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 第178章 老二想要驻扎后世

大年初一的紫禁城,红墙映着初升的朝阳,琉璃瓦上还残留着昨夜未消的霜花。

朱元璋身着玄色十二章纹龙袍,却未佩玉带,只在腰间束了条明黄丝绦。

这已是他能容忍的最大“从简”。

在他的身后,跟着二十余位皇家子嗣,太子朱标率领弟弟们垂首而立,朱樉走在次子的位置,藏在袖中的手却悄悄攥紧了侧妃邓氏昨夜塞给他的那枚暖玉。

太庙的祭祀乐声比往日短了三刻钟,礼部尚书詹同捧着简化后的祝文,声音都带着几分不自在。

当朱元璋以“礼贵诚而非繁”为由,将三献之礼改为一献时,礼部与太常寺的人岁觉得有些不妥,可终归他们也省了麻烦不是?

礼毕,朱元璋望着太祖神位,忽然抬手挥了挥:“都散了吧,咱给你们放假五天依旧有效,今日尔等都各回府陪家人去。”

此言一出,不仅文武百官愣住,连朱标都微微抬头。

往日此刻,官员们在祭祖完毕后,文武百官都会随着老朱去奉天殿排班朝贺。

今年虽然之前朱元璋说过给官员放假五天吧,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放假归放假,祭祖的大日子肯定不会有什么变动。

可哪成想,如今皇帝一句“放假”就要遣散他们,这让他们都感觉有些不真实。

直到礼部尚书带头走出太庙时,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议论:

“若不是高阳秋先生,咱们哪得这等福气?”

对此,礼部尚书陶凯深以为然。

想起去年此时,他们礼部为了筹备元日祭祖和朝会,他们整个上下官员可是在衙署连熬了五个通宵才筹备好。

再看看此时,办了差事就能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对于他们礼部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美事儿!

大年初二的坤宁宫,地龙烧得正旺。

高阳秋刚踏入暖阁,就看见马皇后正亲手给朱元璋剥砂糖橘。

这橘子是砂糖橘,因为过年,高阳秋特意从现代成箱成箱拉回来的。

老朱可得意这口呢,而且现在老朱的内帑算是有点小钱了,他不仅给自家儿子们送过去不少,就连给嫔妃们的各个宫也一家分了最少两箱。

“诺,阳秋,吃个砂糖橘。”

等高阳秋坐下后,马皇后亲自递给高阳秋一个剥好的,这惹得老朱一阵白眼:

“妹子,你自己吃,高小子还年轻,你让他自己剥呗!”

一听老朱这话,高阳秋倒也来了劲儿,他一把从马皇后手里接过砂糖橘,笑眯眯看向老朱道:

“叔,你知道个啥,这说明我婶子疼我,没把我当个外人。你看看你,啧啧啧,你这格局就小了!离我婶子差远了!”

“嘿,你狗日的,是不是来讨打?”朱元璋也乐了,他作势就要挽袖子。

朱标带着太子妃常氏坐在下首,他现在已经对高阳秋和自家父皇这总是开玩笑的事儿免疫了。

可太子妃常氏怀里抱着的朱雄英却不干了!

“皇爷爷,你不许欺负叔叔!”小家伙像个小大人一样,义正辞严,“你要是敢动叔叔一下,我...我...我就让皇奶奶打你屁股!”

众人看小家伙这么维护高阳秋,都是哈哈大笑。

而高阳秋则一把把小家伙抱到了怀里,狠狠在他小脸上亲了一口。

甚至亲完后,高阳秋还得意地对着老朱甩了个眼神。

那意思好像就是在说:你看,这娃啊,谁带跟谁亲!

高阳秋这个挑衅的眼神,无疑让老朱又是一阵吹胡子瞪眼。

等闹够了后,马皇后这才说起了今天把高阳秋招来的事情:

“阳秋啊,昨日祭祀完毕后,樉儿带着他的侧妃邓氏来见我。那孩子跪在地上说,愿将秦王爵位让出,他自己则带着侧妃去后世守着那些我大明的产业。”

说着,马皇后叹了口气,“我原以为他是胡闹,可他说‘与其在京城争闲气,不如去给大明拓片新天地’,倒让我想起你常说的‘开眼看世界’。于是,咱把樉儿的想法昨晚跟你叔说了说...”

这时,朱元璋突然插话:“咱起初听闻当真是火大!藩王就藩是咱定下的祖制,而且藩王是干什么的,那可是为我大明戍边的,哪能有他想走便走的道理?

可后来咱一想,我大明在后世那些产业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咱总得有个信得过的人盯着。

再说了,阳秋你说的对,当年,确实是咱有些对不住老二,因此咱也就不气了。

只不过,你说,如果真让老二去后世,这事儿靠谱不?”

就在朱元璋话音刚落,朱标适时开口了:

“父皇,二弟性子急躁了些,但此次主动请命,可见是真有悔悟。而且,您也知道,二弟从小跟邓氏青梅竹马,他之前也曾跟儿子谈过心,他想要真心对待邓氏。

所以儿臣觉得倒是也可以让二弟去试试,毕竟他将来若能在后世稳住阵脚,我大明日后肯定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

朱元璋听朱标说完,则是轻轻点头,似乎是对朱标的这个说法感觉还算满意。

要知道,朱元璋虽然杀伐果断,但他最怕的就是兄弟阋墙。

再加上,历史上不也书写着自家老四抢了侄子的皇位?

因此,刚开始朱元璋是不愿意让老二朱樉去后世掌握一大批资源的。

毕竟,在老朱看来,老二这一辈还好说,但如果将来老二的后代对大明有了二心,该当如何是好?

于是,针对这一点,老朱与马皇后还有朱标讨论了好一会。

最终,他们才决定的把高阳秋叫来出出主意。

对于几人的困惑,高阳秋沉吟片刻,说道:

“叔,婶子,其实我以为此事可行。

但需立三个条件:其一,老二需写下誓书,永不再回大明本土,断绝与藩王旧部的往来;

其二,对于在现代的产业,大明需要派人打理,老二只是负责总体。

其三,老二将来再开拓出来的产业,大明可进行扶持,不过他每年需向内帑上缴一定的‘拓土税’,以证其心。”

喜欢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