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以为读书,比的是谁嗓门大?谁拳头硬?谁更会出风头?”
“错!”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比的是这水磨的功夫!是这滴水穿石的恒心!更是这藏在细微之处的德行!”
他的目光落在朱棣身上,那眼神看得朱棣心里一阵发毛。
“你很聪明,也很有胆气,像咱。但你的胆气,都用在了跟兄弟争强斗狠上!你的聪明,都用在了跟先生顶嘴抬杠上!格局,小了!”
朱棣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头垂得更低了。
朱元璋这才转向那个依旧不知所措的朱橚,脸上的神情缓和下来。
“老五。”
“儿……儿臣在。”朱橚吓得又是一哆嗦。
“你很好。”朱元璋点点头,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不争不抢,不显不露,只管埋头做好自己的事。这才是成大事的器量。”
说完,他大手一挥。
“都给咱滚回去,好好反省反省!”
“朱橚,明日一早,收拾妥当,随你大哥出宫!”
“儿臣……遵旨!”朱橚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
几个皇子躬身告退。
朱元璋看着另外几个儿子失魂落魄的模样,眉头一皱。
“都给咱把腰杆挺起来!”
他声音一提,如洪钟大吕!
“这次是老五,不代表下次还是他!”
“那位‘高人’就在那里,不会跑!”
“机会,有的是!就看你们谁,能凭自己的本事,给咱抓得住!”
“下一个,或许就轮到你们了!”
刚刚还如斗败公鸡的朱樉、朱棣几人,精神猛地一震!
是啊!
这次输了,下次还有机会!
一股新的斗志,在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看向兄弟们的眼神,再次充满了狼性的竞争火焰。
几个皇子再次躬身退下,离去的脚步,都变得铿锵有力起来。
朱棣走在最后,他紧紧攥着拳。
那股挫败的怒火并未熄灭,反而像被投入了锻炉的铁块,在千锤百炼之下,烧得更加通红,也变得更加坚韧。
他转过头,看了一眼身旁还晕乎乎的五弟朱橚,眼中的斗志,变得前所未有的旺盛。
看着儿子们离去的背影,朱元璋脸上的威严瞬间垮掉,嘴角咧开,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走到马皇后身边,得意地邀功:“妹子,你看咱这一手,怎么样?”
马皇后无奈地白了他一眼,嗔怪道:
“你啊,就爱看他们兄弟几个斗得跟乌眼鸡似的。”
“这哪是斗?”朱元璋接过汤碗,美滋滋地喝了一大口,“这是竞争!是磨砺!”
他心中暗爽不已。
李去疾的“衡算赋分法”和“玄策御术经略”,是真他娘的好用!
几句话,画一个饼,就把这群精力过剩的狼崽子,治得服服帖帖!
这要是再多来几个法子,咱这大明朝的江山,岂不是稳如泰山了?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一辆毫不起眼的青布马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了应天府的南门。
车内,朱元璋与马皇后坐在一侧,都换上了一身寻常富户的衣裳。
另一侧,朱标的身边,正襟危坐着一个瘦小的身影。
正是五皇子朱橚。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细棉布衣,小脸因极致的激动与紧张而涨得通红,一双小手死死攥着衣角,指节都已发白,整个人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
他即将要去见的,可是父皇和大哥口中,能“掌控雷电”、“点石成金”的在世仙人!
仙人,会是什么样子?会喜欢自己吗?
朱元璋看着他这副没出息的样子,心里好气又好笑。
他和妹子生的儿子,个个英气勃发,怎么到了老五这里,胆子就这么点儿。他清了清嗓子:
“老五。”
“啊?儿臣在!”朱橚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猛地抬头,声音都劈了叉。
“瞧你那点胆子。”朱元璋没好气地轻斥一句,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软垫上,语气随意地问道:“想好了没?待会儿见了那位‘高人’,打算学点什么‘仙术’?”
不等朱橚回答,他便自顾自地敲打起来:“是不是也跟你那几个哥哥一样,惦记着那掌控雷电的本事,?”
朱元璋的眼神里藏着一丝审视。
他心里早有计较,李去疾那些东西是双刃剑,那些能富国强兵的“仙器”、“仙术”,多多益善。
但某些足以动摇人心的“理论”,却得慎之又慎。
今天,他得先给老五把规矩立下。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朱橚在短暂的慌乱后,竟用力地摇了摇头。
“父皇,儿臣……不想学那个。”
嗯?
朱元璋微微一愣,连一旁的马皇后和朱标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
这回答,出乎他们意料。
“那你小子想学什么?”朱元璋来了兴趣,身子微微前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