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皇宫,坤宁宫。
晚饭的点儿,朱元璋背着手,溜溜达达地就过来了。
按理说,这皇帝当的,全天下都是他的,想上哪儿吃饭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可朱元璋就爱往自个儿媳妇马秀英这儿跑。
没别的原因,舒坦。
可今天这脸上,却像是挂了两个秤砣,沉甸甸的,就差没在脑门上刻四个大字——“朕不高兴”。
手里,还捏着两份刚从江宁县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
马皇后正指挥着宫女摆放碗筷,都是些家常菜,一瞅见自家男人那副既委屈又憋闷,像个受气小媳妇似的的样子,心里就跟明镜似的。
能让他朱元璋露出这种表情的,满天下,掰着指头算,也不可能超过一个手掌。
而最近,能让他如此纠结的,除了那位新出炉的李先生,不做第二人想。
她也不急着问,给朱元璋盛了碗汤,这才柔声笑道:“重八,今天这是怎么了?哪个不长眼的又惹着你了?跟咱说说,咱给你出出气。”
朱元璋一屁股坐下,把那两份密报往桌上一拍,闷着声儿道:“妹子,你自个儿看看吧。”
这第一份密报,写的是李去疾在城外遇袭的经过。
朱元璋刚才看的时候,眉毛拧得越紧,看到十几个悍匪设伏,目标还是活捉时,他眼里的杀气几乎要凝成实质。
好大的狗胆!
咱刚给李先生安了个“军械司特许研发所”的牌子,这边就有人敢动他?这是打谁的脸?这是在刨他大明的根儿!
可当他看到后面的内容时,那股子皇帝的怒火,又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给冲淡了。
密报是都尉府的密探写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没见过世面的惊骇。
说什么,当时那情况,千钧一发,他的人和常遇春都准备动手了,结果李先生气定神闲,跟没事儿人一样。
然后,他那三个娇滴滴的侍女,一人掏出一根铁管子。
再然后,就是“轰”的一声雷鸣。
悍匪的胸口,炸开一个血窟窿,当场去世。
又是两声雷鸣,又是两个悍匪倒地。
整个过程,快到密探们连拔刀的机会都没有。
写密报的那个都尉府高手,最后用颤抖的笔迹写下了一句判断:疑似仙家雷法,非人力所能及也。
雷法?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他当然不信是什么雷法,
李先生虽然能控制雷电,但他说过,用雷电杀人,是愚蠢至极的做法
但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杀人方式,让他这个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马上皇帝,都感觉后背有点发凉。
他压下心头的震撼,拿起第二份密报。
这份是江宁知县赵德芳写的。
他特许这位县令,可以联系都尉府密探,上传密报。
这份密报里,赵德芳声情并茂,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为了维护李先生尊严,不惜对抗豪强、刚正不阿的绝世青天。
朱元璋撇了撇嘴,对赵德芳那点小心思看得一清二楚。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赵德芳在密报里提到了那“铁管子”的正式名称。
“燧发短铳”。
并且,明确指出,这是李先生为军械司新研发的利器。
朱元璋看到这儿,本该是龙颜大悦,高兴得蹦起来才对。
为朝廷研发神兵利器,直接把成品给你干出来了,而且性能远超预期,这是什么?
这是天降横财啊!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可朱元璋,他就是高兴不起来。
他心里憋得慌,跟吃了个苍蝇似的,不上不下,堵得难受。
为啥?
因为这事儿,透着一股子“失控”的味儿。
“军械司特许研发”的文牒,今天中午才送到李先生手里。
这才过去几个时辰?
一天都不到!
李先生是什么时候造出这“燧发短铳”的?
总不能是咱这边的“军械司”牌照刚送到,那边他就“咔咔”两下给搓出来了吧?
他不是神仙下凡,是仙人转世,法力全无。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个懂得多点的凡人。
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玩意儿,他早就有了!
早就藏着掖着,没告诉咱!
直到今天,拿到了自己这个皇帝的“准生证”,他才“顺理成章”地拿出来!
朱元璋心里这个别扭啊。
换个人,但凡大明疆域里有任何一个人,敢私藏这种威力巨大、远超时代的大杀器,他朱元璋二话不说,抄家灭门的圣旨当晚就出应天府了。
私藏军械,等同谋逆!
你有什么好东西,不先献给国家,献给他这个皇帝,你藏着掖着,你想干什么?
不是想造反是什么?
可这事儿搁在李先生身上,他就没法这么想。
他能理解,也能想通。
如今天下初定,这几年才稍微安稳一些,李先生如今凡人之躯,手里没点防身的家伙事儿,那能行吗?换了是咱自己,也得留一手啊。
可理解归理解,这心里头,就是不得劲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