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西游反派,我在取经路躺赢签到 > 第427章 双神不封神,但能“定规矩”

山风裹着晨雾刚漫过竹楼檐角,程砚正给安燠剥最后一颗糖炒栗子,忽听窗外传来金铁交鸣般的清响。

他抬头望了眼天,浓云里漏下一线金光,像根金线穿破棉絮——是赤脚大仙的云履到了。

“来得倒早。”安燠舔了舔指尖的糖霜,狐尾在竹席上扫出个小漩涡。

她早把那道“金册玉牒”的内容猜了个七七八八:天庭惯会拿虚衔换实权,去年给东海龙君封“沧波巡牧”,结果连涨潮时辰都要报水部备案,闹得老龙王天天在龙宫里摔夜明珠。

竹楼下的青石板“咚咚”响,小栓子的破锣又敲起来:“赤脚大仙到——玉牒金册亮堂堂——”这小子许是偷喝了程砚酿的桂花蜜,调门儿比平时高了八度,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乱飞。

安燠扶着程砚的胳膊下楼时,正见赤脚大仙立在院中央。

这位大仙的脚底板倒是真“赤”,沾着天庭的仙露,在青石板上印出一串水痕,活像谁拿玉簪子在地上画了串月牙。

他手里捧着的金册倒沉得很,压得他白眉毛直颤:“程砚,安氏,接诏——”

程砚把安燠往身后拢了拢,两人并肩垂首。

金册展开时“唰”的一声,像道闪着冷光的刀刃:“奉天承运,玉帝诏曰——封程砚为镇岳灵威真君,安氏为辅圣清修元媛,领不周山正神之位。自今日起,凡山民诉讼、灾疫救治、岁贡收纳,须报巡天府备案,待批文下——”

“停。”安燠突然抬了头,眼尾微挑。

她今早特意穿了件素色襦裙,发间只别了支程砚用竹根雕的小狐狸簪子,倒比穿霞帔时更有股子不驯的劲儿,“大仙读得累不累?我替您总结吧——给顶帽子,收走权柄,往后我们救人要等批文,降妖要等画押,连给山民分两斤野桃,都得先找巡天府盖十个印?”

赤脚大仙的水痕脚底板顿了顿,白眉毛拧成个结:“安夫人这是何意?此乃天恩——”

“天恩?”安燠笑出了声,指尖轻轻敲了敲程砚腰间的九齿钉耙。

那钉耙是他当年巡山时捡的废铁打的,耙齿上还沾着去年帮山民挖地窖时蹭的泥,“三年前山民发痘症,程郎背着药箱翻了七座山,要是等巡天府批文,这山上的坟头早比树高了。上月山洪冲垮石桥,我们连夜搬石头,要是等批文,现在山民过河还得靠竹筏子——您说的天恩,是要把活菩萨变成提线木偶?”

程砚这才反应过来似的挠了挠后颈。

他原本见金册上写着“真君”二字还有些发懵,毕竟当年他在不周山当山神,连个土地庙都没混上,此刻听安燠一席话,突然想起上个月给老猎户治腿伤时,那老头攥着他的手直掉眼泪:“程神,要不是你半夜翻后山采续断,我这条老腿早喂狼了。”他低头看安燠,见她眼尾泛着点红,像是要把这些年山民的眼泪都烧进话里。

“开议事会吧。”安燠突然转身拽程砚的袖子,“你去搬那张槐木桌,我让小栓子敲锣喊人——咱们问问山民,要个等批文的神仙,还是现在这个随叫随到的程大叔。”

程砚的眼睛亮起来,像山涧里落了颗星子。

他抄起钉耙就往晒谷场跑,钉耙齿磕在青石板上“叮叮”响,倒比小栓子的破锣还热闹。

安燠站在院门口,望着他跑远的背影笑——这呆子,上个月她教他认“随叫随到”四个字,他还捧着识字本直挠头,如今倒成了最响的旗号。

半个时辰后,晒谷场挤得像锅煮烂的饺子。

山民们扛着锄头、抱着娃、拎着刚摘的野桃,连隔壁山的老土地都拄着拐棍来了,胡须上沾着露水,说是“来学个新鲜”。

槐木桌上摆着两大摞竹片,一片写“要天庭管”,一片写“不要天庭管”。

小栓子举着块破木板当黑板,扯着嗓子喊:“程神夫人说了,不会写字的画圈,不认字的找王秀才帮着看!”话音刚落,前排的张寡妇就挤上来,她怀里的小闺女正啃着程砚昨儿送的山杏,肉乎乎的小手抓起竹片就往“不要”那摞里塞:“上个月我家牛掉山涧,程神半夜来捞,巡天府的批文?哼,等批文下来,牛早变牛干儿了!”

老猎户颤巍巍摸出烟袋锅,在“不要”的竹片上敲得咚咚响:“我这条腿,是程神用嘴吸的蛇毒!巡天府的神仙能趴地上给我吸毒?能么?”

人群里爆发出哄笑,连赤脚大仙的白眉毛都被笑蔫了。

他扒着人缝往桌上看,只见“不要”那摞竹片堆得像座小山,“要”的那摞却只有孤零零两片——后来才知道,是隔壁村的傻小子和他刚会爬的小孙女儿,一个看错了字,一个抓错了片儿。

安燠站在槐木桌后,望着这小山似的竹片,突然想起系统昨天的提示音。

她的“微澜效应”最近总爱冒些奇奇怪怪的解读,比如她说“人心齐能散病气”,结果邻山真用桃核换了半座功德碑;她说“神仙该听百姓的”,此刻晒谷场的喧嚣就成了最响的应和。

“大仙可看清了?”她转身望向赤脚大仙,手里不知何时多了本泛黄的旧卷,纸页边缘沾着暗红的痕迹,像是血渍又像是朱砂,“这是我上个月在青丘狐洞翻到的——女娲补天后留下的《万灵约契》残篇。上面写得明白:‘凡得众生共举、三载无讼、百里安泰者,可自立山典,不隶常秩。’”

程砚凑过去看,见卷上的字歪歪扭扭,倒像用指甲刻的:“三载无讼?咱们不周山这三年,连偷鸡摸狗的都少了;百里安泰?上个月西边山火,邻山都来借水,就咱们这儿没遭殃。”他突然握住安燠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旧卷传过来,“原来不是咱们要抗命,是天庭早把钥匙交给了老百姓。”

赤脚大仙的水痕脚底板在晒谷场的泥地上踩出个乱麻似的圈。

他盯着那摞竹片,又盯着安燠手里的旧卷,忽然长叹一声:“老臣明白了...这‘正神位’,原是要你们替天行道,可你们倒好,把‘天’字,写成了百姓的‘姓’。”

日头爬到头顶时,安燠让村里的老秀才把投票结果和《约契》残篇抄在红纸上,贴在土地庙的墙上。

程砚蹲在旁边帮着压纸角,沾了一手浆糊,倒笑得像个得了糖的孩子。

安燠望着那两张红纸被山风吹得簌簌响,忽然拽了拽他的袖子:“程郎,你说...要是把这些字刻在石头上,是不是能留得更久些?”

程砚挠了挠头,指甲缝里还沾着浆糊:“成啊,我明儿就去后山找块好石头。要刻大点,让天上的神仙往下看,都能瞧清——”

他的话被山风卷走了半截,可安燠知道,等石头刻成的那天,这山上的“善”字旗,怕要连神仙的云头都染成暖融融的颜色。

安燠命人刻碑那日,程砚蹲在青石板上磨凿子,火星子溅得裤脚都是小洞。

他举着半块墨玉似的石头,指甲盖在石面刮出白痕:“这是后山老槐树底下挖的,摸起来凉丝丝的,刻字肯定清楚。”安燠捏着他沾了石粉的手,见指腹新磨出的血泡,到底没忍住抽了抽鼻子——这呆子,明明用法术能省十倍力气,偏要学山民讲究“诚意”。

“程郎,”她踮脚替他擦掉额角的汗,“左边刻诏书,右边刻百姓的竹片。要让神仙站在碑前,能同时看见玉帝的金漆和山民的指印。”程砚重重点头,凿子在石面敲出清脆的响:“对,就像那天晒谷场似的——神仙的规矩,得和百姓的心意摆一块儿称。”

双轴碑立起来的第三日,广目天王的照妖镜先扫了过来。

青铜镜面映出碑身时,这位惯会挑刺的神将手一抖,镜子“当啷”砸在脚边。

他盯着碑上歪歪扭扭的“张寡妇”“老猎户”几个字,又看看天庭诏书上“须报巡天府备案”的金箔,突然仰头灌了半壶酒:“这哪是接旨?这是对质!”话音未落,千里眼的云头“噗”地栽下来,差点撞翻碑前的供果:“快瞧!托塔天王的照妖塔都不转了!”

众人顺着他手指望去,托塔李天王正站在碑前。

这位惯常板着脸的天王今儿没披甲,只穿了件月白中衣,手指轻轻抚过碑上“遇险先救后报”的刻痕。

他腰间的玲珑塔原本滴溜溜转着镇妖光,此刻却像被点了穴,塔尖的小铃铛蔫头耷脑垂着。

“道理站他们那边了。”他突然开口,声线比平时低了八度,“当年我在陈塘关,也想过先救百姓再报天听,可……”话没说完,塔铃“叮”地轻响,他猛咳两声,转身驾云走了,云尾卷得碑前的野菊东倒西歪。

安燠蹲在碑后啃野桃,看神仙们的反应直乐。

程砚给她拍着背防噎,自己倒被桃核硌了牙:“你笑啥?”“笑他们像被抢了糖的娃娃。”她抹了把嘴,狐狸耳朵在发间忽闪,“上个月赤脚大仙走时,水痕脚底板把碑前的泥地踩出个八卦图——现在倒好,连天王的塔都不会转了。”

三日后,巡天府的飞鹤衔着黄绢落在竹楼檐角。

程砚举着钉耙要轰鸟,被安燠揪住后领:“那是《附议文书》。”黄绢展开时,她眼尾的红痣跟着跳了跳——果然有“试点共治权”几个字,后面还缀着“山规十三条”,什么“遇险先救后报”“神俸由民评”“双神轮值制”,每条都拿朱笔圈了三重。

“程郎你看!”她把黄绢举到程砚眼前,发梢扫过他下巴,“以后给山民治腿伤不用怕违天规了,分野桃也不用藏着掖着——”话音突然顿住,她盯着“神俸由民评”那条,突然笑出声,“山民说咱们该领两筐山杏当俸禄,你说巡天府敢不批么?”程砚挠着后颈直乐,钉耙往地上一杵:“上个月张寡妇非塞给我半袋花生,说比仙粮香——往后倒好,领俸禄还能挑口味。”

系统提示音就在这时“叮”地炸响。

安燠被吓了一跳,手里的黄绢差点飘进灶膛。

半透明的光幕浮在两人中间,金漆大字闪得程砚直揉眼:【场景:民愿即天命|触发终局成就“逍遥纪元·启”|奖励:开启“躺赢天下”终极模式——宿主每日签到可随机获得一项“时代趋势加持”(如:民心所向、风气初成、变革萌芽)】。

“躺赢天下?”安燠戳了戳光幕,系统音立刻变成她给小懒虫起的奶声:“宿主大大,这是您用三年摆烂 三年拼命换来的终极 buff 哦~”程砚凑过去看,被光刺得眯起眼:“啥叫‘时代趋势加持’?”“大概是说,”安燠摸着下巴,狐狸尾巴卷住他手腕,“往后咱们在山上睡大觉,都能睡出神仙该有的样子。”

月上柳梢头时,两人蜷在竹楼屋顶数星星。

安燠的狐尾铺成软毯,程砚的熊耳朵在月光下泛着暖黄。

“你说以后会不会有个娃娃,”她戳了戳他胸口的熊毛,“生下来就知道——当神仙,得先学会做人?”程砚的耳朵抖了抖,把她往怀里拢了拢:“咱俩的孩子,肯定不爱上班。”“为啥?”“你看张寡妇家小闺女,看见糖炒栗子比见了我还亲——”他突然低头吻她发顶,“咱们的娃,该爱爬树掏鸟窝,爱蹲灶膛偷烤红薯,爱……”“爱跟着爹娘学刻碑?”安燠笑着接话,指尖在他掌心画圈,“爱看着神仙们对着碑发愣?”

程砚没接话,只是把她抱得更紧了。

山风卷着野菊香漫过屋顶,远处双轴碑的影子在地上拖得老长,像把打开的折扇,扇面里全是山民的名字,在月光下泛着温柔的光。

第二日清晨,安燠翻着程砚从山外带回来的《三界小神月报》。

竹纸页被她翻得哗啦响,突然,她的手指顿在某一页上。

程砚端着桂花粥凑过来,就见她眼尾微微上挑,嘴角勾出个促狭的笑:“程郎你瞧——”

(欲知《三界小神月报》写了何事,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