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547章 江河中游治理,二十日破局护枢纽(第一阶段?中?2)

长江中游的灵韵汇合点,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江面上,泛着粼粼金光。

叶尘面前的十个巨大投影显示,十支队伍的学员们已整理好行囊,昨夜短暂的休整让疲惫稍减,但眼中的坚定更甚 ——

源头攻坚只是开始,中游作为江河灵脉的 “枢纽”,连接着源头与下游,承载着更多百姓的生计,治理难度远超源头。

叶尘立于江岸边,金色仙元在空中展开中游流域全景图,图中用红色标注出各江河中游的重点问题区域:

“长江中游的‘灵韵漩涡’、黄河中游的‘泥沙灵韵化’、珠江中游的‘支流灵韵失衡’……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灵脉流通,更直接威胁中游百姓的灌溉、航运与生活。

为期 20 日,各队需针对核心问题制定‘一河一策’,既要解决当下危机,更要建立中游灵脉的长效循环机制。”

苏瑶上前一步,紫色仙元点亮黄河中游区域: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部分泥沙已与灵韵结合形成‘灵韵泥沙’,沉积在河床底部,堵塞灵脉通道。

此次治理需同步解决‘清淤’与‘灵韵回收’,避免灵韵浪费。”

柳若璃也补充道,绿色仙元覆盖珠江中游:

“珠江中游支流众多,部分支流灵韵过度汇聚,部分则极度稀薄,导致‘灵韵失衡’,需通过阵法重新分配灵韵,确保各支流灵韵均匀。”

叶尘见各队已明确方向,高声道:“出发!20 日后,我们在黄河中游汇合,汇总治理成果。记住,中游是百姓生计的‘生命线’,每一步都要兼顾灵脉修复与民生保障!” 随着十道流光向不同方向散去,华夏江河中游二十日治理试炼,正式拉开序幕。

叶尘?长江队:破解中游 “灵韵漩涡”,守护航运与灌溉

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以 “九曲回肠” 闻名,也是此次长江队的核心治理区域。

传送阵落地时,叶尘便感受到空气中的灵韵异常 —— 江面上空的灵韵呈旋转状流动,隐隐形成一股拉扯力,连学员们的护体灵韵都在微微晃动。

“所有人释放神念,探查灵韵流动轨迹!” 叶尘的金色仙元扩散,覆盖方圆 15 公里江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灵韵易在此汇聚形成‘灵韵漩涡’,若不及时破解,不仅会影响航运,还会导致两岸灵脉供血不足,农田灌溉受影响。”

三天的全面探查后,长江队摸清了问题的严重性:

荆江河段共发现 4 处大型灵韵漩涡,最大的一处直径达 500 米,漩涡中心的灵韵浓度高达 120%,而周边区域却仅为 60%,形成极端的 “灵韵贫富差”;

更严重的是,漩涡产生的拉扯力已导致 3 艘凡界运输船偏离航线,险些触礁,沿岸 5 个村落的灌溉渠道因灵韵不足,水稻长势明显迟缓。

“第 4-10 天破解灵韵漩涡,第 11-17 天布设灵韵均衡阵,第 18-20 天监测效果与民生回访。”

叶尘在临时营地制定详细计划,“破解漩涡不能硬来,需用‘导流分流法’——

先在漩涡周边布设导流阵,引导部分灵韵向外扩散,再用‘漩涡拆解阵’逐步削弱漩涡旋转力,最后用‘灵韵均分阵’将多余灵韵输送至周边区域。”

破解工作从第四天清晨开始。

学员们在最大的漩涡周边布设 36 座导流阵,金色阵纹亮起,如一道道无形的管道,将漩涡中的灵韵缓慢向外引导。

可刚启动阵法,意外就发生了 —— 漩涡的拉扯力突然增强,导流阵的灵韵管道险些被撕裂,两名操作阵盘的学员被灵韵反噬,嘴角渗出鲜血。

“立刻降低导流强度!” 叶尘迅速调整方案,“在导流阵与漩涡之间增设缓冲阵,像弹簧一样吸收漩涡的冲击力,再逐步提升导流效率。”

学员们按此方法调整,缓冲阵的淡蓝色光纹与导流阵的金色光纹交织,形成一道稳固的 “灵韵缓冲带”。

七天后,4 处大型灵韵漩涡全部被破解,荆江河段的灵韵浓度趋于均衡,达到 90% 的正常水平。

接下来的七天,长江队开始布设灵韵均衡阵。

叶尘根据荆江河段的河道走向,设计出 “蛇形均衡阵”—— 沿河道布设 88 座阵盘,通过阵法将江中的灵韵均匀分配至两岸的灵脉与灌溉渠道。

布设过程中,学员们需乘船在江面上作业,时常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阵盘多次被风浪打翻,只能重新布设。

叶尘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河段,金色仙元一次次稳定阵盘,确保阵法布设精准无误。

第十七天,灵韵均衡阵全部激活。

江中的灵韵如被无形的手引导,均匀地流向两岸,灌溉渠道中的灵韵浓度从 60% 提升至 90%,水稻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最后三天的监测与回访中,长江队看到了显着的民生变化:

凡界运输船恢复正常航线,船长们特意来到营地感谢:

“以前总担心被漩涡影响,现在江面平静多了,运输效率都提高了!”

沿岸村落的老农们也喜笑颜开,拉着学员们查看稻田:“这几天水稻长得飞快,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第二十日傍晚,长江队整理物资准备前往黄河中游汇合。

临走前,沿岸百姓们自发来到江边送行,手里拿着自家种的水果与手工制品,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感谢。

叶尘收下礼物,承诺会定期派学员回访,确保荆江河段的灵脉长期稳定。

苏瑶?黄河队:治理 “泥沙灵韵化”,重现黄河清如许

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河段,是黄河队的核心治理区域。

传送阵落地时,苏瑶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 浑浊的黄河水中,泛着点点金色的灵韵光芒,河床底部堆积着厚厚的泥沙,部分泥沙已凝结成块,散发着淡淡的灵韵波动。

“这是‘泥沙灵韵化’—— 黄河中游的泥沙与灵韵长期混合,形成了既无法被水流冲走,又无法被灵脉吸收的‘灵韵泥沙’。”

苏瑶的紫色仙元沉入水中,“这些泥沙不仅堵塞河床,导致河道变浅,还浪费了大量灵韵,沿岸的灵脉与农田因得不到足够灵韵滋养,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三天的探查后,黄河队掌握了详细数据:

三门峡河段的灵韵泥沙堆积厚度达 3 米,覆盖面积超 10 平方公里;

河道变浅导致大型船只无法通行,影响凡界航运;

沿岸的灵脉因灵韵被泥沙吸附,活性仅为正常水平的 50%,小麦、玉米等作物减产严重,部分村落甚至出现 “灵韵匮乏症”,百姓们精神萎靡,易疲劳。

“第 4-12 天清理灵韵泥沙并回收灵韵,第 13-18 天布设防泥沙淤积阵,第 19-20 天监测与民生回访。”

苏瑶制定治理方案,“清理泥沙不能用普通的清淤方法,需用‘灵韵分离术’——

先将灵韵泥沙吸入特制的‘灵韵分离罐’,分离出其中的灵韵,再将普通泥沙运走;

分离出的灵韵则通过‘灵韵输送管’注入沿岸灵脉与农田。”

清理工作从第四天开始。学员们分成两组,一组乘坐灵韵船在河面作业,用仙元将灵韵泥沙吸入分离罐;

另一组在岸边设置灵韵输送站,将分离出的灵韵通过管道输送至周边区域。

可刚工作两天,就遇到了难题 —— 部分灵韵泥沙已在河床底部凝结成坚硬的 “灵韵泥块”,普通仙元无法将其吸入分离罐。

“用‘灵韵软化术’!” 苏瑶亲自示范,紫色仙元如细雨般洒在灵韵泥块上,“先将仙元渗入泥块内部,软化其结构,再用分离罐吸入。”

学员们按此方法操作,效率虽比预期慢了 20%,但能彻底清理坚硬的泥块。

九天后,三门峡河段的灵韵泥沙全部清理完毕,共回收灵韵 1200 立方米,相当于 10 座中型灵脉矿的储量。

接下来的六天,黄河队开始布设防泥沙淤积阵。

苏瑶根据黄河中游的水流速度与泥沙含量,设计出 “多层过滤阵”——

在河道中布设 55 座过滤阵盘,阵盘上的灵韵滤网能阻挡泥沙与灵韵结合,同时允许普通泥沙随水流冲走;

在河岸周边布设 33 座灵韵吸附阵,将水中游离的灵韵快速吸附,避免其与泥沙接触。

第十八天,所有阵法全部激活。

黄河水中的灵韵不再与泥沙结合,河道逐渐恢复深度,大型船只重新通航;

沿岸灵脉的活性提升至 95%,作物长势喜人,百姓们的 “灵韵匮乏症” 也彻底消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最后两天的回访中,三门峡市的市长特意来到营地,向苏瑶与学员们赠送锦旗:

“以前总说‘黄河清,天下平’,现在不仅黄河水变清了,百姓的生活也变好了,谢谢你们!”

第二十日傍晚,黄河队向汇合点出发。

沿岸百姓们站在河堤上,挥舞着彩旗送行,口中喊着 “谢谢修仙者”,声音在黄河上空久久回荡。

其他八队:中游治理各显神通,灵韵惠及千万民生

在长江队、黄河队攻坚的同时,其他八支队伍也在各自负责的江河中游,展开了针对性的治理工作,用二十日时间解决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让中游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灵韵之益。

柳若璃带领的珠江队,针对中游 “支流灵韵失衡” 问题,创新设计出 “灵韵调配网络”——

在 23 条支流布设 120 座调配阵,通过阵法将灵韵过剩支流的灵韵,输送至灵韵匮乏的支流。

二十日后,珠江中游各支流灵韵浓度均稳定在 85%-95% 之间,沿岸的甘蔗、香蕉等作物产量提升 30%,糖厂、水果加工厂的订单量大幅增加,百姓收入显着提高。

叶婉清带领的黑龙江队,在中游遭遇 “灵脉冻裂” 难题 ——

低温导致地下灵脉出现裂纹,灵韵泄漏,下游的养鱼场因灵韵不足,鱼苗存活率仅为 50%。

叶婉清研发出 “灵脉修复胶”,注入裂纹后再布设保温阵,二十日后,灵脉冻裂问题彻底解决,鱼苗存活率提升至 90%,渔民们扩大养殖规模,脸上满是丰收的期待。

沈清薇带领的松花江队,中游河段因凡界生活污水排放,导致 “灵韵污染”——

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与灵韵结合,形成 “毒灵韵”,沿岸百姓饮用河水后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沈清薇带领学员们清理污水管道,布设 “灵韵净化塔”,二十日后,松花江中游水质达标率 100%,毒灵韵被彻底清除,百姓们终于能放心饮用江水,生活恢复正常。

苏晴带领的淮河队,中游 “灵脉分支堵塞” 导致两岸农田灌溉不均,部分区域洪涝,部分区域干旱。

苏晴设计 “灵脉分流闸”,通过阵法控制灵脉分支的灵韵流量,同时布设 “排涝阵” 与 “抗旱阵”,

二十日后,淮河中游灌溉问题彻底解决,洪涝与干旱现象消失,老农们估算今年的粮食产量能创历史新高。

柳若雪带领的海河队,中游 “灵韵盐碱化” 持续恶化,沿岸土地无法种植作物,百姓们只能靠外出打工谋生。

柳若雪布设 “灵韵脱盐阵”,通过阵法去除土壤中的盐碱成分,同时注入滋养灵韵,二十日后,盐碱化土地全部改良,百姓们开始种植小麦、棉花等作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郑蓉带领的辽河队,中游 “湿地灵韵流失” 导致生态恶化,候鸟不再停留,鱼类数量锐减。

郑蓉布设 “湿地恢复阵”,同时投放 “灵韵鱼苗”,二十日后,辽河中游湿地灵韵恢复,候鸟陆续回归,鱼类数量翻倍,渔民们又能靠捕鱼维持生计,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平衡。

吴莲带领的钱塘江队,中游 “潮汐灵韵冲击” 导致河岸崩塌,威胁周边村落安全。

吴莲根据潮汐规律,布设 “防冲击护岸阵”,用阵法缓冲潮汐的冲击力,同时加固河岸,二十日后,河岸崩塌问题彻底解决,村落安全得到保障,百姓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姜小雨带领的澜沧江队,中游跨境河段 “灵韵冲突”——

周边区域的灵韵与澜沧江灵韵相互排斥,导致灵脉波动异常,影响跨境航运与贸易。

姜小雨与周边国家灵韵监测站协同,布设 “灵韵融合阵”,二十日后,灵韵冲突化解,跨境航运与贸易恢复正常,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收尾:十队汇合,中游焕新颜

第二十日傍晚,十支队伍如约在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汇合。

此时的各队学员虽比中?1 阶段更显疲惫,却难掩眼中的成就感 ——

每个人的修行服上都沾着江水、泥沙或泥土,手上的茧子又厚了一层,却都挺直了脊梁,展现着修仙者守护民生的担当。

叶尘看着陆续抵达的队伍,金色仙元缓缓扩散,为学员们驱散旅途的疲惫:

“二十日中游治理,大家克服了比源头更复杂的问题,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现在各队简要汇报成果,让我们一起见证中游的新变化。”

长江队率先汇报:“荆江河段破解 4 处大型灵韵漩涡,布设各类阵法 124 座,灵韵浓度均衡率达 90%,沿岸 5 个村落灌溉问题解决,凡界航运恢复正常,百姓满意度 100%。”

黄河队随后汇报:“三门峡河段清理灵韵泥沙 30 万立方米,回收灵韵 1200 立方米,布设阵法 88 座,河道深度恢复 1.5 米,沿岸作物减产问题解决,百姓‘灵韵匮乏症’消除。”

其他八队也陆续汇报成果:珠江队支流灵韵均衡率 95%,黑龙江队鱼苗存活率提升 40%,松花江队水质达标率 100%,淮河队农田灌溉问题解决,海河队盐碱地改良 1 万亩,辽河队湿地生态恢复,钱塘江队河岸安全保障,澜沧江队跨境灵韵冲突化解。

叶尘将各队成果汇总,金色仙元在空中形成动态数据图:

“十队共破解中游灵韵异常问题 62 处,清理灵韵泥沙、污染物等 58 万立方米,回收灵韵 3500 立方米,布设各类阵法 1280 座,灵脉流通效率提升 60%,直接受益百姓超 80 万人,间接影响区域覆盖 1500 万人。

中游作为江河灵脉的‘枢纽’,终于重新焕发生机!”

苏瑶补充道,紫色仙元点亮下游流域图:

“中游治理为下游守护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仍需做好长期监测 ——

各队已在中游关键节点留下 20 名学员,负责阵法维护与灵韵监测,确保中游灵脉长期稳定。”

柳若璃提出建议:“中游百姓对灵脉与生活的关联认知更深,我们可联合凡界政府,在中游城市开设‘灵韵护水课堂’,定期向百姓普及灵韵养护知识,让更多人参与到江河守护中。”

叶尘点头认可,金色仙元在空中展开下游流域图:“

为期 20 日,重点解决下游‘灵韵枯竭、入海口灵韵防护、民生长效保障’三大问题。下游是江河的‘出口’,也是百姓聚集最密集的区域,治理成果直接关系到千万人的生活质量。

明日清晨,各队前往对应下游区域,我们用最后二十日,为此次水系试炼画上圆满句号!”

此时,夕阳西下,黄河中游的水面被染成金色,灵韵在水面上缓缓流动,如一条金色的巨龙,连接着中游与下游。

学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二十日的治理经历 —— 有的讲述破解漩涡时的惊险,有的回忆清理泥沙时的艰辛,有的感慨百姓们重获希望的笑容,每个人的故事都充满了力量。

“以前总觉得修仙是遥不可及的追求,现在才明白,修仙者的力量应该用在守护百姓、守护这片土地上。”

一名黄河队学员望着黄河水,轻声感慨,“看到百姓们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过上好日子,这种成就感,比突破任何境界都更让人满足。”

叶尘听到学员的感慨,眼中满是欣慰:“这就是修仙的真谛 ——

不是追求个人的长生不老,而是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人创造幸福的生活,为华夏的灵脉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下游守护,我们更要全力以赴,不辜负百姓的期待,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夜幕降临,黄河岸边的营地亮起点点灯火,十支队伍的学员们抓紧时间休息,为即将到来的下游守护养精蓄锐。

黄河水奔腾向前,带着中游治理的成果,也带着修仙者的希望,流向远方的下游,流向千万百姓的家园。

这二十日,十支队伍跨越山河,在长江荆江破解漩涡、黄河三门峡清理泥沙,在珠江支流调配灵韵、黑龙江冻土修复冻裂,用修仙者的智慧与汗水,化解了中游一道道灵脉危机,更守护了千万百姓的生计。

夜色渐深,黄河岸边的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灵韵监测阵的微光在夜色中闪烁,如星星般守护着这片刚恢复生机的土地。

叶尘独自站在河堤上,望着奔腾的黄河水,金色仙元轻轻拂过水面 —— 水中的灵韵已恢复平稳流动,不再有往日的浑浊与紊乱,岸边的芦苇在灵韵滋养下,已悄悄抽出新芽。

“叶尘。” 苏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紫色仙元带着温和的气息,“今天学员们聊了很多,说这次中游治理,比在昆仑巅修炼百年更有收获。”

叶尘回头,看着苏瑶眼中的欣慰,轻声道:“修仙本就不该局限于洞府闭关,只有走进凡界,守护百姓,才能真正理解‘大道’的意义。

你看这黄河水,以前带着泥沙与紊乱的灵韵,如今清澈平稳,沿岸百姓能安心灌溉、航运,这才是我们修仙者该做的事。”

不远处的帐篷里,长江队的陈默正拿着灵韵探测仪,记录着最后一组数据。

白天回访时,老农拉着他的手说 “水稻长得比往年高半尺” 的场景,还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以前总想着突破境界,成为更强的修士,现在才知道,看着百姓们的笑脸,比突破任何境界都更让人踏实。”

黄河队的张强则在整理灵韵泥沙的样本,他小心翼翼地将分离出的灵韵装入特制容器:

“这些灵韵能用来滋养下游的农田,不能浪费。这次清理泥沙,不仅修复了灵脉,还学会了‘灵韵回收’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就能更快解决了。”

其他帐篷里,学员们或在整理试炼笔记,或在讨论下游治理方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充满期待。

他们知道,中游治理只是开始,下游作为江河的 “出口”,聚集着更多百姓,也面临着更复杂的问题 —— 灵韵枯竭、入海口灵韵倒灌、民生长效保障,每一项都关乎千万人的生活。

次日清晨,十支队伍按时出发,向各自负责的下游区域前进。

当长江队的传送阵光芒亮起时,沿岸的百姓们又自发赶来送行,有的提着刚煮好的粥,有的拿着自家织的布,还有的带着孩子,挥舞着小手喊 “修仙者叔叔再见”。

叶尘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触动:“我们守护他们的家园,他们也用最质朴的方式温暖着我们。

这份情谊,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黄河队出发时,三门峡市的市长带领官员们来到营地,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

一本厚厚的《黄河中游灵脉档案》,里面记录着此次治理的每一项数据、每一处阵法位置,还有百姓们写下的感谢信。

“这是我们共同的成果,以后我们会安排专人,配合你们留下的学员维护阵法,守护好黄河的灵脉。”

市长的话语中满是坚定。

随着十支队伍陆续离开,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这片土地上的变化,却永远刻在了百姓的生活里 ——

清澈的黄河水灌溉着农田,繁忙的船只在河道上航行,孩子们在岸边的草地上玩耍,老人们坐在河堤上晒太阳,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这二十日,不仅修复了江河中游的灵脉,更拉近了修仙者与凡界百姓的距离,让 “修仙为民” 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学员的心中。

而在不远的下游,一场更重要的守护之战,正等待着他们 ——

用最后二十日,为十条江河的试炼画上圆满句号,为华夏的灵脉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