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宗后山的闭关室依山而建,通体由吸灵玉砌成,室内灵气浓度是外界的三倍有余。荆仪江走进闭关室,石门在身后缓缓闭合,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他盘膝坐在中央的蒲团上,将十颗筑基丹与混沌剑、黑石一同放在身前,深吸一口气,正式开始闭关。
首先要做的,是巩固刚突破的筑基期修为。荆仪江取出一颗筑基丹服下,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温和的灵力涌入丹田。他运转《混沌天诀》,引导这股灵力围绕灰色的筑基丹流转,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海。之前突破时过于仓促,丹田内的混沌气尚有几分紊乱,此刻在筑基丹的滋养下,紊乱的气息渐渐平复,筑基丹的光泽也愈发凝实。
三日时间,荆仪江接连服用了五颗筑基丹,丹田内的混沌气终于稳定下来,修为彻底稳固在筑基初期巅峰,距离筑基中期仅一步之遥。但他并未停下,而是将注意力转向《混沌天诀》的第三式 —— 传承记忆中记载的 “混沌归墟”,这一招能将混沌力凝聚成点,爆发时可破万法,尤其克制魔道的邪异灵力。
他手持混沌剑,尝试引动丹田内的混沌气灌注剑身。可每当混沌气触及剑刃,便会不受控制地逸散,仿佛剑刃与混沌气之间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荆仪江接连尝试了数十次,不仅毫无进展,反而因灵力耗损过多,脸色泛起几分苍白。
“为何无法引动?难道是我对混沌力的掌控还不够?” 荆仪江皱紧眉头,心中有些焦躁。三日后魔道就要来袭,若不能领悟新招式,仅凭之前的两式,未必能对抗墨尘那样的筑基后期强者。
就在这时,胸口的黑石突然发热,一道柔和的灰色光芒笼罩住混沌剑。剑身上原本模糊的混沌纹路瞬间清晰,竟与荆仪江丹田内的筑基丹产生了共鸣。他心中一动,尝试将混沌力通过黑石传导至剑身 —— 这一次,混沌气不再逸散,反而顺着纹路在剑刃上流转,形成一道细密的灰色光纹。
“原来如此!黑石与混沌剑本是同源,需借黑石为媒介才能完美融合混沌力!” 荆仪江茅塞顿开,再次运转《混沌天诀》。丹田内的筑基丹旋转加速,混沌力源源不断地通过黑石涌入混沌剑,剑刃上的光纹越来越亮,最终凝聚成一个黄豆大小的灰色光点,悬浮在剑尖。
“混沌归墟!” 荆仪江低喝一声,手腕轻抖,光点射向闭关室的石壁。看似微弱的光点,却在接触石壁的瞬间爆发出恐怖的力量 —— 石壁上没有留下任何裂痕,内部却传来 “咔嚓” 的碎裂声,吸灵玉制成的石壁竟被混沌力从内部震碎!
“成功了!” 荆仪江心中大喜。这 “混沌归墟” 看似破坏力不强,实则能将力量凝聚于一点,专门攻击敌人的丹田或经脉,对付魔道修士再合适不过。他收起混沌剑,摸了摸胸口的黑石,眼中满是感激 —— 若不是这传承至宝,他恐怕还需多日才能领悟这一招。
此时,闭关室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是李长老的声音:“荆师侄,魔道大军已在百里外集结,你若闭关结束,还请速到前山议事。”
荆仪江心中一凛,没想到三日之期竟过得如此之快。他起身推开石门,只见李长老站在门外,神色凝重:“墨尘联合了黑风谷谷主黑熊、血煞门门主血无常,共带了三百余名魔道修士,其中筑基期修士就有二十余人,实力远超我们预期。”
两人快步向前山走去,沿途可见青云宗弟子正在布置防御:外门弟子在山道上埋设阵法,内门弟子手持法器巡视,长老们则在山门处刻画防御符文,整个宗门都笼罩在大战前的紧张氛围中。苏清月与林婉儿也在其中,苏清月的水云佩泛着蓝光,正在协助刻画符文;林婉儿则指挥外门弟子搬运灵石,为阵法提供灵力。
“荆师弟!” 林婉儿看到荆仪江,快步迎了上来,“你闭关结束了?听说你领悟了新招式?”
“嗯,幸不辱命。” 荆仪江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弟子们,“宗门准备得如何了?”
苏清月走了过来,脸色有些沉重:“我们目前只有十位筑基期长老,内门弟子中筑基期修士也仅有十五人,硬拼恐怕不是对手。李长老已经派人向邻近的清风门求援,但清风门距离较远,恐怕无法及时赶到。”
几人很快来到前山的议事厅,青云宗宗主玄真道人正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看到荆仪江,玄真道人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荆师侄,你突破筑基期后,又领悟了新招式?”
“回宗主,弟子已领悟《混沌天诀》第三式‘混沌归墟’,可克制魔道灵力。” 荆仪江躬身答道。
玄真道人点了点头,语气稍缓:“好!有你这混沌传承,我们便多了几分胜算。如今魔道大军已到百里外的黑风岭,预计明日清晨便会抵达山门。我们的计划是:由五位长老带领内门弟子守护山门阵法,另外五位长老与我一同坐镇主峰,随时支援;荆师侄,你与苏师侄、林师侄带领二十名内门弟子,作为机动力量,若阵法出现破绽,便及时补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