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被休后,她守着破院种田求生 > 第177章 趁势扩产

麻巾工坊的势头,如同春日的野草,在李青禾都未曾全然预料的情况下,蓬勃蔓延。那口存放定钱的陶瓮,很快便被铜钱和碎银填满、溢出。每日近百条的产量,对于愈发汹涌的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车薪。邻县甚至都有听闻风声的货郎,揣着定金,跋涉而来,想要预定一批“李痘医”名下的遮面巾。

原料,成了扼住咽喉的关键。

市面上的粗麻布价格,因这突如其来的需求,已悄然上涨了几分。若长久依赖购买成品布匹,工坊这看似红火的生意,利润将被层层削薄,最终恐难以为继。李青禾枯槁的脸上,眉头锁得更紧。深陷的眼窝里,目光扫过院中堆积的麻布,又望向村外那片片已收割完毕、只剩下枯黄秆茬的麻田。

一个更大胆、却也更为艰难的念头,在她心中破土而出。

不能只买布。须得自己掌控源头。

这一日,她叫来了张寡妇和周娘子。如今这二人,因着牵头组织之功,已是工坊里默认的管事,脸上少了往日的凄惶,多了几分干练。

“麻布价涨了。”李青禾开门见山,嘶哑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长久下去,不是办法。”

张寡妇点头,脸上现出愁容:“可不是么,东街布庄的王掌柜,昨个儿又暗示要提价哩。说是麻料紧俏。”

“俺们能不能自己也织布?”周娘子怯生生地提出一个想法,随即又自己否定,“可织布机贵,俺们也没人会那手艺……”

李青禾缓缓摇头,目光却投向窗外那无际的田野:“不织布。我们直接从麻秆开始。”

“麻秆?”张寡妇和周娘子同时愣住,不明所以。

“邻村麻田刚收不久,麻秆大多还堆在地头,或是拉回去当柴烧。”李青禾的语速很慢,却字字清晰,“麻秆外皮,沤烂捶打,便能取出麻纤维。虽粗糙,但搓线织成布,做遮面巾,足够。”

她说的,是乡间最古老、却也最费时费力的取麻之法。如今除了极贫苦、无所依仗的人家,已少有人愿意耗费那般气力去自己沤麻取纤维了,多是直接买现成的麻线或布匹。

张寡妇倒吸一口凉气:“青禾妹子,这……这可得费老鼻子劲了!沤麻又脏又臭,还占地方,捶打起来更是累断腰的活儿!而且那麻秆,人家能白给咱?”

“自然不是白给。”李青禾道,“我们去收。按捆算钱,或是用咱们制成的遮面巾去换。总比直接买布便宜得多。”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此事若成,工坊便能长久,也能雇更多人,工钱也能发得更足。”

提及“雇更多人”、“工钱更足”,张寡妇和周娘子的眼神亮了。她们深知这工坊对村中妇人的意义。若真能降低成本,扩大经营,无疑是条活水长流的好路子。

“成!俺听你的!”张寡妇一咬牙,“俺这就去打听,看哪家麻秆多,愿意卖的!”

计划既定,便雷厉风行。张寡妇和周娘子立刻分头行动,前往邻近几个以种麻为主的村落打听、说合。

起初倒也顺利。许多农户收了麻籽,那秆子本就无用,堆在地头碍事,听说有人愿意花钱收,或是用眼下紧俏的遮面巾来换,自是乐意。不过两三日功夫,便有零零散散的麻秆被运回李青禾的院落附近,很快便堆起了一个不小的垛子。

李青禾又雇了村里几个力气大的闲汉,在河边低洼处挖了几个沤麻池子,准备浸泡麻秆。工坊的妇人们也都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这新的活计。一切都仿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之时,麻烦如期而至。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李青禾正指挥着人将新运来的一车麻秆卸下,堆放到一起。突然,一个须发皆白、面色黝黑、穿着打补丁短褂的老农,拄着根锄头把,气冲冲地直奔而来,身后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村民。

“停下!都给俺停下!”老农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怒气,一把拦在了运麻秆的板车前。

众人都是一怔。李青禾抬眼看过去,认得这是邻村姚家沟的老把式,姚老丈,种了一辈子地,性子耿直倔强,在村里颇有威望。

“姚大爷,您这是……”张寡妇赶忙上前,陪着笑脸问道。

“俺问你们!”姚老丈锄头把往地上一顿,指着那堆麻秆,又指向新挖的沤麻池,胡须都气得翘了起来,“你们收这些麻秆,是不是要沤烂了取麻?”

李青禾心中微微一沉,上前一步,平静答道:“姚大爷,正是。工坊需麻纤维制巾,市价太高,只能自己取麻。”

“胡闹!简直是胡闹!”姚老丈跺脚大骂,唾沫星子都快喷到李青禾脸上,“你们这些外行人,懂个啥!这麻秆是能随便沤的吗?”

他猛地转身,对着周围越聚越多的村民,尤其是那些跟着李青禾做活的妇人,大声道:“乡亲们!别被她们骗了!这麻秆沤烂了,取那点麻线,够干啥的?费水费地又费力!关键是——这麻秆碎了烂在地里,那是上好的肥料!能肥地!明年庄稼就指望着这点肥力!”

他声音激昂,带着老农守护土地的本能:“你们把麻秆都收走了,地里的肥力就跟不上了!明年俺们种啥?吃啥?这不是断俺们明年的活路吗?!”

这话一出,周围村民的脸色都变了。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地、指望着田里出产的,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姚老丈说得在理啊……” “是啊,麻秆还田,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 “这收了麻秆,地可不就薄了么……” “为了她们做买卖,坏了咱的地,这可不行!”

质疑和不满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那些原本等着干沤麻活计的妇人,也露出了迟疑的神色。土地,是农人的根。若真因此坏了地,那可是天大的罪过。

张寡妇和周娘子急了,连忙辩解:“姚大爷,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也是花钱买的,或是用遮面巾换的……” “那点钱顶个屁用!”姚老丈毫不客气地打断,“遮面巾能当饭吃?地肥不了,明年收成不好,你们赔得起吗?!”

他再次转向李青禾,目光锐利:“李娘子!俺知道你是个能人,救了那么多娃,俺佩服你!但这事,不成!麻秆还田肥地,是天经地义!不能为了你一家工坊,坏了俺们一村、甚至邻村这么多地的肥力!这麻秆,你不能收!这麻,你不能沤!”

场面顿时僵持不下。老农倔强地挡在前面,寸步不让。村民们议论纷纷,大多站到了姚老丈一边。刚刚堆起的麻秆垛,和新挖的沤麻池,此刻仿佛成了罪证。

李青禾枯槁的身影立在风中,沉默着。深陷的眼窝里,目光从激愤的姚老丈脸上,移到那些疑虑重重的村民脸上,再落到那堆灰黄的麻秆上。

她深知,姚老丈并非无理取闹。麻秆还田,确是积肥之法。自己只算计着工坊的成本与扩张,却忽略了这最根本的农事规律,触及了农人最敏感的神经——土地。

工坊要扩产,但不能以损毁土地、与乡邻对立为代价。

她缓缓吸了一口气,那嘶哑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姚大爷,您老说得对。”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姚老丈自己。他本以为会有一场激烈的争执,没想到对方竟直接认了错。

李青禾继续道,目光扫视众人:“是青禾考虑不周,只盯着工坊用度,忘了地力根本。麻秆还田,确是正理。”

她话锋一转:“但工坊需麻,亦是实情。市价飞涨,若无力承担,工坊难以为继,众多倚仗此活计糊口的乡亲,生计亦将受影响。”

姚老丈眉头紧锁,哼了一声,却没再立刻反驳。

李青禾沉吟片刻,道:“您看这样可否?我们收麻秆,按价折算银钱或遮面巾之外,再额外补偿一份‘肥钱’。这钱,专用于购买粪肥或饼肥,补偿您村中因麻秆离田所损之地力。如此,既不伤地,工坊亦得原料,两下相安。”

“肥钱?”姚老丈怔住了,周围村民也面面相觑。这说法,倒是新鲜。从未听说过买柴火一样的麻秆,还要额外补偿肥力的。

“对,肥钱。”李青禾语气肯定,“具体数额,可按麻秆数量,与村里公推的老人共同商议定下,绝不让乡亲们吃亏。若次年收成果然因麻秆离田有损,工坊愿按议定数额再行补偿。”

她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既承认了疏忽,又提出了切实的补偿方案,将选择权和对价的议定权,交还给了对方村里。

姚老丈脸上的怒容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审视。他盯着李青禾看了许久,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枯槁的妇人。他身后的村民们也安静下来,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肥钱”是否可行。

良久,姚老丈的锄头把再次顿了顿地,语气缓和了许多,却依旧带着老农的谨慎:“你……此话当真?这肥钱,如何算法?又如何保证?”

“当真。”李青禾目光坦然,“可立字据,请保甲或县衙工房书吏作保。算法,明日便可请姚大爷您,并贵村几位长者,一同来此,咱们当面锣、对面鼓,算清楚。”

彻底的坦荡,反而消解了最大的敌意。

姚老丈沉吟半晌,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好。俺就信你李娘子一回。明日,俺带人来议!若议得妥,麻秆,你们照收;若议不妥……”他顿了顿,没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自明。

“好,明日静候姚大爷。”李青禾微微躬身。

姚老丈不再多言,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招呼着村民,拄着锄头走了。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去,只是那议论声,已从最初的反对,变成了对明日如何议价的好奇与猜测。

危机暂缓,但并未解除。明日之议,才是真正的难关。

张寡妇和周娘子松了口气,凑过来,脸上犹带后怕:“青禾妹子,这……这肥钱得多少啊?别最后算下来,比买布还贵……”

李青禾望着姚老丈远去的背影,缓缓道:“价,总是人谈出来的。但地力,是实打实的。该补偿的,必须补偿。工坊要想立得稳,走得远,就不能只顾自己,忘了根本。”

她转身,看着那堆麻秆和沤麻池:“先去准备吧。明日,有一场硬仗要打。”

塘埂方向。 夕阳将姚家沟众人的身影拉得老长。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 不知何时已立在远处田埂上。 浑浊的目光…… 极其缓慢地…… 从……那场未起的冲突现场…… 移向……独自立于院外、面对麻秆垛沉思的李青禾…… 枯槁的嘴唇…… 紧紧抿着。 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纵横的旱地。 他目睹了全过程。 看到了她的退让。 也看到了她的坚持与……远见。

许久。 那紧抿的嘴唇才极其艰难地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不可闻、几乎被风吹散的声音, 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 喃喃吐出:

“……势……扩……须……顾……根……”

声音含糊不清, 却仿佛道尽了方才那场风波中的所有机锋与权衡。 他不再停留。 转身。 步履沉缓。 消失在暮色四合的原野上。

李青禾似有所感, 朝塘埂方向望了一眼。 依旧空无一人。 只有晚风吹过麻秆垛, 发出沙沙的轻响。 她收回目光, 心中计算的, 已是明日与姚老丈谈判时, 该如何出价, 又能从何处节省, 以平衡这突如其来的“肥钱”成本。

扩产之路, 从来不易。 每一步, 都需权衡, 都需……踏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