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又一次从噩梦中猛地惊醒,心“砰砰”直跳,像要从嗓子眼儿蹦出来。
窗外那棵老槐树的影子,像个张牙舞爪的怪物,顺着月光缓缓爬上了供桌。
供桌上香炉里那半截残香,冷不丁“噼啪”一声炸响,吓得父亲手一哆嗦,搪瓷缸“哐当”落地,里面泡着的艾草水溅了一地,正好洒在供桌下那双褪色的千层底布鞋上,鞋尖洇出了深褐色的水痕,就像滴上了陈旧的血迹。
“又冷了?”母亲在灶台后探出头来,手里还攥着半截烧火棍,脸上带着一丝担忧。
父亲没吭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供桌底下那捆用红绳捆着的棉絮。
月光透过雕花窗棂,细碎地洒在棉絮上,那些光斑晃得他眼睛发花,恍惚间,竟觉得像极了奶奶临终前,那浑浊眼珠里游动的磷火,透着股说不出的阴森劲儿。
后半夜,凉风“呼呼”地吹起来,父亲光着脚,摸黑走到西厢房。
月光下,那捆棉絮竟自己慢慢散开了,像是有双无形的手在摆弄。
棉絮间,几根灰白的长发纠缠在一起,在风中微微颤动。
父亲一下子就想起奶奶去世前,嘴里总念叨着“梳头”,一想到这儿,他喉咙突然像被一团浸水的棉花堵住,又闷又难受。
天刚蒙蒙亮,天边才泛起一丝鱼肚白,父亲就把那捆棉絮抱到了后院。
他拿起铁锹,刚插进土里,就听见堂屋传来一阵木梳刮过头皮的“沙沙”声,那声音不大,却像针一样扎进他耳朵里。
父亲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抄起铁锹转身,只见母亲正蹲在供桌前,那双手就跟枯树皮似的,正往香炉里塞着什么东西。
“妈!”父亲喊了一声,声音不自觉地带着颤儿,“您拿的什么?”母亲猛地转过头,眼白泛着青灰,看上去怪吓人的。
“给你奶奶送梳子啊。”母亲说着,摊开掌心,那把豁口的桃木梳上缠着几根打结的白发,在晨光里竟泛着诡异的蓝光,就像有什么东西附在上面。
后院突然传来“扑通”一声,像是有什么重物掉了下去。
父亲心里一紧,撒腿就往回跑。
等他冲过去时,铁锹尖正插在棉絮堆里,搅出个黑黢黢的洞。
紧接着,井水从地底渗了出来,还带着一股腐烂的枣花香,父亲一闻就知道,这正是奶奶生前最爱腌的蜜枣味,可现在闻起来,却让人直犯恶心。
村医张瘸子听说这边出了事,赶紧提着药箱匆匆赶来。此
时,井水已经“咕噜咕噜”地漫到了门槛。
张瘸子皱着眉头,蹲在井沿往下看,浑浊的水面突然映出一张扭曲的脸,吓得他一哆嗦。
“周家大嫂...”张瘸子赶紧抓住父亲的胳膊,声音都变了调,“你记不记得你奶奶出殡那天?”
父亲听他这么一说,浑身一阵发冷。那年他才十二岁,清楚地记得棺材里飘出缕缕银丝,跟奶奶平时总梳不顺的白发一模一样。
张瘸子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手还有点抖,打开一看,里面是半截断裂的玉簪。
“你奶奶下葬前,有人看见她在梳头...”张瘸子压低声音说道。
张瘸子话还没说完,井水突然“咕嘟咕嘟”地沸腾起来,像烧开了锅似的。
紧接着,无数苍白的手臂破水而出,每只手上都攥着半截发黑的麻绳。
父亲定睛一看,最前面的那只手里,正紧紧攥着奶奶那把桃木梳,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父亲心里又惊又怕,决定去阁楼找找线索。
阁楼的木箱里,有本泛黄的族谱,父亲翻开来,上面记载着:光绪二十三年,周家太奶奶周李氏因为私通被沉井。
下葬那天,井水突然涌出七朵红莲。族里的老人们吓坏了,连夜用铁链锁住井口,结果却在锁链上发现缠着几根女人的头发。
“你奶奶的梳子...”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从背后抱住父亲,父亲这才发现,母亲脖颈处浮出一块青紫色的淤痕,看着怪渗人的。
“那梳子本该随棺材入土的。”母亲一边说着,手指一边抚过梳齿。
父亲突然看见梳齿间卡着一片干枯的指甲盖,像是从死人手上掉下来的,他差点没吐出来。
后半夜,父亲刚迷糊着,就被井台传来的抓挠声惊醒。
他披上衣服,走到院子里,月光下,井水倒映着一个穿月白衫子的女人,正对着水面慢悠悠地梳理头发。
她的发梢滴着黑水,每滴水珠落地,竟化作一只只血红色的蜘蛛,在地上乱爬,父亲看得头皮发麻。
中元节那晚,月亮又大又圆,却透着股说不出的阴森。
父亲咬了咬牙,把那捆棉絮和梳子一股脑儿地扔进了灶膛。
火苗“轰”地一下蹿起老高,映出一个佝偻的人影蹲在房梁上。那人影突然开口说话了,声音就像是从深深的井底传出来的,又闷又哑:“没烧透啊...”
父亲一听,火冒三丈,抄起火钳就想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