的宣发方案,A3 纸打印的表格里,“线下路演城市” 一栏被陆岩用红笔圈了三个地名:苏州、杭州、南京,旁边还写着小字备注:“江南地区古风受众占比超 65%,贴合沈青瑶角色设定”。
成彦坐在对面,手里捏着支黑色水笔,笔帽被她转得 “咔嗒” 响。她盯着方案里 “角色访谈提纲” 那页,指尖在 “谈谈沈青瑶与古代书画的联系” 这句话下画了道横线,抬头时刚好对上陆岩的目光,声音里还带着点刚讨论剧情的热乎劲:“苏州路演可以加场书画体验活动,我上次研究《富春山居图》时,认识了苏州博物馆的王老师,他说能帮忙借几幅临摹本 —— 沈青瑶在剧里藏过一幅临摹的《墨竹图》,正好能呼应上。”
“这个主意好。” 陆岩刚要拿起笔记录,会议室门突然被 “咚咚” 敲了三下,力道又轻又急,像是怕敲重了惊扰什么。小夏抱着个深色物件站在门口,帆布包上的樱桃吊坠歪在一边,头发有点乱,显然是一路跑上来的,她喘着气,手里的东西用两层黑色绒布裹着,像捧着个易碎的古董:“陆总!彦姐!出怪事了!楼下保安送来个快递,没有单号,没有寄件人,就写了‘星耀传媒陆岩、成彦亲启’,快递员说‘是海外私人委托,必须亲手交,少一个人都不能拆’!”
成彦捏着笔的手顿了顿,笔帽 “啪” 地掉在桌上,滚到宣发方案的 “书画体验” 那栏停下。她抬眼看向小夏怀里的绒布包裹,那布的质感很特别,不是常见的快递包装,摸上去该是滑溜溜的,像她之前在博物馆摸过的云锦残片。小夏把包裹放在桌上时,还特意往成彦那边推了推,压低声音吐槽:“这快递跟谍战片似的,我刚才问保安,他说快递员戴着手套和墨镜,连声音都是压着的,说‘只负责送,别的别问’—— 彦姐,你说会不会是林枫搞的鬼?上次他截胡锐跑代言,就用了匿名邮件搞小动作!”
陆岩没接小夏的话,他伸手拿起包裹,指尖在绒布上轻轻蹭了蹭,眉头慢慢皱起来,连眉心的纹路都深了些:“不是林枫的风格。他喜欢搞明面上的打压,不会用这么‘讲究’的包装。” 他从抽屉里拿出个银色拆信刀,刀身很薄,是早年采访时获得的纪念品,平时用来拆重要文件,“之前调查沈慕辰时,海外渠道发过份资料,说他的私人信件都用定制绸布封套,银线绣沈家老宅的窗棂纹 —— 你看这绒布里面,是不是能摸到绣线的纹路?”
小夏凑过去,指尖刚碰到包裹,就 “呀” 了一声:“真有!细细的,像铁丝似的,但是软的!” 成彦也伸出手,指尖隔着绒布轻轻划了划,能清晰摸到交错的纹路,是老式窗棂的 “回” 字形,和她母亲铁盒子里那张旧照片上,男人西装袖口的花纹一模一样。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蛰了一下,不疼,却让她瞬间想起母亲上次在电话里的哭腔:“你爸当年穿的西装,袖口就有这种花纹,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陆岩慢慢拆开绒布,里面果然是个深棕色绸布封套,银线绣的窗棂纹在灯光下闪着细弱的光,针脚密得看不见接头,显然是手工绣的。他用拆信刀挑起封套的绳结时,动作慢得像在拆一件古董:“这种绸布是海外定制的‘云锦缎’,国内很少见,一尺布的价格能买件普通西装 —— 沈慕辰倒是舍得下本钱。”
“唰” 的一声,绸布封套被划开,里面掉出张米白色的纸,比普通贺卡厚三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块薄木片。纸的边缘烫着浅金,不仔细看会以为是光线反射,只有指尖摸上去才能感觉到细微的凸起。右上角的火漆印是暗红色,中间的篆书 “沈” 字刻得格外清晰,边缘没有一点毛边,成彦凑过去闻了闻,还能闻到淡淡的松脂香 —— 是用古法松脂做的火漆,不是市面上常见的化学合成品。
“这纸是‘宣纸改良款’,加了竹纤维,既能保存久,又不容易折坏。” 成彦拿起纸,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摩挲,能摸到明显的磅纹,像小时候在姥姥家摸过的老账本,“我研究古代书画时,王老师给我看过类似的纸,说是用来临摹古画的,一张纸要几十块 —— 沈慕辰用这个写邀请函,倒真把‘艺术’的调子拉满了。”
纸上的字是手写的,深蓝色墨水,字体是衬线体,笔画起落间带着点柳体的韧劲儿,比如 “谨邀” 的 “谨” 字,竖钩写得又直又稳,没有一点歪斜。内容很短,却字字讲究:“谨邀成彦女士莅临‘墨竹’私人艺术晚宴,于下月初三晚七时,在城西静园别墅,共赏海外回流书画珍品(含清代郑燮《墨竹图》临摹本)。盼以笔墨为桥,叙久违之情。—— 沈慕辰敬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