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荒村辣媳 > 第229章 破冰之始

荒村辣媳 第229章 破冰之始

作者:祢猜我猜你猜不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11:03:15

长春宫内弥漫的阴毒谣言,与市井间悄然涌动的为其辩白的清流,如同两股无形的力量,在京城的上空交织、碰撞。而处于风暴眼的赵小满,依旧在太医署偏殿那浓重的药味中沉浮,对外界的纷扰无知无觉,仅凭着一点顽强的求生本能,维系着那缕微弱的生机。

然而,她昏迷前口述、由李青山执笔、通过隐秘渠道呈递的那道关于“女户承田法”的奏章,却并未因她的沉寂而被束之高阁。相反,它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帝国最高权力阶层中,激起了远比良种之争更加深邃、更加汹涌的暗流。

御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气氛。皇帝端坐于御案之后,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下方,分坐着被紧急召来的中书令、门下侍中、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以及司农寺卿,皆是朝廷股肱之臣,此刻却个个面色肃然,目光低垂,不敢轻易与皇帝对视。

御案之上,摊开的正是那份字迹筋骨分明、言辞却石破天惊的奏章抄本。

“赵小满所奏‘女户承田’一事,诸卿都已看过了。”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议一议,此事,可行否?”

短暂的沉默后,激烈的争论骤然爆发。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紫袍的老臣率先出列,乃是门下省的一位资深老臣,素以恪守礼法着称,他情绪激动,声音洪亮,“《周礼》有云,‘男帅女,女从男’,此乃夫妇居室之道大端也。田产承继,关乎宗族血脉,社稷稳定,自古以来便是男丁之责,女子之份,不过嫁资耳!若允女子承田立户,则阴阳倒置,纲常沦丧,夫不为夫,妇不为妇,家不成家,国将不国啊陛下!”他几乎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

“王大人所言极是!”立刻有几人出声附和,多是礼部及御史台出身,“女子无才便是德,便该安居内闱,相夫教子。若使其抛头露面,执掌田产,与外男争利,成何体统?此风一开,天下女子皆效仿之,必致内闱不宁,人心浮动,实非国家之福!”

“荒谬!”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乃是户部尚书,他掌管天下钱粮户籍,更重实际,“王大人只知抱守残缺,可知如今大燕境内,有多少户因战乱、疫病、徭役而男丁死绝,留下孤儿寡母,守着几亩薄田,却因无男丁继承,或被族亲侵占,或被迫改嫁,田产荒芜,赋税无着?‘女户承田’,正是为了解决此等顽疾!让女子有名分守住家业,精心经营,则田地不至荒废,朝廷赋税方能增加!此乃开源固本之策,岂可因循守旧,一味排斥?”

司农寺卿也斟酌着开口:“陛下,臣以为,赵女官此议,虽看似惊世骇俗,然其初衷,确是为了盘活田地,激励农耕。观其‘丰女一号’之效,若能辅以相应律法,使耕者有其权,或能更大利于良种推广,于国于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话语谨慎,但立场已偏向支持。

刑部尚书则面露难色:“律法修订,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准女子承田,则其婚嫁、赋役、诉讼等诸多律条皆需随之调整,工程浩大,非一日之功。且地方宗族势力盘根错节,此法推行,必遇极大阻力,恐生事端。”

中书令沉吟良久,缓缓道:“陛下,此事关乎国体民俗,确需慎重。然,赵小满所言‘耕者有其权,劳者得其利’,‘开万世之利源,固大燕之根基’,亦非虚言。如今国库虽不算空虚,然北方边患未靖,各地水利待兴,若能借此激发女子之力,增辟税源,稳固地方,未尝不可一试。只是,范围不宜过大,或可择一二行省,先行试点,观其成效,再议推广。”

支持者与反对者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御书房内,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反对者痛心于礼法崩坏,支持者着眼于现实利益,中立者权衡着利弊得失。

皇帝始终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光滑的御案桌面。他的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激动、或凝重、或忐忑的面孔,最终落回到那封奏章上。他想起了赵小满在金銮殿上那苍白却坚定的面容,想起了那盆沉甸甸的、金灿灿的粟穗,更想起了她呕血昏迷前那句“民女愿以此力,哺育嘉禾,而非兴风作浪”。

此女之能,确乎鬼神莫测。但其心,似乎确系于农桑,系于土地,系于那些挣扎求存的底层百姓。这“女户承田法”,看似离经叛道,实则直指当前土地兼并、劳力流失、赋税难征的诸多弊端。若能成功,或真能如她所言,开辟一方新天地。

至于那些“牝鸡司晨”、“纲常沦丧”的指责……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冷芒。他乃天下之主,岂能被这些迂腐之言束缚手脚?高俅之事,已让他看清了某些守旧势力的顽固与自私。是时候,敲打一番,也推动一些改变了。

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御座,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皇帝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众卿所言,皆有道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然,祖宗之法,亦非一成不变。当此之时,国用虽足,然隐忧未除;良种虽出,然根基未固。赵小满所奏‘女户承田’,虽显突兀,然其意在固本培元,激发生机,与朕重农恤民之策,并无相悖。”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决断:“一味固守,非治国之道。畏难不前,更非明君所为。朕意已决——”

所有人心头一紧。

“准赵小满所奏!即日起,于河东、陇西、江南三道,试行‘女户承田法’!”

“敕令户部、刑部、司农寺,即刻会同拟定试行细则,明确女子立户、承继、买卖田产之权责律条,务求明晰,便于操作!”

“敕令中书、门下,拟旨明发天下,昭示朕意,以安民心,以正视听!”

“此乃试行之策,三道主官需密切关注,及时奏报利弊得失,不得懈怠!”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惊雷,炸响在御书房内!

皇帝终究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以一己之威,强行推动了这个触及千年传统的变革!虽然只是试行于三道,但这破冰之举,已然石破天惊!

“陛下圣明!”户部尚书、司农寺卿及中书令等支持或中立者,连忙躬身领命,心中亦是震撼不已。

而那位率先反对的老臣,脸色灰败,张了张嘴,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无力的叹息,颓然垂下头去。他知道,圣意已决,再无转圜余地。

圣旨很快拟好,用了玺印,明发天下。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其引发的波澜,远比“丰女一号”良种和“农桑女官”的设立,更加剧烈!有人欢呼,认为这是开明之举;有人咒骂,视其为礼崩乐坏之始;更多的人,则是在惊愕与观望中,品味着这前所未有的变化。

消息传到长春宫,高贵妃气得当场摔碎了一整套前朝贡瓷!她万万没想到,皇帝对那贱婢的看重,竟然到了如此地步!连这等动摇国本的建议都能采纳!

而消息通过李青山的渠道,传入太医署偏殿时,孙巧儿握着赵小满冰凉的手,泣不成声,反复低语:“小满姐,你听到了吗?陛下准了!陛下准了啊!”

昏迷中的赵小满,依旧毫无反应。

但在那无尽黑暗的深处,那缕微弱的意识,仿佛感受到了一丝来自外界的、浩荡而温暖的力量注入,如同春风吹过冰封的土地,带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生的悸动。

左臂之下的墨黑印记,依旧沉寂。但帝国的车轮,却已然因为她的出现与抗争,碾过陈腐的规条,向着一个未知而充满可能的方向,缓缓转动了第一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