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被休后,她守着破院种田求生 > 第259章 肥薄之争

春去夏来,日头一日烈过一日。村后那八块标识分明的黄粟试验田,在经历了春雨的滋润与春风的抚慰后,已然褪去稚嫩,进入了决定最终收成的关键生长期。往日里那些对李青禾这般“折腾”心存疑虑的村人,如今路过田边,也忍不住要多看几眼,私下里议论比较着那八块田里截然不同的景象。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乙字田与丙字田。

乙字田,那是下了“厚肥”的,基肥施足了腐熟畜肥一石,外加三升豆饼,可谓下了血本。初时,这田里的黄粟苗确实长得油绿粗壮,高出旁田一截,惹得负责照料的老农钱老憨颇有些自得,逢人便夸自己伺候得精心,认定这高产是十拿九稳了。

然而,随着植株拔节抽穗,进入盛夏,情形却渐渐不对了。乙字田的黄粟长得过于茂盛,枝叶肥厚,秆子虽高,却显得有些虚浮不够坚实。前几日一场不算猛烈的夏雨过后,伴着些许微风,乙字田竟出现了大面积的倒伏!那些原本昂首挺立的植株,此刻东倒西歪地瘫在泥泞里,穗头沾泥,眼看就要霉变,减产已成定局。钱老憨蹲在田埂上,看着自己精心伺候的“心血”变成这副模样,捶胸顿足,又是心疼那白费了的肥料,又是百思不得其解:“肥多还不好?这……这黄粟怎如此不识好歹!”

反观旁边的丙字田,标识上写着“薄肥”,仅施了五斗草木灰。这里的黄粟,长势远不如乙字田那般“嚣张”,植株略显清瘦,秆子也不算最高,但通体透着一股韧劲,根系抓地极牢。同样的风雨过后,丙字田里除了边缘几株稍有倾斜,绝大部分植株依旧稳稳站立,穗头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黄绿色,籽粒灌浆饱满,眼见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丰产年景。

除了这肥力之争,戊字田(早播)与己字田(晚种)也分出了高下。早播的戊字田,因抢得了早春的些许地温,生长期更长,植株更为健壮,穗头也更大些;而晚种的己字田,则明显矮小一截,穗粒也稀疏不少。庚字田(密植)与辛字田(疏种)的对比更是触目惊心:密植的庚字田,因植株间争夺阳光养分,长得细高羸弱,穗小粒瘪;而疏种的辛字田,通风透光极佳,每一株都得到了充分的生长空间,虽总株数少,但单株产量极高,整体算来,竟远超密植的庚字田。

鲜明的对比,无声地诉说着自然的法则,冲击着村民们固守的经验。往日里认为“肥多力大”、“种密收多”的老观念,在这八块活生生的试验田面前,被击得粉碎。

李青禾每日巡田,将每一块田的长势、抗逆性、预估产量都详细记录在册。她深陷的眼窝里,是洞悉规律的平静。待黄粟成熟,亲自监督收割、脱粒、称重,将最终的数据一一核实。

结果毫无悬念:丙地(薄肥)、辛地(疏种)、戊地(早播)的亩产,远远超过了对应的乙地(厚肥)、庚地(密植)、己地(晚种)。尤其是那乙地,因倒伏霉变,产量竟是最低!

数据确凿,事实胜于雄辩。

李青禾回到工坊,闭门两日。她用那嘶哑的嗓音,将这次试验的观察与结果,反复斟酌,提炼精髓,口述由略识字的周娘子记录,再亲自修改。她不说空泛的大道理,只将最直观的对比与最实用的结论写下。

最终,一份名为《肥力三宜诀》的薄薄册子,在东塘工坊内印制了出来。用的依旧是廉价的草纸,以工坊记账的笔墨手抄数份,再由识字的人分头誊抄扩散。

册子开篇便是直指核心:

“田有肥瘦,力分强弱,不可一概而论。

肥田力足,植株易旺,若再密植,通风不畅,根茎孱弱,遇风雨则倒伏,籽粒反而不实。故曰:肥宜稀植。

瘦田力薄,植株难旺,若再疏种,地力空耗,杂草争肥,收成寥寥。故当瘦宜密种,以众株之力,共抗贫瘠,挤压草隙,反可得益。

更需适时早播,抢天时;深锄细耕,蓄地力。此三宜者,肥、密、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文字旁,还配着简单的图示,对比肥田倒伏与瘦田稀收的惨状,以及稀植的肥田与密植的瘦田的丰饶景象。

这《肥力三宜诀》虽只薄薄数页,所言更是针对黄粟这一新引作物,但其蕴含的“因地制宜”、“过犹不及”的道理,却深深震撼了所有看到它的农人。钱老憨捧着册子,看着上面“肥宜稀植”四个字,再想想自己那倒伏的乙字田,老脸通红,半晌,重重叹了口气:“服了!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今日才算开了窍!”

张寡妇也拿着册子,对她那正在学习记账的儿子道:“瞧见没?读书识字明白道理,连种地都能种出花儿来!死力气,不如活脑筋!”

这份《肥力三宜诀》很快便在村中传开,继而通过桥市,流向周边乡里。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家的田地,讨论着如何根据田力调整种植密度,如何把握播种时机。一场源于八块试验田的“肥薄之争”,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上延续了千百年的种植习惯。

塘埂方向。 夏夜蛙声一片, 月华如水。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 不知何时已立于试验田旁。 浑浊的目光…… 掠过那已然收割、只剩下茬口的八块土地, 仿佛还能看到夏日里那场无声却激烈的生长竞赛。 目光最终, 投向工坊那扇还亮着灯的窗户。

枯槁的嘴唇…… 极其艰难地…… 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的、仿佛也凝结了数据与汗水的声响, 缓缓地吐出:

“……肥——……” 声音顿了顿, 似在咀嚼这适度与过量的辩证。 “…——薄——…” “…——诀——…” 下颌极其缓慢地、 带着一种对实践经验升华为普遍规律的深沉确认, 向下一点。 “…——实——!”

“肥薄诀实——!!!”

声音落下。 他身影融入皎洁月色与阵阵蛙鸣。 窗内, 李青禾吹熄了灯。 一场田间的争论已然平息, 而一种名为科学种田的星火, 正随着那薄薄的册子, 悄然播向更远的田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