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号的星船外壳在靠近心灵之海时,泛起柔和的粉色光晕。这片星域没有实体的星球,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意识海洋”,海水是由纯粹的心灵能量构成,呈现出流动的雾状形态。当星船驶入海面,周围的能量立刻化作无数张模糊的面容——有凡界农夫的笑脸,有水蓝星潮汐师的温柔眼眸,有赤焰族铁匠的坚毅神情,这些面容擦肩而过时,会传递出清晰的情绪:喜悦、思念、坚定、期待。
“这里是宇宙所有生灵的‘心灵共振场’,”澜音的潮汐珠悬浮在半空,珠面映出海洋深处的景象:无数发光的“心灵气泡”在海水中沉浮,每个气泡里都包裹着一个生灵的信念,“气泡里的信念越坚定,光芒就越亮。你看那颗最大的,像不像凡界的共生源核?”
炎烈握紧手中的元素共生核,核体的七彩色光与心灵之海的粉色能量产生奇妙的交融,在船身周围形成一道彩虹光带。“赤焰星的先知曾说,心灵的距离比星轨的距离更重要,”他望着海水中不断变换的面容,“以前总觉得只要技术够强,跨域共生就能实现,现在才懂,若心不在一起,再先进的星船也跨不过隔阂。”
赵禾从货舱取出光肥与影壤混合而成的“心壤”,撒向心灵之海。土壤落入海面的瞬间,竟长出一片小小的绿芽,芽尖顶着一颗透明的露珠,露珠里浮现出跨域学堂孩子们的笑脸——他们正在种植从灵植星域带回的种翼草,彼此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却配合得无比默契。
“植物的根系能扎根土地,心灵的根系能扎进彼此的信念里,”赵禾小心地记录着绿芽的生长数据,“这株‘同心草’长得越快,说明我们与其他星域的心灵连接越紧密。”
当传承号深入心灵之海的核心,一座由心灵能量构成的“信念灯塔”出现在前方。灯塔的塔身刻满了宇宙中所有文明的共生符号,塔顶的光芒能穿透时空,与凡界的共生树、水蓝星的潮汐核心、赤焰星的熔炉产生共振。一群由纯粹心灵能量构成的“心语者”围绕着灯塔旋转,他们没有固定的形态,会根据接触者的心灵状态变换模样。
“你们终于来了,”一位心语者化作阿玥的模样,声音带着温和的力量,“第七件共生信物‘心灵晶’,就藏在灯塔最顶层,但它只认‘纯粹的共生信念’,不认技术或力量。”
炎烈第一个尝试靠近灯塔,当他走到塔门前,塔身突然浮现出赤焰族与冰晶族百年前的战争画面——火焰烧毁了冰晶宫殿,寒冰冻结了赤焰族的农田。画面中的痛苦情绪扑面而来,炎烈的脚步下意识地停住,元素共生核的光芒瞬间黯淡了几分。
“你心中仍有‘对立’的阴影,”心语者的声音变得严肃,“虽然你努力推动两族合作,但潜意识里还觉得火焰与寒冰本就该相互排斥,这种隐藏的信念会成为阻碍。”
炎烈闭上眼睛,回想在矿晶星域与冰晶族工匠共同锻造韧坚晶的场景,回想冰火域的冰焰如何用平衡能量打动自己,那些真实的温暖瞬间化作暖流,驱散了画面中的阴霾。当他再次睁眼,战争画面已变成两族孩童一起玩耍的场景,塔门无声地滑开。
“真正的接纳,是从心底相信‘差异本就是共生的一部分’,”心语者赞许地点点头,化作陈睿轩的模样,引导澜音走向第二层塔门。
澜音面对的考验是“牺牲与保留”的抉择——塔门浮现出一幅画面:水蓝星遭遇罕见的潮汐灾难,若要拯救族人,必须引动凡界的地脉能量,而这可能导致凡界灵湖干涸。画面中的两难让澜音握紧了潮汐珠,珠面映出陈思语的身影——她曾说“共生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是找到彼此都能承受的平衡”。
“潮汐有涨有落,付出也该有来有回,”澜音轻轻转动潮汐珠,引导水蓝星的潮汐能量与凡界的地脉能量在画面中形成循环,既缓解了水蓝星的灾难,又让凡界的灵湖通过雨水得到补充,“真正的共生,是懂得‘互助’而非‘牺牲’,就像潮汐与月亮,相互牵引却不相互消耗。”
画面中的危机解除,第二层塔门应声而开。
赵禾的考验最为特别,塔门没有浮现画面,而是直接传递出无数生灵的“质疑声”:“跨域种植只是浪费资源”“不同土壤的植物本就不该强行共生”“你做的这一切,最终只会让物种变得不伦不类”……这些声音尖锐而真实,像无数根细针扎向心底。
但赵禾没有动摇,他想起在灵植星域看到的记忆蕨画面——根语者与星心树相互守护的坚定;想起凡界农田里,异星种子与本地作物交织生长的繁茂;想起跨域学堂的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为共生草浇水时眼中的期待。这些画面化作坚固的盾牌,挡住了质疑声的冲击。
“所有伟大的改变,开始时都被质疑,”赵禾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就像最初的共生树,谁能想到它能长成连接各族的纽带?植物从不会质疑土壤是否‘合适’,只会努力扎根,我们也该如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